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凌云
目的:探讨产前生化筛查检验对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接收的2200名行产前筛查并进行分娩的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及部分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本组2200名孕妇中共检出地中海贫血孕妇22名,占1%;且研究结果表明地中海贫血孕妇的PAPP-A水平、AFP浓度均明显下降,而Free β-HCG水平则明显上升;且地中海贫血孕妇的MCV、MCH、RDW值与正常孕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生化筛查检验在发现地中海贫血情况、加强干预、提高优生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周奕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中小型餐厅所使用的消毒后塑封餐具的消毒质量,掌握其卫生程度。方法:应用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进行采样操作,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大肠菌群测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4-2010,GB4789.10-2010进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20件消毒餐具中有6件大肠菌群阳性,检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未检出沙门氏菌。其中一件样品同时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大肠菌群阳性率之高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为我们敲响警钟,平时看似卫生的塑封消毒餐具同样不能安全使用,应引起广大群众注意,同时也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察力度,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作者:张勇;桂燕华;陆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肝癌是恶性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形,要大力开展普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肝癌患者科学地做好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赵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造成踝关节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从踝关节的不稳定结构定义出发,分析了其不稳定表现特征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骨科人员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葛立伟;邵宇飞;赖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辛伐他汀对脑血栓治疗的二级预防及其临床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9例脑血栓患者,将8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是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是常规治疗,经过半个月之后,依照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8%,根据数据可见,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应用辛伐他汀的脑血栓患者,有显著的效果,明显了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了死亡率,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除特殊医院外的高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患者医疗诊治设备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毛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进行临床分析,并为合理用药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抽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在本院就诊的488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2011年114例,2012年149例,2013年225例。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所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及错误发放药品等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在488例消化内科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有183例,不合理用药为31.12%。在不合理用药的183例消化内科患者中,2011年有54例,占29.51%;2012年有46例,占25.14%;2013年有83例,占45.36%。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用量过大化。(2)重复使用药物。(3)不合理联合用药。(3)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其中,由于药物用量过大化的有79例,重复多次使用药物的有32例,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有41例,药物联用致使毒副作用提升的有31例;分别占43.17%、17.89%、22.41%、16.94%。结论:在消化内科日常工作中,临床医生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对科室用药的药理进行充分掌握,以此提升科室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作者:云朝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评价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周之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1%(123/1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54%(106/13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别。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西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清除尿毒症毒素及对自主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尿毒症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28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临床治疗无差异,甲组治疗前后无差异,乙组和丙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乙组和丙组治疗后指标情况对比(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自主神经,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谭龙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梗塞偏瘫康复期疗法有很多,综合分析采用中药辅佐配合科学康复训练疗效佳。中药辅佐使药力直达病灶,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快速缓解病症;有效的康复训练调节患者脑血管收缩与扩张,对受伤的脑血管起到抗氧化、抗衰老,又抑制了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一旦犯病马上就诊,争取短时间内用上融栓药;制定完善的急性期治疗与护理计划,尽力挽救再次受伤的脑组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评价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前者给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后者给予麻杏甘石汤辩证加减治疗,统计前后症候积分,评判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67%、痊愈+显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36.67%、76.67%,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咳嗽(0.4±0.2)分、咳痰(0.3±0.1)分低于对照组(1.1±0.4)分、(1.0±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在患者依从性良好的前提下,以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较于西药治疗,更有助于化痰止咳,改善症候,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杨善军;王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接收的124例门诊输液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人性化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得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臧建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讲,病历档案的管理相当重要,应当制定出严格的政策促进管理效益的增强。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原则和重难点,同时对工作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基本政策加以严格的分析,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工作的进步,完善管理的细节,为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前进和管理效益的增强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脑中风患者康复进程中,长期服用药物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等重要。中西药结合使用,能够缩短疗程,增效减毒,改善症状,有效地防止复发,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减少疾病复发的根本保证。教育家属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安心养病,主动接受治疗;遵从医嘱,改善不良的生活习俗;配合家人完成好语言、肢体等各项康复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尽早恢复正常工作以及社会群体中。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加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17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0例,随机将1800例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90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在护理后的6周和12周检测患者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加强健康教育培训后,研究组患者在空腹2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很满意800人,满意58人,比较满意32人,不满意10人;参照组患者很满意741人,满意64人,比较满意15人,不满意80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然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培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肖莲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48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人,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非乙醇性脂肪肝,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黄盛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有58人。B组实施常规降压药物治疗,A组使用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82.8%,数据差异(P<0.05)。A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4.8%,B组优良率为69.0%,依从性对比(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健康教育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程跃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症状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我科使用高压氧并且联合常规药物、针灸给予患者治疗后,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华;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病机为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脉气血阻滞,经筋失养。故治以“通调经气,和血通络”。运用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何涛;王金库;王坤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