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参数联合测量在评价胎儿宫内安危中的应用

陈洁;曾燕荣;孙文清;高洁;韩利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参数检测, 联合测量, 评价, 胎儿宫内安危, 胎儿宫内缺氧, 神经系统后遗症, 资料与方法, 围生儿死亡, 孕妇年龄, 应用价值, 研究对象, 宫内窘迫, 常见原因, 新生儿, 围生期, 剖宫产, 选取, 患者, 产科
摘要: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是导致胎儿围生期死亡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亦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首位病因。如何能更好的评价胎儿宫内安危,已经成为产科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参数联合测量对评价胎儿宫内安危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9~2014.2在我院产检可疑胎儿宫内缺氧行多参数检测,后均采用剖宫产的患者72例,孕妇年龄为23~39岁,平均(28.47±3.32)岁;孕周为34~41周,平均(37.14±1.05)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包括 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VAP发生率是11.1%,比对照组患者(31.1%)的低,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患者明显长于实验者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PO2比干预前显著提高,而PCO2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唐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干扰素α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儿科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引起,尤其呼吸道病毒感染,干扰素被证实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作用。由于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不易产生中和抗体等优点,近年来干扰素α在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薛俊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23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总结胆囊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23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样病4例,胆囊继发肝病改变1例,胆囊癌1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无创的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偏头痛患者采取中药疗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的换种共有42例治愈,21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结论: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杨文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治疗肥胖性心肌病

    目的:对肥胖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诊断治疗的方式进行研究。结论: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强度,改善饮食结构,防止低血钾和室颤。如果饮食和运动均不能够产生效果,那么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作者:刘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5日活动距离、时间及复工率、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儿游泳的探讨

    婴儿游泳是一种新型的保健技术,能有效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其原理是让婴儿在类似母体的羊水中做自主运动,利用水波轻柔的爱抚,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现将婴儿游泳的作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婴儿游泳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临床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96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其采取的手术和保守两种治疗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保守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手术治疗好,此次研究中总体有效率为99.48%。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比较适合接收手术治疗,而且早期的确诊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姜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发生不同程度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分为初次骨折组41例与23例再次骨折组。详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病程、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并检测记录患者骨密度 T值、Charlson合并症指数、站立时间、平侧卧时间及躺卧和站立转换间隔时间等结果。结果:初次骨折组2年随访期间发生2例(4.88%)再骨折,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主要有女性、高龄(>75岁)、初次骨折部位为椎骨及股骨、骨密度 T 值<-3.5、躺卧和站立转换间隔时间长等。结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由多种临床风险因素导致,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

    本文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医疗行为也会上升为医疗纠纷;同时,特效药物救治是医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作者:石丽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及病理分析

    目的:了解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和CT 扫描特征,探讨非典型性肺结核的X线和CT 诊断的方法以及相关病理分析。方法:选择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 组20例,使用X线进行诊断,B组20例,使用C T 进行诊断,C组20例,使用X线和CT 进行联合诊断,然后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准确率,后对三组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A 组与B组诊断准确率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是,A 组和B组与C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X线和CT 联合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进行检查,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使用单一诊断手段。这说明X线和CT 联合有助于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进行诊断分型,有助于尽早治疗,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陈凤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胃健脾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P物质和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胃健脾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PD )大鼠胃肠动力及 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 PD 大鼠模型,给予 PD大鼠开胃健脾丸,计算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测定血浆P物质和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胃健脾丸能明显升高 PD 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胃健脾丸能够有效促进FD大鼠胃肠动力,可能与其上调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相关。

    作者:彭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卵巢囊肿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卵巢囊肿患者9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研究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并发症几率比较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满意度比较高。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的恢复,可以改善其疼痛感,让其得到比较好的恢复状态。

    作者:方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根据10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期特点及症状表现,通过合理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安全干预,能有效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拟黄连乌贝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62例

    目的:观察以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为主要治则,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黄连乌贝散加减(黄连、乌贼骨、白及、元胡、浙贝母、砂仁、赤芍、白芍、黄芪、甘草等)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62例。结果:总有效为96.8%。结论:本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有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作者:张金绪;路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尿常规检验的相关要点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合格率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的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0例样本中不合格率为2%。结论: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样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不正确等,要对症下药,提高尿常规检验样本合格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杨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易引发患者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归纳分析在2003年到2013年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0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有60例患者在患病期间并发了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率达8.33%)。临床发现由于脑出血导致的患者的模糊的意识状态,其意识情况愈差,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临床资料显示患发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6.66%。结论:由于脑出血并发产生上消化道出血,是患者的病危信号之一。

    作者:帕提曼·艾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而且现阶段的治疗还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治疗难度大。目前使用的是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这几类,本文就慢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慢性盆腔炎经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使用中医疗法获得的效果不错,该疾病的产生多是因为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偏弱,导致了病程的延长,引起的,有些患者在患有慢性盆腔炎之前并没有出现该类疾病的情况,说明其他疾病也是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比如说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诱因临床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该类疾病的患者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属于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患病后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目前使用的西医疗法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比较大的危害,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患者病情反复,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久治不愈,让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

    作者:侯敬丽;李天舒;刘树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CU的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IC U )是近20余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它的创建和完善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些 ICU 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且常留置了多项侵入性检查与治疗装置(如导尿管、血管内装置和呼吸治疗装置等),这就使得IC U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这些感染可以导致患者抢救的终失败,也使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所以,控制和预防ICU 医院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2013年1~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86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13年1~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的86例医院感染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56.5岁,60岁以上的患者61例。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诊断均符合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