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珍
目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镇接种门诊科,实施计划免疫集中规范化接种,抽取实施前后120例接种人员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种记录符合率、证卡符合率、合格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及时率为95.8%,对照组接种及时率为70.8%,组间对比(P<0.01)。结论:开展规范化计划免疫集接种门诊,可明显提高接种质量,减少冷链运转环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气促、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急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1]。因此,在早期哮喘急性发作时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缓解病情,防止症状恶化。本次实验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7岁至63岁,平均年龄(51.2±2.7)岁,支气管哮喘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时间(4.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文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急诊科收治的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再次惊厥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5min、30min、60min体温(38.1±1.3、37.5±1.3、37.1±1.2)0C、再次惊厥、舌咬伤、坠床、无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救治高热惊厥患儿,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体温,缓解惊厥症状,减少惊厥再次发生,预防不良事件。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显着优越性,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两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方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43例,在相同麻醉诱导用药的基础上,运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比较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分析组,对两组麻醉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致残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几率上,分析组要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来说,使其呼吸道保持通.,通过抗休克治疗并使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关键。
作者:张俊燕;贾渊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早期采用人工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它包括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钳刮术。人工流产手术是为计划生育失败、或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也是补救辅助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安全可行。其中极少数人工流产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漏吸即是其中之一。人工流产漏吸是指凡因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胚胎组织不能完全吸出,以致继续妊娠者。我院门诊部于2009年-2013年共收治人工流产漏吸15例,现对漏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5例人工流产漏吸患者中,有5例来自外院。年龄18-38岁,经产妇为11例,初产妇为4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例。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胀2天,加重3小时”就诊。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肺、腹阴性。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胃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较大的长约5.7cm ,胃壁五层结构清楚,未见增厚的胃壁,蠕动存在。追问病史,患者诉因喜吃酸性水果,近半月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糖山楂球半斤左右。结合病史及腹部B超结果,诊断为:胃结石症(多发)。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但患者惧怕胃镜检查,要求给予保守治疗,随自行服用可口可乐500ml ,每日3次,及抗酸药物,连续服用4天后再次来院复诊,腹部B超提示:胃内仍见多个强光团,较大的长约5.5cm ,较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腹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减轻,再次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内镜室行碎石治疗。内镜下见胃体及胃底部多个形状不同的褐色、黄褐色胃结石,历时3小时,经圈套器碎石后,部分取出,剩余碎裂部分通过胃肠道自行排出。术后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胃镜提示正常。
作者:贺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23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总结胆囊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23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样病4例,胆囊继发肝病改变1例,胆囊癌1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无创的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误诊率比较高,血钙是常规检查项目,并做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全段以及CT 等辅助检查,提高术前定位准确性。
作者:李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剖宫产术590例护理体会。结果:590例患者全部痊愈,患者状态良好,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剖腹产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努力完成。
作者:李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作者:孙艳芝;谢同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方剂中有效成分的配伍问题,提高用药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靠现代技术进行有效成分配伍。通过举例说明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应用,阐述方剂配伍的优点及意义。结果: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使得用药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但仍须进一步利用现代技术对成分进行分析和配伍,深入研究。结论:现代技术对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李利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益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活血化痰益气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痰益气方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明确疗效,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显著效果。
作者:贺显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以胫腓骨骨折就诊患者56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后行跟骨牵引、手法复位以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者56例,其中骨折愈合率为92.9%,期间无患者出现压疮,针眼感染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具有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和意义。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对减轻疼痛及减少手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妊娠8周以内的初孕妇分别采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和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宫口也易于松弛,人流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既能松弛宫颈,减少术时出血,又能更好的减少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光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6~16周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来自我院的160例孕6~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按孕周分成2种不同的治疗组。 A 组:100例,米非司酮25mg ,每天2次,连服3天(总量150mg ),第3天晨口服米索0.6mg ,;B组:60例,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连服3天(总量300mg),第3天晨口服米索0.6mg ,无效者,4小时后加服0.6mg。结果:A 组24h内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5%。B组的成功率88.3%。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是终止6~16周妊娠的有效方法,可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左瑞云;陈洪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问题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医疗服务可能存在或者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称为重点病人。但在重点病人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这些行为将导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增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联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以我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资料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的疾病资料以及检查治疗资料来采用Gensini积分判断。结果:男性患者且体内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毫升每升以上的患者其评分结果比低于3毫升每升的女性患者要高。该次评分结果与患者的吸烟史、血脂、血压等等身体指标没有关联性。结论:临床总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监测,可以对病变情况进行预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让患者获得比较高效的治疗效果,降低病变的风险性。
作者:尹相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偏头痛患者采取中药疗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此次研究的换种共有42例治愈,21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结论: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杨文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上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3例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前后实施SAS评分,发现护理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患者术后仅有2例,发生率为3.77%。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京;常斌;矣佳艳;许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