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高慧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放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结果: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84例盆腔炎疗效分析

    盆腔炎主要是由于阴道内菌群内源性病原体以及来自外界外源性病原体引发。该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反复缠绵,单一治疗久治难愈。发作期疼痛难隐,病情险恶。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用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抗生素的恰当使用有利于尽快杀死致病菌。中药内服外用有利于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诸药合力,起到"消炎止痛、清热除湿,解毒祛邪"显著效果。

    作者:刘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用药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疗效、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高敏促甲状腺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更加确切,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张栋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螺旋 CT 三维成像技术在上颌骨额突骨折中的应用之我见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易受到打击而致损伤,构成骨性鼻腔的鼻骨及上颌骨额突更易受到波及。螺旋 CT 三维成像技术检查使其诊断率大大提高,故伤后怀疑有上颌骨额突骨折者,应在第一时间做此检查。

    作者:李义军;王超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要点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大多是车祸、跌落伤所致或者脑出血术后的患者,病情发展急、变化快,随时危及生命。早期气管切开则是解决气道梗阻,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而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则尤为重要,气道管理重要的则是气道湿化工作。气道湿化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者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吸入气中的湿度,使气道和肺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化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纤毛正常活动的一种物理方法[1]。人工气道湿化包括机械通气湿化及非机械通气湿化,这里主要介绍非机械通气湿化管理。

    作者:周林玲;夏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幼保健中的母乳喂养护理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所有孕妇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乳喂养护理,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婴的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桑忍颗粒熏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软组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冷感型好及施予以外部敷贴,观察组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予以外部熏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观察组其于治疗过程中,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这之中瘀斑、肿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压痛改善情况却补给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复方桑忍外洗颗粒,有助于改善瘀斑、肿胀状况,且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剑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性带状疱疹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患者不同皮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疼痛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5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为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全身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0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俞卡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站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血站检验人员每天都要检测血液标本,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职业暴露风险主要来自于检测血液标本时皮肤受到各种损伤以及血液飞溅等因素所致;血站检验人员在检测血液标本时要采取佩戴防护设备、检测完毕要及时洗手冲洗、保持实验室清洁、规范检测流程等预防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认真做好现场处理、对接触病原生物阳性血液标本人员要定期行病原学或相应抗体检测并行特异性预防、完善安全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等工作。

    作者:沈建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非洛地平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接收治的肾性高血压94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7例治疗时应用非洛地平,并对非洛地平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对乙组47例治疗时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血压控制情况较好,肾功能改善情况较好,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肾性高血压应用非洛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应予以重视。

    作者:周敦新;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液样本110份,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份,对照组55份。观察组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是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比较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并且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检验效果。结果:主要从 C 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以及Ca199等这些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对比效果,观察组的血液样本的变异指数要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样本的采集、试剂的选择以及检测的仪器等都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实施质量控制,全程控制检验样本,这样才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胃肠麻痹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8例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4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SAP 并发胃肠麻痹患者采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联合清胰汤治疗,能快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长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的人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阿托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92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麻醉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宫口松弛度、血压、心率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阿托品具有良好而平稳的麻醉镇痛效果,能够有效松弛宫颈口,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并且减少术中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按就诊顺序号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则接受 LEEP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治疗后,对照组共治愈15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共治愈2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女性慢性子宫颈炎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症状并结合妇科检查进行诊断,采用 LEEP 术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亓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患者出现脑梗死症状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期临床表征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0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并对这些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这些患者在患有脑梗死后出现的情感障碍因素。同时,还要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表征等。结果:脑梗死后,患者出现的情感障碍因素诸多,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炉、抑郁、心情烦躁等症状,在临床中主要出现了晕厥、头昏、呕吐等表征。结论:脑梗死后患者的情感障碍因素诸多,临床表征不尽相同,给与患者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等情绪,提高恢复的总有效率。

    作者:陆钦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统计并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阳性率。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84例,脑动静脉畸形4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2例,烟雾病13例,阳性率分别为91.30%、95.83%、83.33%、100%、92.86%。结论: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疾病可以较为直观的显示出颅内血管和血流以及颈部血管和血流情况,能准确、全面地提供颅内血流动学信息,操作简单、无创,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蒋洁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重症医学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是危重患者及各种尖端抢救、治疗器械相对集中的场所,患者病情突变快速,导致护理工作复杂、任务繁重,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就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发生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管春霞;王正银;杨瑞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佐辛与丙泊酚合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待行人工流产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 A、B 两组。A 组患者术中麻醉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B 组患者单独采用丙泊酚,A、B 组其他手术操作完全相同。结果:统计结果可知 A 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B 组,A 组优效90.7%明显高于 B 组的79.6%的(P <0.05),关于 VAS痛觉评分,A 组也要明显低于 B 组(P <0.05)。结论: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剂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以获得较好的镇痛和麻醉效果,是值得推广的安全麻醉方法。

    作者:乔海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注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的差异性,保障用药安全

    目的:严格按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使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药品皮肤过敏试验、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容易造成用药安全问题方面比较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结果: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或在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或在适应症、或在用法用量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使用药品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的说明书,完全、严格按照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宋培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对眼科手术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对切口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眼科120例使用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96例普通丝线缝线进行皮肤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感染、伤口恢复及瘢痕遗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生物性可吸收胶原蛋白缝线具有减少伤口感染、促进组织修复且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对眼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值得进行普及推广。

    作者:高晨明;张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黄体酮用于先兆流产治疗对围生儿的影响探析

    目的:对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的结局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发生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将其分成2组,90例孕妇给予黄体酮口服治疗(口服组),90例孕妇给予黄体酮肌注治疗(肌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治疗有效能继续妊娠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本院120例未发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对照组)与之对照,比较两组围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肌注组与口服组孕妇治疗后血清孕酮水明显升高(P <0.05),但治疗前后无差异(P >0.05);肌注组与口服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在围生儿的妊娠结局方面无差异(P >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产妇来说,口服或肌注黄体酮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结果,且对围生儿的影响均较小。

    作者:丛柏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