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 CT 影像对腹部创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刘春云

关键词:CT 影像, 腹部创伤,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 CT 影像在腹部创伤的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某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腹部创伤病例103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36岁。根据 CT 影像表现分析,其中96例作平扫后增强扫描,观察实质脏器和腹膜等损伤情况。其中69例接受手术治疗,20例介入治疗,7例保守治疗。结果:经过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与 CT 诊断进行对照分析,并分析其受创伤的器官。所有腹部创伤接受手术治疗的69病例中,67例治疗结果与 CT 影像相符,另外2项为血管损伤,该原因经 CT 影像较难呈现。结论:CT 影像在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中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有效的结合 CT 影像检查,可以准确地对腹部创伤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的对症医治,减小患者腹部创伤的并发症与降低由创伤引发的死亡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总结微生物检验中标本没有合格的原因及其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不达标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对200例标本进行检验后,标本不合格率是10.50%;导致其不合格的因素有标本受到污染、标本采集的时间错误、送检不够及时。结论: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之间的沟通,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送检,使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促进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使检验结果更加可靠、真实。

    作者:李慧怀;唐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进展

    本文探讨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各种并发症护理,进一步就颅脑损伤的特点探讨了更为适宜的喂养方法,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成效,有助于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达到预后目的。

    作者:陈凯;孙小燕;王月盛;李燕;于双双;孙文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睢县1-6岁婴幼儿口服"培菲康散剂"预防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培菲康散剂"在1-6岁婴幼儿自然人群中预防腹泻合适的口服剂量、剂次和用药时间,研究和评价其对腹泻病发病率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采取双盲法定期对观察对象服药,采集腹泻儿童的腹泻物,监测致泻性病原菌。结果:五个周期中共发生腹泻180例,其中1组95例,2组85例,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药对健康儿童预防腹泻病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在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医院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是医院工作的一个新视角。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工作在医院的工作方面也是重点,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前的护理、停机指征的研究,具体阐述停机时的护理方法,更为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反过来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杨斌;白雪;刘珊;许岩岩;路欣;孙长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cC)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3例肾功能早期损伤患者,依据实际病情分为五组,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上海丰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 CycC 进行测定,采用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尿素氮、Scr 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CycC、尿素氮、Scr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随着肾功能早期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 CycC、尿素氮水平均逐渐升高(P <0.05)。结论:CycC 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1月接诊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其中,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优质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传统的常规化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时间短,有效提高了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手术治愈率。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纤维桩+金属烤瓷冠与单纯金属烤瓷冠对后牙修复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纤维桩+金属烤瓷冠与单纯金属烤瓷冠对后牙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共95颗后牙体缺损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金属烤瓷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桩+金属烤瓷,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37例,治疗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成功31例,治疗失败9例,成功率为7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成功率上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纤维桩+金属烤瓷冠修复后牙缺损优于单纯金属烤瓷冠,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以降低烤瓷冠失败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62例,慢性58例)、正常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组设为观察组和正常人组设为对照组,应用 UBM对其进行检查并记录各项测量指标。结果:利用 UBM显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角膜小、相对晶体位置偏前、晶体厚、前房浅、眼轴短、睫状突肿胀、睫状体前置等症状。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 UBM下的解剖特点与临床理论一致,UBM在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上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肺癌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与传统的化疗比,分子靶向治疗有更高的选择性,特定的临床反应率也比较高。但其毒副反应与传统化疗有所不同,目前西医针对于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相关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对现有的一些主要的肺癌靶向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作者:洪碧玲;孙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活动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120名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观察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结果:观察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期间护士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为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时候。针对护士的护理措施,随机调查发现人性化管理期间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5、85、9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采取人性化管理之前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病患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0、60、7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作者:杨晓红;解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蜂蜜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例,占42.9%,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且患儿能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予以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取1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平均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62例患者。予以试验组的患者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则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的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98.39%)、收缩压(124.98±15.62)mmHg、舒张压(83.25±3.26)mmHg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70.97%)、收缩压(133.06±11.47)mmHg、舒张压(96.58±3.40)mmHg。结论:使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后,提高了临床的总有效率,该种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维持了患者的血压的平衡,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杜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的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的预后影响。方法: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8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42-56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90-180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年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 ),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具有明显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良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促智药物治疗对早期 AD 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智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波市康宁医院就诊并接受促智药物治疗的早期 AD 患者60人,分别于药物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接受两次事件相关电位 P300检测,并比较前后 P300潜伏期的差异。结果:在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观察到 P300潜伏期缩短41例,占68.3%,未见明显改变12例,占20.0%,潜伏期延长7例,占11.7%。通过配对 t 检验分析显示,早期 AD 患者在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 P300潜伏期的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 AD 患者接受促智药物治疗后 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该指标有助于对 AD 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作者:冷卫卫;刘世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研究进展

    大便失禁是瘫痪、昏迷和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压力性溃疡、骶尾部皮炎和会阴部皮炎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护理用具和护理方法等,并不断加大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研究,为临床护理做出贡献。

    作者:高朋;马礼俊;金玉霞;刘立云;李丽君;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囊型包虫病的 CT 诊断

    目的:分析肝囊型包虫病 CT 表现,探讨 CT 诊断价值,以便更好应用于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肝囊型包虫病的 CT 及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对其 CT 征象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单发单囊9例、含子囊型33例、钙化15例、感染2例、破裂16例。结论:肝囊型包虫病有典型的 CT 特征,能反映不同的病理形态,有利于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学锋;杨俊涛;庄敏;赵兴华;解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应用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1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营养水平和免疫状况等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调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营养支持和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提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应用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恢复肺功能,促进通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竹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思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严重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晓莉;孙宁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灌肠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使用,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9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分析96例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以及价值性。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9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三项总和超过6分的患者有76例,平均的住院日明显缩短25.00%,好转率提升10%以上。结论:使用中药灌肠通下法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三项总和分数,缩短平均住重症医学科住院日,提升患者好转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丽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