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妊娠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

苏晶;林秋香

关键词:妊娠期, 糖尿病, 影响因素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但不能排除于妊娠前原有糖耐量异常而未被确诊者.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3~5%,并有逐渐增高趋势,成为威胁孕期健康的重要疾病[1].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GDM的病因是多源性的,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本研究结合三明地区实际病况,探讨可能影响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中的综合疗效比较

    目的: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37 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将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另择取同期同症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成员,给予其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分析两种用药治疗方式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9.39%;明显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仅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便秘情况;观察组Hp根除率可达97.30%;对照组Hp根除率为83.78%,观察组根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效果良好,但对比两组治疗效率,埃索美拉唑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临床运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路旭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 结果:80 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后,治愈53 例,好转26 例,无效1 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平均住院天数为(3.36 ±1.15)d. 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关键因素,值得加大关注力度.

    作者:刘丽;万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与改进策略

    目前,世界微生物检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例如PCR技术、蛋白芯片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效缩短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时间和质量,促进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发展. 但即便如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也不能被完全取代,两者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促进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作者:叶星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采用护患沟通的效果. 方法:搜集本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对其分两组. 37例选择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7例护患沟通,入组研究组. 观察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组间对比,研究组沟通技巧掌握度高( 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

    作者:蔡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腹部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和 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超声在炎性淋巴结肿大93.75%( 15/16 )、淋巴瘤92.31%( 12/13 )、转移瘤100.00%(12/12)以及淋巴结结核88.89%(8/9)的诊断方面准确性均高于 CT ( P <0.05). 结论:腹部淋巴结结核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将肿大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的小及位置能清晰判断.

    作者:田秋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留置胃管患儿面部固定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胃肠道术后或肠梗阻需放置胃管患儿60例.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采用水凝胶面部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1).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胃管移位,皮肤情况及舒适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脱管、胃管移位、皮肤发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水凝胶敷料能更有效的固定胃管,同时减少胶布对患儿面部的刺激,增加其舒适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陈金子;黄嘦;蔡琦;杨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0例不同年龄儿童性早熟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目的:研究性早熟患儿的临床特征表现,总结分析导致发病的原因.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性早熟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别进行一般特征检查、骨龄检查、超声检查、血清性激素指标检查、MRI检查,分析导致性早熟的影响因素. 结果:女性患儿特征表现为乳房增大、乳房色素沉着、外阴分泌物增多、阴毛早现、阴道出血;男性患儿特征表现为身高增长过快、阴茎增大、阴毛早现、乳房肿大. 导致患儿性早熟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结论:引发儿童性早熟的因素较多,需要通过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时确诊. 尤其要关注农村婴幼儿的生活和饮食,增强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金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4 例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心理、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护患关系,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VDT作业疲劳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VDT作业,即视频显示终端作业,就是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实施数据、文字以及图像等各种类别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种作业工作模式是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客观性的新生事物,是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性客观发展环境特征的工作过程实践模式. 本文将对VDT作业实施过程中所客观出现的疲劳现象展开简要的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现象的实践性参考策略.

    作者:陈晓明;左志华;周艺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 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在 WSCT 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试中读颜色卡片时错误数及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显著受损.

    作者:王金成;赵晓川;宋美;吴振国;辛博;高明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7 例社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3例和程序护理组44 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程序护理组给予护理程序法干预,观察12周后检测2组晨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晨起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比较. 结果:程序护理组在晨起空腹血糖、晨起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经x2 检验后显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程序法干预有助于社区糖尿病病人控制更好控制血糖,进而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优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脑功能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的患者各50例,将1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A组,2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B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结果:A组和B组在认知功能所有检测中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 B 组的认知功能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均对脑功能有严重影响,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两者在脑功能方面比较,作用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王启琴;马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60例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12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术及龈上洁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碘甘油治疗,研究组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可以有效强化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促使牙周组织快速恢复,安全可靠,适于应用.

    作者:任镟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肥胖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产生龋齿的因素和预防的方法. 方法:选取60 例肥胖儿童进行研究,研究其出现龋齿的因素,并提出预防龋齿的方法. 结果:导致幼儿园儿童出现龋齿主要有吃甜食、油炸食品和喝甜饮. 结论:肥胖儿童发生龋齿除了其特有的因素外,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口腔行为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儿童的饮食行为,积极的进行口腔保健,从而减少肥胖儿童出现龋齿的风险.

    作者:叶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2014年2 月 -2015 年1 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7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各35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9.56 ±4.18)min、(31.05 ±5.27)mL,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有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之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的措施. 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未眠和睡眠过度,而影响患者入睡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情深症状、住院环境和药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 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到2014 年9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针对女性的解决和改进措施. 结果: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用药因素、医护技术、患者本身因素、隔离消毒等. 通过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之后,能够保证妇产科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开始不断提升,相关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 医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管理手段的及时改进. 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医院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静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运用回顾性统计数据指标分析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 年3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早期围产保健观察的5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研究组,另外选取未定期做围产保健以及意外怀孕的孕妇500 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分娩方式特征指标数据来对比分析不同的妊娠结局影响. 结果:研究组中的500 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症、妊娠期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500例对照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并发症危害率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畸形、窒息、难产发生率以及孕妇分娩产后出血量、非足月妊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围产保健有利于改善妊娠及分娩结局,可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对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 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DC-C、TG、CRP 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