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刚;朱斌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作者:孟利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1日~2014年10月10日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58例癌残留(32例原发部位残留,22例颈部淋巴结并原发部位残留,4例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占48.3%。84例患者接受了颈部清扫,46例淋巴结为阳性,38例为淋巴结阴性。46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34例患者有被膜侵犯,12例无被膜侵犯;38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14例患者有被膜侵犯,24例无被膜侵犯。入选病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未见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部分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手术患者,需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医师应以甲状腺癌的分型和特点为依据,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作者:何小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分析,研究其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肺结核不典型症状诊断的患者34例,分析其临床主要表现以及不典型症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肺结核不典型的主要表现为:感冒、乏力、咳嗽、发热、消瘦、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等。本组3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不典型症状表现为感冒,10例患者无临床症状,5例患者表现为乏力,4例患者表现为咳嗽,4例患者表现为发热,2例患者表现为消瘦。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应加强对肺结核不典型表现的认识,患者若出现长期低热、盗汗、乏力、咳嗽持续2周以上等症状时应考虑肺结核疾病,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减少肺结核误诊现象。
作者:高春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标教学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模式,使生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对于学生生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当前生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在目标教学中如何搞好生理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更好的改革和创新生理教学模式,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生理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作者:朱昱;杨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病人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诱导期老年尿毒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时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00%、5.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17.50%、15.00%(P <0.05);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术后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5例,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1例(32.30%);中残26例(40.00%);重残10例(15.38%);植物生存5例(7.69%);死亡3例(4.6%)。结论: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早期应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荣玉;吴斌斌;李艺婷;陈英;许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首次住院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出院4周后降糖药物、心理调整、运动习惯、合理饮食及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首次住院老年病人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秋泻灵、妈咪爱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抽取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妈咪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79%,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秋泻灵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复检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SDS 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临床作用积极。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简述心理护理和Ⅰ型糖尿病的定义。分析Ⅰ型糖尿病儿童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问题,总括心理干预及护理。
作者:陶文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疝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8.46%/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兴行业出现在人们面前--催乳师,可以说他们是哺乳期妇女和新生宝宝的福音,通过催乳师的手法,不仅可以改善产妇产后无乳、乳少等问题,还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以及乳汁淤积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催乳师市场尚处于发展时期,诸多制度还不够完善,其中大的不足便是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势必导致了整个催乳师市场的混乱。同时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和国民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本文综合两者的共同问题,提出了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催乳技能培养的优点,并且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作者:修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总结亚低温状态下大面积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30例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30例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开展亚低温,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对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状况(GCS 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情况。结果:(1)GCS 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第一周、第二周 GCS 评分分别为(11.28±4.57)分、(13.45±5.4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NIHSS 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第一周、第二周 NIHSS 评分分别为(15.53±5.14)分、(11.53±5.7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意识障碍状况与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
作者:胡建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筛查中高频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地区3100名女性进行以临床乳腺检查、选择性高频 B 超、选择性乳腺钼靶(MG)为模式的乳腺癌筛查。结果:以病理诊断为终标准,共检出3例乳腺癌,检出率为0.0968%,其中,3例高频 B 超阳性,敏感性为100%;2例MG 阳性,1例假阴性,敏感性为66.67%。结论:高频 B 超在乳腺癌筛查中效果较好,敏感性较高,且具有适应范围广、价格低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该20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传统护理方式中有67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67%,安全护理方式有98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98%。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护理方式。
作者:范勤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这两种血液样本在测定血常规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对着70例患者同时抽取血液,本实验研究采取的是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患者的实验结果分为两组,其中甲组数据为患者抽取静脉血,乙组数据为患者抽取末梢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将两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组患者血常规数据结果来看,甲乙两组患者血常规的数据中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这3项指标检验的临床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这5项指标检验的临床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从整体来看,抽取静脉血与末梢血这两种血液样本来测定血常规,其结果差别不大;但采用末梢血会有稍微的差异,做血常规检验时选用静脉血更佳。
作者:韦新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了我院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5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病例128例,早期未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例122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2周后血氨、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只有3例,占到2.3%(3/128);早期未给予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有27例,占到2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降低血氨水平,同时改善肝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师雁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010年-2014年期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对其中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2014年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 CCB类、ACEI 类药物一直占据本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的前2位。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药物种类齐全,以 CCB、ACEI 类药物为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其发展趋势合理。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匹多莫德结合抗传染药物医治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观察。方法:依照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本院病例100名,病例年龄段为8至16岁儿童,不限性别,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经过一年后分析两组实验儿童的治疗效果、停药后感染次数及感染持续时间等因素,整理后制作对比图表资料。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感染持续时间相对比对照组患儿对照组较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停药后的传染次数相对对照组患儿变得较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相对对照组患儿更好,观察组患儿医治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3%。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使用匹多莫德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有明显的起色,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患儿反复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病情持续时间更短。因此,匹多莫德的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廖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