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英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混配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混配农药中毒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药效达好所用的时间和胆碱酯酶的活性回升至50%所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药效好所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胆碱酯酶的活性回升至50%所用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氯解磷定在治疗混配农药中毒患者时,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胆碱酯酶的活性回升较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武光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养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以古代哲学以及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养生文化更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老子》及《黄帝内经》中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是中国养生理论的璀璨明珠。本文结合《老子》与《黄帝内经》就四时养生进行论述。
作者:郑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到我院进行生产的240例产妇,在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之后,分为对照组120例和护理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后优质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理组的 HAD、BSES 量表评估结果以及排气、初乳、恶露排清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春花;尤霞红;沈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就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随机选取50例作观察组,另选50例作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相较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结论: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受到病痛的折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与广应用。
作者:王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采用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7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HP 根除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材在应用与临床治疗之前,需采取一定的特殊工艺对中药材进行处理,将不利于治疗、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偏性和毒性进行有效去除,使中草药更好地发挥其临床功效,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到低。炮制是常用的中药材处理工艺,本文以下就对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分析。
作者:史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使用不明成分外用药治疗皮肤病,有可能导致汞中毒。应及时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驱汞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体内汞达到正常水平,并使其因汞引起的皮肤改变好转,终治愈出院。结论:使用含有汞成分的外用药涂抹受损皮肤,可引起汞中毒。
作者:何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五藤膏不同护理法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01月于本院治疗的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A、B、C、D、E)5个小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 A 组为阳性药对照组,B 组为五藤膏12小时贴敷组,C 组五藤膏贴12小时贴敷加红外线照射组,D 组为五藤膏24小时贴敷组,E 组为五藤膏贴敷加红外线照射组。对各组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的恢复,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发现 B 组、C 组、D 组、E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 B 组、C 组、D 组、E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 A 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五藤膏不同护理法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应用有不同的效果,比其他方式的护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琼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并进一步探讨出防护的有效措施。方法:针对当前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各种感染隐患,制定出预防和防护医院感染的对策。结果:经分析检验科感染率36.2%、呼吸科感染率13.67%、消化科感染率12.96%,其他科室感染率6.26%,检验科出现感染的概率高。结论:从加强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合理布局、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工作、严格手消毒以及加强工作区域的消毒等方面出发,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郭红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主要讨论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体会。方法:对本科室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20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分析讨论。结果:在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留置时间短2d,长8d,平均留置时间5d;留置成功率为95%。结论:由于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大量的静脉穿刺的现象,尤其在儿科的护理中,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科患者对穿刺的恐惧感,减少感染的发生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其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80例呼吸内科患者,对其实施分组处理,其中40例归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余40例纳入试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临床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1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达95.6%,对照组组仅为56.2%,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护理管理工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临床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针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造瘘管脱落等并发症,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与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同时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敏感指标,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值得重视。
作者:翟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为55.5%,优于对照组2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诊收治的106例采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征,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相差不多,术后都能明显提高视力,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2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7.5%,观察组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5.77%,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同超声乳化相差无几,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广为推广。
作者:鲍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去甲基化药物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40例左右)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和 MDS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小剂量 HA 或 HAG 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改为小剂量 HA 或 HAG 方案或佳支持治疗(输血、G-CSF 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75.0%),有效3例(15.0%),无效2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30.0%),有效5例(25.0%),无效9例(45.0%),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的血液系统肿瘤比较稳定,未出现恶化情况,康复明显。日后可对患者积极实行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并且推广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水平的提升。
作者:谢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与针对性处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而后分析对比两者护理的问题与满意度。结果: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62%;护理差错发生率中,观察组为2%,高于对照组10%;在护理纠纷与投诉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22%。结论:采用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妇产科护理差错、减少投诉与纠纷,提升产妇及家属对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穆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地洛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5.38%,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地洛他定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少、患者满意程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地洛他定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