郑轩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历史已经超过100年,然而传统的修复手段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无张力修补术在较大程度上改观了腹股沟疝手术的状态。在复发率等方面有了显著的降低,病人的痛苦得到了有效的减少。尽管还有些问题有待于研究和改善,比如术后疼痛的问题。但是可以说,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临床事实的证明。
作者:杨步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选择奥曲肽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方面,C1组少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在胰腺水肿症状缓解率方面,C1组高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针对胰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消化作用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终将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有效恢复,有效避免临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观察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诊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和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度(100%)、满意度(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83.3%,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胃镜诊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诊疗配合度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这样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丽;刀麻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指一类通过血液、体液、分泌物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EV)及梅毒是容易传播的病原体,目前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受到各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晓红;阿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观察并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所具有的意义。方法:监测分析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57例糖尿病患者(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多个指标(TC、TG、LDL-C)的水平都比 NGT 组高,只有 HDL-C 的水平是较低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同时,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增加的同时,空腹血糖也是随之而增加的。结论: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这是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糖尿病的。
作者:武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操作过程、手术人员等方面可能影响到手术室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便减少感染率。结果: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未发生任何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管继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脑外科的护理提高预防,对提升脑外科的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脑外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防,从而达到提升脑外科护理服务质量,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为帮助病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工作的操作技巧,笔者对影响护生护理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操作基本程序掌握不牢固、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到位、信心不足以及紧张情绪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护患沟通意识,成为当前医院研究的重点内容。
作者:何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作者:乌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观察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64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内排石情况均比较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排石法对结石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全麻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 A组(右美托咪啶组)和 B 组(咪达唑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插管时间与 B 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 组出现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B 组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 B 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
作者:李磊;常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小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11年11月小肠梗阻患者8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组,观察组(n=40)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40)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有效性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术中出血量(49.1±8.3)mL,手术时间(51.23±6.52)min,肠蠕动恢复时间(14.35±2.48)h,住院时间(4.12±0.73)d;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术中出血量(82.71±9.4)mL,手术时间(88.15±9.18)min,肠蠕动恢复时间(39.23±3.57)h,住院时间(6.34±2.08)d,统计显示,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小肠梗阻术,相比传统开腹治疗,疗效明显,手术指标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米月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脑瘤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侵袭性使之成为不治之症。在组织病理分级上的差异,对脑瘤准确分类造成很大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体液中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的蛋白生物标志物来区分各个脑瘤亚型,这种分析方法既可为肿瘤的分类提供相关线索,也可能为个性化治疗找到病理生理学靶点。过去的数十年内,许多研究报告用人体组织,生物体液,细胞系和动物模型对脑瘤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确定了一批具有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胡俊峰;牛建星;王建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成就包括:急性传染病的控制、计划生育、安全健康的食品、脑中卒和心脏病的死亡率下降、以及免疫预防等。人类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复杂性启示我们,我们必须努力的工作重点便是我们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我国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认真分析。
作者:耿伟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划分为研究组(病毒感染组)100例和对照组(细菌感染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儿检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 CRP 检验结果处于常规范围,对照组 CRP 检验结果超出常规范围,研究组 CRP(2.4±2.2)mg/L 相对比对照组(72.0±9.4)mg/L 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判定患儿感染情况、病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轩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腰椎 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与刚性内固定系统体外应力遮挡效应,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选取12具12月龄雄性猪脊柱胸12-腰5标本随机分为 k-rod 弹性内固定组6个标本,刚性内固定组6个标本,对两组标本进行应变电测量,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标本在腰4、5椎体固定螺钉孔边缘外下方、腰4、5椎体两侧横突前方及腰4、5椎体前方正中作为测点,选择10个测点粘贴电阻应变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人的生理功能在前屈状态下施加150Nf 载荷,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试各组标本固定前的应变值。然后对各组标本腰椎后路(L4-5)分别以 k-rod 弹性内固定器及刚性内固定器进行固定,1-10号测点与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各组标本测点位置相同,为了测量内固定连接棒与椎弓根螺钉交界处的应变,在内固定棒与椎弓根螺钉交界处增加四个测点(11-14号测点),对以上测点粘贴电阻应变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人的生理功能在前屈状态下施加150Nf 载荷,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试标本固定后的应变值。结果:内固定后,在前屈载荷作用下1、2、5、6、9、10测点 k-rod 弹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小于刚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差异显著(P<0.05);3、4、7、8测点 k-rod 弹性内固定组标本的应力值大于刚性内固定组标本各测点的应力值,差异显著(P<0.05)。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小于刚性内固定系统。结论:腰椎 k-rod 弹性内固定系统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作者:赵得志;赵建武;曲扬;康明阳;董荣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给予护理,针对两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实验组所取得的整体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更高,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实施能够获取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收获更高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从而为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多的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马玉兰;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两种不同吻合器对贲门癌食道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贲门癌食道癌患者52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 GF-2φ28mm 吻合器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 WGW-Cφ26mm 吻合器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过不同吻合器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GW-Cφ26mm 吻合器与 GF-2φ28mm 吻合器在贲门癌食道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具有相似的优点,如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贲门癌食道癌过程中应积极的应用。
作者:赵跃峰;张方;武国栋;赵金超;张子瑜;梁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对稳定期慢阻肺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使用基础治疗方法,即给予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都为10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在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肺功能等都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讨论及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80例患有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并进行分析。对于试验组患者,医护人员将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而医护人员将对实验对照组进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其 LDL-C 及 TC 的水平值均出现下降现象,并具有明显差异性。而试验对照组通过辛伐他汀治疗后,LDL-C、TC 值均比试验组低。而试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试验组低8.7%。经分析,上述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使用。结论: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各项指标,并且,较传统方法来说,造成的不良反应后果较低,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好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深远意义,并值得推广。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