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莉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检验技术也向着高度自动化发展,但是传统的手工的形态学检验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形态学检验在医学检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寄生虫学检验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如骨髓细胞检验能直观、准确、快速、可靠地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检验科常做的血涂片检查、尿沉渣检查也能给许多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寄生虫形态的辨别为临床的确诊起着关键的依据。检验形态学检查是检验技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图片库的建立是集综合检验一体,依托显微互动系统、校企合作开展检验专业课各学科形态学的建立,同时根据教学的特点建立形态教学库和形态考核库。该项目的建立有利于检验形态学网络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检验形态学实验考核统一考核标准;有利于实现检验形态学图片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改革教学方式,大大增强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该库的建立为检验及相关行业师生及行业在职人员提供较为完善的检验形态学图片资源。
作者:华玉凤;汤立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者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手术及护理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2%,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时,结合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低致残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穆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盆腔炎主要是由于阴道内菌群内源性病原体以及来自外界外源性病原体引发。该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反复缠绵,单一治疗久治难愈。发作期疼痛难隐,病情险恶。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用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抗生素的恰当使用有利于尽快杀死致病菌。中药内服外用有利于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诸药合力,起到"消炎止痛、清热除湿,解毒祛邪"显著效果。
作者:刘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护理干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系统阐述了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鲁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开环式痔微创吻合术(TST)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01月收治的16例Ⅱ-Ⅲ度痔病患者行 TST 术,比较患者术前和随访终点(2014年6月)的脱出、出血情况、排便情况。结果:电话随访,少数患者随访时有便血或脱出表现,无排便困难,其余恢复良好,满意度较高。结论:TST 术对于以非环状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痔病患者,特别是Ⅱ-Ⅲ度痔,远期疗效较为肯定,是治疗痔病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葛永盛;严姝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输尿管结石采用急诊和择期体外碎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急诊 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择期 ESWL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两周结石排净率以及再发疼痛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殷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病理结果及诊刮病理结果确诊的4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9例超声声像图可见到典型孕囊回声;6例可见类似孕囊回声;26例为混合型包块回声,在包块附近或周边探测到比较丰富的血流信号;2例为子宫增大,未见明显孕囊样回声。结论: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声像图表现,结合有无停经史、腹痛及阴道流血病史,血β-HCG 检查,可以较明确作出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并有动态监测性、无创性等特点。
作者:邓雪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剂安全管理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2例,放射性膀胱炎患者1例。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综合辅助疗法,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可收到较好的预后,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CDR、WMS -RC、FMA、ADL、FAQ 等指标测评方面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测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尹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所有孕妇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乳喂养护理,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母婴的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察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沐舒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新生患儿8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明显减少,机械通气的情况也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新生患儿实施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实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创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 Elisa 法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产生的影响,做有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接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患者124例,根据其相关的资料分析 Elisa 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产生的影响。结果:得出 Elisa 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有试剂盒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人员和采集的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加样过程中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等。结论:对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采用 Elisa 法检测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排出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金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在小儿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儿科急诊收治的危重患儿40例,统计紧急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一次完成插管需要的时间和次数进行分析。结果:行紧急气管插管术后,插管成功率高达97.5%。且插管越早越能提高挽救生命的成功率,插管需要的时间越短越能减少患儿的死亡率,同时有效避免了未能预见的病情变化。结论:气管插管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患儿的有效急救措施,成为了挽救危重患儿生命的为有效的方法,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儿科急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对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抽取空腹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就临床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脂异常率为54%,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含胆固醇量均居较高水平(P <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所含胆固醇量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视糖尿病患者血脂定期检验,对疾病诊治和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疗效。方法:120例 ICU 重症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照组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镇痛镇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明显;观察组生命体征更为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1.67%),两组具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效果佳、安全。
作者:李健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 X 线平片与 CR 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 X 线平片和 CR 诊断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分辨能力以及检查出阴阳性率。结果:X线平片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29.10%,CR 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查出阳性率为94.55%,且 CR 诊断方法的图像清晰,对骨折的辨识度比 X 线平片诊断方法的辨识度高,两种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P <0.05)。结论:CR 诊断出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高。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在诊断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对安乐死的态度、意向及二者的差异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中专护生二年级学生共231例,大专护生二年级学生200例,共431例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431名大中专护生中,67.1%的学生赞同安乐死,64.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仅有48.9%的护生会同意。大专护生较中专护生更赞同安乐死,也更愿意自己选择安乐死和赞同亲人安乐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大多数大中专护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死亡教育和伦理教育,积极正确引导,提高大中专护生对安乐死的科学认识。
作者:李莉;李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放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结果: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慢性腹泻系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单位,常有患者求诊于中医。求医者大多久病牵延,叠经多家医院治疗,反复运用抗菌、消炎、止泻等西药,以及健脾利湿、温肠止泻等多种中药投服,未能根治,反复往返于医院、药房、诊室之间,苦不堪言。笔者在中医典籍中勤求治法,发现《伤寒论》中的乌梅丸方对本病有独特疗效,于是将该方变化为汤方运用于临床,经门诊治疗15例,观将个人体会报道于下。
作者:唐小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