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琴
目的:探讨防止手术室病人发生坠床的方法,杜绝手术期间病人发生坠床。方法:针对手术期间病人坠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多环节控制与管理来达到彻底杜绝坠床的发生。结果:从2011年以来加强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未发生手术病人坠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结论:正确运用多环节控制与管理,杜绝了手术病人坠床的发生,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许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心源性呼吸困难临床护理的疗效,寻找更好的护理方法,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随机从我院住院部选取88名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将这88名患者分成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呼吸困难的总有效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率,患者对加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也高,充分的认可了加强护理干预在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丹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恢复期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32例生活能自理,占80%,31例身体活动能力正常,占77.5%,30例人际交往能力正常,占75%,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期加强患者整体干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牟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术后放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行放化疗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按时维护、医护满意度、顺利完成治疗、口腔黏膜炎、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放射性直肠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中较常规护理更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岳争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静脉注射,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BP、体重下降、LVEF 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BNP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利尿剂抵抗率以及肾功能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后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的科研结论、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完美结合,制订护理计划。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1],提高老龄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问题日益被重视。年龄的增加,使老年人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对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等,这些疾病常伴有口腔不同程度的损害。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者高达873%,约为正常人口腔疾病患者的2-3倍[2]。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遇到口腔护理的患者因病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不同方法的获得直接的是通过循证护理。我们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5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索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的47名肺出血的新生儿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没有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47名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从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出生胎龄、并发症疾病等因素上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的体重,体温,胎龄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新生儿低(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的并发疾病有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新生儿多伴有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疾病。结论: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和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低血糖等疾病。要尽早的发现并预防这些因素,避免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短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87例(眼)白内障患者施行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术后角膜散光度。结果: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在术后1周达到大,在术后1月时稳定。结论:3.2mm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产生的术源性角膜散光小,在术后1月时达到稳定。
作者:梁正刚;陈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观察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自拟利胆清毒汤与消炎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 P <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利胆清毒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胃湿热证,可明显改善患者右胁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临床疗效确切,收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曲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颈椎骨折脱位伴四肢瘫合并脑脊液漏相对少见,此类患者除了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外,对呼吸道护理、脑脊液漏护理的要求很高,因此全面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意义重大。2012年7月7日,我科收治一名颈6、7骨折脱位伴四肢瘫痪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经过急救、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在胆结石手术过程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结石患者运用全面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全面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方面值得推广。
作者:田冬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采用润燥止痒胶囊与依巴斯汀联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慢性荨麻疹8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诊治,随机分组,就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n =40)与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复发4例,占10%,对照组12例,占30%,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可迅速起效,明显降低复发率,增强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具推广价值。
作者:张木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讨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同时收集患者营养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数据并运用SPSS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通过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素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84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芬麻醉;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与丙泊芬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及丙泊芬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0.05);在 T2、T3、T4时刻时,观察组的 MAP、H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芬静脉麻醉,镇痛与麻醉效果显著,且能减少丙泊芬的用量,有利于维持孕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CDR、WMS -RC、FMA、ADL、FAQ 等指标测评方面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测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尹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置入输尿管镜到达结石处,使用钬激光击碎结石,常规留置双 J 管4-12周。术后复查腹部平片。所有患者随访4-6个月。结果:114例患者的总清石率为85.96%(98/114),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4-6个月,彩超提示结石无复发,肾积水均改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武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肝素钠在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阻塞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肝素钠稀释冲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血性痰液附着情况、凝血功能情况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性痰液附着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良好,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肝素钠应用于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阻塞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