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肿瘤内科中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及疗效

李凯;韩荣晶;王凤娇

关键词:营养支持, 肿瘤内科,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了120例肿瘤内科患者,将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对照组使用深部组织肿瘤热疗,观察组使用营养支持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仅为8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肿瘤内科使用营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营养情况获得了很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早期宫颈癌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0年我院接收的68例宫颈癌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跟踪随访患者3~5年后发现: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3年生存率96.2%,Ⅰb~Ⅱa期患者3年生存率84.6%,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31.3%。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92.3%,Ⅰb~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69.2%,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12.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早期治疗能够对其治疗效果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越早其生存几率就越高,因此临床中应该让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减少死亡几率。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09至2011年我院共有20例患者接受气管管套护理,他们均是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需要提供气管套管护理服务,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胡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确定面神经暴露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暴露发生率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方法:对中耳乳突手术的27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1耳,胆脂瘤中耳炎194耳)的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地域、术前面瘫、病理类型等6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75耳中面神经暴露共61耳,发生率为22.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面神经暴露有关的因素是术前面瘫、病理类型、地域;多因素分析显示:和面神经暴露有关的因素是术前面瘫及病理类型。结论:术前面瘫及病理类型为胆脂瘤中耳炎是存在面神经暴露的危险因素。可以初步估计中耳乳突手术时面神经暴露发生风险的高低,对于所生活地域较偏远人群也应格外注意。

    作者:丁嘉汇;周彬;郜富春;刘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并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1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1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只给予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阴道塞药治疗。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禁止进行性生活,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1年后各进行1次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86%、100%,对照组为80.36%、82.14%,2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利用宫颈炎康栓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宫颈糜烂,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许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泌尿外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至2012年我院的246例泌尿外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感染的情况,对感染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例为75.6%;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例为23.9%;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为留置导尿管,构成比例为47.9%。

    作者:祖宇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结石1例的诊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胀2天,加重3小时”就诊。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肺、腹阴性。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胃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较大的长约5.7cm ,胃壁五层结构清楚,未见增厚的胃壁,蠕动存在。追问病史,患者诉因喜吃酸性水果,近半月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糖山楂球半斤左右。结合病史及腹部B超结果,诊断为:胃结石症(多发)。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但患者惧怕胃镜检查,要求给予保守治疗,随自行服用可口可乐500ml ,每日3次,及抗酸药物,连续服用4天后再次来院复诊,腹部B超提示:胃内仍见多个强光团,较大的长约5.5cm ,较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腹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减轻,再次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内镜室行碎石治疗。内镜下见胃体及胃底部多个形状不同的褐色、黄褐色胃结石,历时3小时,经圈套器碎石后,部分取出,剩余碎裂部分通过胃肠道自行排出。术后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胃镜提示正常。

    作者:贺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肺炎价值诊断

    目的:评估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或住院治疗120位小儿患者,其中60位小儿患有急性肺炎(肺炎组),60位小儿为非急性肺炎感染(感染组),并随机选取了60位健康体检的小儿(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三项检验学指标。结果:肺炎组的白细胞总数(WBC )、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N%)、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作者:章焱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指导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到二百多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我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年发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复发。脑卒中分类:脑中风包括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行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作者:李亚男;赵秀玲;张秀利;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6例,将这116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产妇实行全面护理,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3%,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7.9%。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确保产妇身体更好的恢复,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芮雯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婴儿采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喉罩麻醉的实验组与行气管插麻醉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实施喉罩麻醉,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崇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学方法研究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三位获得者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 Thomas C .Südhof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由于他们的突破性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失调等各器官疾病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从三位获奖者的人生经历讨论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其的影响,分析了他们对细胞运输机制的研究对生理和医学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后,研究了三位获奖者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特点:假说方法,实验方法,归纳综合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研究学习的启示。

    作者:黄舒文;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CC 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4年02月进行PICC插管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全程、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56例,占96.6%;带管长82天,短为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0天。发生静脉炎1例;过敏反应1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屈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口老令化与护理人文关怀

    中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护理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尤为凸显,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引起护理人员角色的改变,也为护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为护理者提出更高的医德要求。

    作者: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麻醉相关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小儿麻醉相关的问题备受医疗人员与患者家庭的重视,在进行麻醉的手术中,成人和小儿因为其身体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导致使用麻醉药的剂量和方式各有不同,因而我们需对小儿麻醉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孙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三组:收缩性心衰组(30例)、舒张性心衰组(30例)、混合性心衰组(3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所占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利尿剂,ACEI 及/或A 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其中舒张性心衰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药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经住院用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以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为主要治疗用药,但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临床应加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及病理分析

    目的:了解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和CT 扫描特征,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和CT 诊断的方法以及相关病理分析。方法:选择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 组20例,使用X线进行诊断,B组20例,使用C T 进行诊断,C组20例,使用X线和CT 进行联合诊断,然后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准确率,后对三组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A 组与B组诊断准确率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是,A 组和B组与C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X线和CT 联合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进行检查,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使用单一诊断手段。这说明X线和CT 联合有助于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进行诊断分型,有助于尽早治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陈凤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的探讨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均可影响通气不足,乃至呼吸停止,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急性呼吸衰竭。还可因急性物理刺激性气体吸入、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引起肺组织损伤,产生渗透性肺水肿所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急性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现场抢救:急性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应在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保护神经、循环、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一般健康人体内存氧量约1.0L ,平静时,每分钟氧耗量为200mL -250mL。一旦突发因素引起呼吸终止,机体能保持肺循环,仍能藉肺泡与混合静脉血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继续进行气体交换,这称为弥散呼吸,它可为机体额外提供1.5-2min ,使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脑组织产生不可逆转损伤水平之上。所以当呼吸停止,应立即在现场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呼吸道通畅条件下,作间歇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但操作者应注意,先作快速深呼气至残气位,再快速吸气至肺总量,即将气吹入患者口中,这样呼出气的氧浓度较高。如有条件作带气囊导管的口腔插管,可手控简易呼吸囊进行人工通气。如发生心脏骤停,还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按摩等有关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随后再调用呼吸机进行合理的机械通气。

    作者:陈鸿雁;王锐;李春丽;张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学生癔症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学生癔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6例患有癔症的中学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学生的癔症表现并不相同,而是多种多样,但通常都表现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者曲体障碍,情绪是引起癔症发作的主要原因,一般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并且大多都能治愈。结论:必须高度关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多沟通和联系,保证中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赵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当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根据2012年至2013年我院的护理管理效果来进行分析,根据妇产科在2012年没有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结果与2013年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比的内容涉及了环境、卫生、态度、心理干预等等。结果:2013年我院采取人性化护理工作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比2012年未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时候的结果,其存在很大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妇产科中,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护理体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高,护患关系和谐,因此纠纷比较少,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改善,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形象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作者:滕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1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误诊时间在1-15个月,其中45例误诊为支气管炎,27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3例误诊为扁桃体炎,5例误诊为支原体肺炎,余者分别误诊为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及支气管异物各1例。所有患者采用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措施,1-8周止咳。结论: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的原因有多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儿的慢性咳嗽病史,掌握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要点,大程度上防止误诊。

    作者:胡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