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陈微

关键词:医学检验, 误差, 应对策略
摘要:在现代临床的医疗活动之中,对于病情诊断来说,临床医学检验是其中为关键的依据,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多的疾病诊断急需要一个精确的检验数据,并且以此来充分的实现高效、飞速的临床诊疗目标.因此,针对我国临床医学诊疗的各种需求,我们国家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精度非常高的检验设备仪器,并以此来在大程度上有效地为诊疗活动提供一个精确的检验结果.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伍用微量吗啡的术后镇痛效果

    腰麻为操作简单、麻醉效果确切、适用于下腹与下肢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对术后镇痛有些不便.我们自2012年2月至12月对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在单次腰麻过程中伍用吗啡0.1 mg,得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的社区护理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作者:韦秋萍;郑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 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中医药内服外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愈35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治疗槟榔所致的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治疗槟榔所致的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给予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外用治疗,观察给药5日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治愈6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3.6%,有效率为97.2%.结论: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治疗槟榔所致的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

    作者:徐鹏飞;田宝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酶诱导和常规光疗手段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血浆胆红素水平是判断胆红素脑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严重者需要光疗及换血治疗.使用肝酶诱导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浆胆红素.本实验评价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检索数据库,获得关于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联合光疗组相对于单纯光疗组新生儿,平均光疗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没有发现苯巴比妥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光疗时间,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并应进行较长期的随访研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诊断分类,适用于具有原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患者.Copd护理计划的终点在两种疾病上,即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指肺泡壁发生了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给在年龄和劳累水平上不该发生呼吸困难的人造成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指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极少数病人存在以上一种疾病,大多数人具有两种疾病的综合表现.在病情稳定时期所共有的表现:1、呼吸道萎陷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越是尽力呼吸,呼出的越少).

    作者:李亚男;张秀利;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手术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确定为胰腺感染后立即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对局限性病灶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并发症出现率,对照组为43.33%,观察组为16.67%;病死率,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为6.67%;手术病死率,感染局限者为13.4%,感染未局限者为42.0%,以上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出现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胰腺感染局限患者手术效果好于感染未局限患者.

    作者:龙俊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目的:建立卡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寻找到适合的实验诊断方法,并了解丹参酮对PCP的治疗效果.方法:把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地塞米松免(或地塞米松+丹参酮)皮下注射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arinii),8周后处死动物,收集肺组织,采用镜检法和PCR对大鼠肺组织进行检测.结果:采用Giemsa镜检法可在肺组织查见P.carinii滋养体或包囊,阳性率为70% PCR法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85%.注射丹参酮可以缓解PCP症状,降低P.earinii检出阳性率结论:地塞米松可成功诱导PCP模型,丹参酮可缓解PCP相关症状,相比镜检法,PCR对PCP的诊断敏感性很高,特异性较好,能够用于PCP早期诊断.

    作者:屈英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起搏器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起搏器功能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8.95,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肩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良好效果.

    作者:王明翠;殷铭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 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中,女性患者有50例,占总病例数的55.56%;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51例,占总病例数的56.67%;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34%,粉针剂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26%.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特殊人群、中成药制剂类型以及生产工艺、临床用药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高中成药疗效.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再障患儿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副反应的护理干预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儿童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常见副反应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观察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56例接受ATG治疗的儿童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临床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特点显示ATG的副反应以发热、寒颤、皮疹等类过敏反应多见,我院56例中发生率为96%;其次是血清病发生率为11%、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引起的感染和出血发生率为10%、肝脏损害发生率为4%、肾脏损害发生率为3%及心血管系统影响发生率为2%,没有患儿死于相关的毒副作用,死亡率为0,大多数患儿对ATG有良好的适应性,均能安全完成治疗.结论:根据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ATG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副反应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防治措施,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邝平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植入PICC的护理体会

    PICC是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多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植入,经过锁骨下静脉推进至上腔静脉,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留置时间长达1年.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导线电极植入通路为锁骨下静脉途径至右心房处,所植入并存在的静脉正是同侧PICC植入所经过的通路.我院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因治疗所需,将PICC从装人心脏起搏器的对侧即偏瘫侧上肢植入,予以精心护理,规避了静脉血栓及造成起搏器工作异常的后果,成功留置1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左侧大面积脑梗死于2012年9月4日收治人我院ICU,右侧肢体偏瘫,失语,间断发热,全身消瘦,皮肤无弹性,不能经口进食,持续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及胃肠外营养.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切开术后、心律失常、左锁骨下静脉放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史.因长期输液致四肢外周静脉萎缩、硬化,加上右侧肢体长期偏瘫致肌肉挛缩,静脉输液途径严重缺失.但根据治疗计划仍需经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剂、抗生素、脱水剂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每日输液量约2000ml.主管医生要求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家属也迫切希望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作者:付艳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治疗哮喘在夜间的发作

    若常有夜间哮喘发作,并同时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样感,打呃、返酸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是进食酸性食物后哮喘发作,或是体位改变时哮喘加重者,或是对止喘药及激素治疗效果都不好者,应考虑胃性哮喘.因此,胃性哮喘患者又常常是严重或顽固的哮喘病患者.为防止夜间哮喘的发作,可应用缓慢释放型的扩张支气管药物,如长效氨茶碱,长效喘定、盐酸氨溴索及酮替酚等.也可增加舒喘灵的剂量来预防哮喘的夜间发作,也可以用中药定喘汤治疗.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弹力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目的:探讨弹力帽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部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后再加用弹力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现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帽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既减少了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又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特殊患者B超引导下的颈深静脉穿刺置管

    目的:对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运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探讨与分析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困难的特殊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38例患者盲探穿刺(乙组),另38例采用B超引导下的颈深静脉穿刺(甲组),对两组的穿刺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穿刺和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成功穿刺时间上,甲组要显著短于乙组(P<0.05);在穿刺和直观成功率上,甲组为97.4%(37/38),乙组为73.7%(28/3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没有出现并发症,乙组有4例出现皮下血肿,主要是由误插动脉引发的.结论:对于颈部活动受限或者肥胖等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提高穿刺与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沈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EOAE联合AABR对婴儿听力普遍筛查的运用研究

    目的:研究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与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运用.方法:以筛查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结论:TEOAE和AABR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拟补不足之处,有效的减少对新生儿的错误检查,对婴幼儿早期的检测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作为婴幼儿听力检测的重要依据.

    作者:尹秀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呕吐和恶心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恶心、呕吐率为38%,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率只有1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值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推广使用早期干预护理方法.

    作者:陈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器械,物品准备及假体的熟悉;术中麻醉配合,安置体位,手术配合.认为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CRP、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CT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短期临床疗效好.

    作者:白士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4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舒利迭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半年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米提;海日古丽·艾合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