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

单敏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 肠内营养, 术后恢复
摘要:目的:研究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对比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全方位专业性输液港护理对于肿瘤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袁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均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 <0.05)。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原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超声教学当中的探索和应用

    目的: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分别作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教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两组学生实习前均系统地学习了超声理论知识,两组在教师、学时、教材及教学内容、实习时间均相同,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带教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有利于实习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医院实习教学中的推广。

    作者:张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艾拉莫德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艾拉莫德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5%(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5%(25/32),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液学检查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治疗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常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3例,将其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43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症状。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护理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或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肾或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后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情况、患者下床活动需要的时间、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情况、患者下床活动需要的时间、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治疗肾或输尿管结石中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治疗需要的时间,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雷;仇存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吸入方法的掌握情况等。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于干预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患儿及其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结果:①临床比较统计显示,36例患儿及其家长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及对吸入方法的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85.27±8.55vs70.56±5.01;92.21±10.61vs85.14±6.37),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 =10.3908,P <0.05;t =12.6794,P <0.05)。②3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44%。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加速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治疗效果,融洽医患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蒲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乳腺炎患者,收集浓汁标本265份,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耐性试验,并鉴定细菌的菌种类型,同时完成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265分标本中分离出198株病原菌,分离率为74.7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53株,占77.27%,表皮葡萄球菌19株,占9.60%,溶血葡萄球菌12株,占6.06%,A 族链球菌8株,占4.04%,阴沟肠杆菌6株,3.0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时,必须明确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的实际特点和耐药性状况,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病原菌,该病原菌对青霉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医务人员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作者:杨新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4例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对初产妇头位难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头位难产84例,分为难产组与自然组,每组42例。结果:初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位异常。结论:对于初产妇头位难产防治关键是早期识别难产征象,对轻微的胎位异常进行纠正,而且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产力。

    作者:石淑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采用 t 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孙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及意识障碍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护理后心力衰竭、感染、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佘丽;赵小兰;杨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癌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随着雄激素应用、肥胖增多及饮食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尽管诊疗水平已显著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80%[1],但明确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机制,对彻底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癌意义重大。本文将常见的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杨娇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0例神经内科患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世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有氧运动对中年人血脂异常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有氧健身运动方式对血脂异常者血脂的影响,为选择较佳的运动干预方式提供依据。对象:选取西安市45-59岁无规律锻炼、TG 或 TC 异常者71名作为实验受试对象,分为动感单车组、慢跑组、对照组。方法:16周运动干预,每周3次,每次30-40分钟;运动强度根据个体 AT 确定,分阶段增加。运动前后测试受试者体重和血脂四项。结果:16周运动干预后各组自身前后比较,单车运动干预后受试者 TG、LDL_C、TC 指标在运动干预后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 HDL_C 在运动干预后也呈现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慢跑组受试者 TG、LDL_C、TC 低于运动干预前,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HDL_C 在运动干预后呈现上升趋势,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 HDL_C 运动干预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16周运动干预后组间比较,慢跑组 HDL_C 显著升高(P <0.05),体重、TG 显著降低(P <0.05)。结论:本运动干预方案下,动感单车运动能改善 HDL_C,对体重、其它血脂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而慢跑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是一种较佳的运动干预方式。

    作者:邢方方;陈双;张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究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阴性标本51个,乙型肝炎患者标本75个,进行常规检测后认为造成溶血情况,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观察 HBsAg 的具体情况。结果:经过检验后发现,溶血情况的发生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干扰,从乙肝患者的血液标本吸光度情况方面来看,受到的干扰较大,但是并不影响对疾病结果的判定,P >0.05,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不大,在血红蛋白小于10g/L 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异性肝炎病毒表面的抗原测定的结果产生影响,但是患者的标本产生溶血情况依然不能忽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恩格列净

    在现代中药的众多研究理论中,中药药剂学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中药行业发展多年,无论在品种,还是在药效上,都出现了相互融合的情况,这也是中药药剂学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本文就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恩格列净在近些年来中药药剂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今后研究的发展思路,为恩格列净在中药药剂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

    作者:宋琪雯;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为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病发的关联,进而寻找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我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以及健康体检儿童对十四项食物的食物不耐受检测的对比分析,观察不同食物特异性 IgG 的阳性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变患者食物特异性 IgG 的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比组,且鸡蛋、鳕鱼和牛奶的食物特异性反应强烈。结论:通过对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对某些特定食物存在的不耐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临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指导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王旭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 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95例病人都采取 B 超实施诊断,比较其与手术病理方式,在诊断上的效果。结果: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在经过手术病理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9例病人存在异位妊娠,有9例病人存在流产,有18例病人存在急性盆腔炎,有15例病人存在黄体破裂,另外有14例病人存在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对其实施 B 超诊断后,出现误诊的只有5例(5.26%),出现漏诊的有1例(1.05%),误诊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和黄体破裂各1例,漏诊方面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1例,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3.68%。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其诊断操作十分简单便捷,其成本不高,借助 B 超诊断,同时结合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等信息,能够极大的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B 超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丁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