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东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耳鼻喉科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216例,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变化.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正确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腔自我护理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复发率和患者对护士满意度.
作者: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在常规运动、饮食控制、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比较治疗1周、2周、3周、4周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护理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行为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所有的观察指标(安全性、疗效)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所有计量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SBP、DBP、mALB、FBG、2hBG P均<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在治疗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健康行为指导,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具有取长补短、起效快、服用方便、治疗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的27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进行研究.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0为高龄)、体重指数异常、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血细胞异常、糖尿病和术前合并症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无菌操作则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体重指数异常、急诊手术、手术时间>4h、术前合并症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注意患者病理特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乳腺疾病中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其中有30例为乳腺良性肿瘤,30例为乳腺癌,均采取病理证实,并进行B超检查.结果:B超诊断乳腺癌以及乳腺良性肿瘤准确率分别为63.33%、83.33%,与病理诊断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的诊断中,B超操作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是在诊断时仍然会有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发生,临床医生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使准确诊断概率得到提高.
作者:马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脏X综合征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或心绞痛样不适的症状,活动平板ECG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运动试验阳性心肌缺血的证据,而CT血管三维成像或冠脉造影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除外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缺乏特效治疗药物.通常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本研究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片,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5月 2013年5月住院并符合观察条件的X综合征患者8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6例,年龄43 68岁,平均(46.6±5.3)岁,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2±6.8)岁.治疗组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6.5±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情比较、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相似.
作者:徐江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的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改进护理流程后,研究组下肢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健侧下肢周径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情况.
作者:王林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作者:吴玲;张凤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可尔依”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观察组行双腔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两组患者均加用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患出血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盆腔积液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在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术后盆腔积液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终止妊娠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烨;吴爱辉;苏红春;袁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预防糖尿病病人低血钾的发生和降低糖尿病病人因低血钾引发的死亡率.方法:总结20例糖尿病病人低血钾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体会,采用静脉、口服、食物补钾,实验室观察、心电监护、静脉保护及心理护理等措施降低低血钾的发生.结果:20例糖尿病低血钾的病人,19例血钾恢复正常出院,1例高龄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及时正确的补钾可明显降低糖尿病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女在临产以前的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行量化,根据足月初产妇女的实际情况,分析宫颈形态学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宫颈形态学指标对分娩方式的预测参考.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主要是针对在我院检查分娩的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1].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以更加详细的检查,避免误诊发生.另外,我院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一方面是考虑到足月初产妇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的权威着想.结果:通过对9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进行检查,综合计算以后,发现初产妇的平面分娩孕周在41.14±1.87周.且剖宫产的概率为35.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达到了100%.显示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的有效性较高,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形态,利用超声诊断仪可以准确测量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统计具备较高权威性,日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梅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24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需要使用联合诊断方法,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汪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输液治疗是临床医学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医院在输液治疗时采用传统的输液方法,调节控制输液速度是由护士或者病人通过转动输液器上的手动滑轮来实现的,输液过程由病人家属或者由当班护士来观察输液状态,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并且由人工调节滴速和观察输液药物剩余情况往往不够精确,输液结束时也不容易发现,易造成护理隐患.本人经临床观察与实践,为临床设计改良一种多功能输液系统具有广泛的临床实际意义.1 多功能输液器系统的核心设计思路:系统是一种以AT89 S51芯片为核心的多功能智能输液系统1.1 硬件设计:多功能输液系统的硬件原理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以AT89S51芯片为核心,采用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分别用于液面液滴监测和温度检测,通过RS485总线完成系统与主机的信息传输.
作者:赵秀玲;李亚男;季艳微;冯慧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儿童龋齿的常见发病因素及有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均为我社区的儿童,实施龋病的筛查工作,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来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从这些致病因素出发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在106例儿童当中有56例患有龋齿,发病率为52.8%.其中主要因素为喜好吃零食和甜食,占67%(71/106),其次为父母没有正确指导清洁口腔和睡前无刷牙习惯,分别占61.3%(65/106)和50%(53/106),后为不适用含氟牙膏与父母不重视儿童口腔卫生,各占33%(35/106)和27.4%(29/106).结论:在引发儿童龋齿上,饮食习惯不当和口腔不卫生是主要因素,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防治,可以使儿童龋齿发生率得到降低,确保儿童的口腔健康.
作者:陆崇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结合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运用西医知识理解中医,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动态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六项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8例为观察组,选取4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初诊时、首次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时、第一次骨髓缓解时患者的血常规六项参数.结果:在Hb、MPV、PCT及PLT上观察组1、2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Hb、PCT及PLT上观察组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分别与观察组1、2相比无差异;Hb只有在首次骨髓缓解时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常规六项参数对于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吕幸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唐先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老百姓的利益明显得到保障,同时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三方服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也日渐增多.本文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现代临床的医疗活动之中,对于病情诊断来说,临床医学检验是其中为关键的依据,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多的疾病诊断急需要一个精确的检验数据,并且以此来充分的实现高效、飞速的临床诊疗目标.因此,针对我国临床医学诊疗的各种需求,我们国家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精度非常高的检验设备仪器,并以此来在大程度上有效地为诊疗活动提供一个精确的检验结果.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陈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院前护理状况下研究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院前救治的100例多发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抽取分析.结果: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之后,100例多发伤患者有90人出现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百分比占到了90.0%;而病情保持稳定的患者有5例,占5.0%;只有4人出现途中病情加重的情况,占4.0%;另有就地死亡1人,占1.0%.结论通过适当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极大地稳定改善患者病情,可见是现代医学急救中重要的一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与双唑泰栓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七月至2013年九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滴虫性阴道炎阳性患者,采取单纯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68人,分别采用双唑泰栓和奥硝唑治疗,一个用药周期内跟踪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口服给药一个周期之后,两组患者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人主诉良好.经统计,奥硝唑组有效率为94.12%,病人出现轻微恶心症状两例,无其他肾脏肠胃等明显不良反应.双唑泰栓组有效率为89.71%,病人病患处出现轻微红疹一例,出线恶心头昏现象两例,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更佳,副作用小,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葛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