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
目的: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能力建设效果进行研究,为基层医院高血压防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月襄汾县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106人,对其采用不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干预前后农村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知识及态度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对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对成人日蔬菜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日饮酒限量、成年男女肥胖判断的腰围标准和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性的认知显著性增加,增加幅度依次为52.64%、80.00%、300.00%和33.35%,与干预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识及态度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培训能使农村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明显提高、态度发生明显转变。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疗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治疗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近期我院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1例,对其采用临床诊疗的方法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结果分析与探讨。结果:采用了临床治疗手段与护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后,11例患者中治愈8例,治愈率为72.73%,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无复发。结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精心的护理模式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使用。
作者:陈羽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绝经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绝经后妇女进行常规宫颈涂片筛查。结果:一绝经后妇女涂片结果阴性病理结果阳性导致漏诊。结论: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具有特殊性,绝经后宫颈病变筛查是必要的,寻找合理且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作者:林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肺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102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肺炎患者提供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不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治疗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到我院接收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进行阴道炎治疗的228例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28例患者,其中有90例是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有118例是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经过治疗后非特异性阴道炎治愈率82.22%有效率100%。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愈率83.05%有效率100%。结论:患者经过使用康妇炎胶囊配合臭氧经过治疗后,效果十分明显,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作者:杨晓红;苏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各40份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及CD3+CD4+/CD3+CD8+比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3+、CD4+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8+及CD3+CD4+/CD3+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鉴定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钱起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乳腺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层内或腺体层,超声检测多为中强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瘤体边界清楚,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女性的发良性肿瘤。乳腺脂肪瘤表面为分叶状,外层有纤维包膜,单个表现居多,且周边组织物粘连。鉴别诊断:乳腺脂肪瘤也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规彩超显示呈低回声,境界不甚清楚;乳汁淤积而形成积乳囊肿,随淤积时间延长而致乳汁钙化;分叶型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错构瘤,生长较快且质较硬;乳管内乳头状癌肿块表面不光滑,乳管可有扩张和破坏。
作者:丁晶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监测。结果:在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压方面,麻醉前与苏醒后、麻醉后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氧饱和度方面,麻醉前与苏醒后、麻醉后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确保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妇科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服务。使用Likert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对比知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疾病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降压治疗,分析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比较早期血压控制水平与基础血压水平,分析早期血压控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急性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如果将收缩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0mmHg,患者病灶扩张达到小且GCS评分高。结论:通过控制血压,将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基础水平的差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谢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强化门诊导医服务台护士的仪容、仪表、服务意识、服务情绪、服务方式,为患者提供满意、温馨的优质服务。方法:明确温馨服务的宗旨,主动、热情接待就诊患者,耐心周到的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真诚帮助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结果:体现护理品牌效应,赢得了患者的好评,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结论:充分发挥温馨服务的主导作用,在医院导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范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护理人员掌握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
作者:王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缺陷防范管理。方法:自护理的角度着手,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所存在的缺陷和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规范且真实的护理记录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增强对质量缺陷的管理和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均能够降低在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和强化相应的管理是方法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的关键。
作者:黄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传统手术与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重度痔疮患者中选取4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PPH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均为2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21±2.22)min、疼痛时间为(3.57±1.03)d、创面愈合时间为(8.06±2.13)d、住院时间为(10.52±1.21)d、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同对照组患者的(23.36±2.51)min、(5.84±1.16)d、(14.25±2.35)d、(13.26±1.51)d和38.08%相比, P<0.05。结论:在治疗重度痔疮疾病临床上PPH术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夏俊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隐患,寻找有效对策。方法: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干预对策。将干预前1年的676例产妇及67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并将干预后1年的821例产妇及82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医院产科护理隐患较多,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对策,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隐患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及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邓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好转26例(32.5%)、中残12例(15.0%)、重残14例(17.5%)、植物生存8例(10.0%)、死亡20例(25.0%)。结论:在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早期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佳的治疗方法,维持患者血容量正常和血压稳定,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勇;任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认真探寻洁净手术部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对于控制感染的路径。方法:我院自2010年2月启用洁净手术部,通过四年临床工作实践,结合我科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各类人员管理,组织手术部全体护士和相关人员进行洁净手术部理论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技术规范、工作标准以及操作流程;加强手术部一次性物品、可复用的器械和物品的贮存、使用,以及使用后处理的管理。结果:通过对洁净手术部环境、物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无菌手术间空气质量在静态环境中细菌菌落数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洁净手术部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为手术营造了一个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对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重要保障的作用。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结论:通过加强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和物品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确诊为尿道损伤且自愿接受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以及随访时的数据资料。结果:7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尿瘘、尿失禁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平均手术时间(23.17±6.58)min,术中出血量(108.25±45.35)ml,灌注液体量(345.27±26.79)ml,住院时间(3.27±1.06) d;92.86%(65/70)经尿道造影检查显示尿道断端愈合理想;4.26%(3/70)显示尿道狭窄,2.85%(2/70)显示尿道变细,经对症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结论: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对其采取手术或用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并采取详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6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62例,占91.18%;出现病变后又经治疗后痊愈的有4例,占5.88%;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有2例,占2.94%。结论:对急腹症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悉心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还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丹;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