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75例远期疗效分析

唐继仁;陈武

关键词:关节镜, 盘状半月板, 远期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的远期疗效.方法 本院骨科2009.1 ~2012.1期间诊治的75例,经MRI、膝关节镜检查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入院时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均未发生关节内出血和其它严重并发症.根据Lkeuchi膝关节等级标准评定:优51例(68%),良18例(24%),可6例(8%),优良率92%.术后12个月、24个月屈曲度与伸直度均显著好于入院时,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远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胆结石患者(含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数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例数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烈;王宝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运动时间对血浆瘦素浓度的影响的综述

    血浆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有关血浆瘦素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探究体育运动时间对瘦素的影响.

    作者:于世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坚持运用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具体分为五个步骤:①护理评估,做好资料收集;②制定护理目标;③实施健康教育;④实施方式;⑤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减轻或避免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志慧;辛雅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60例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服用,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在溃疡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目的 分析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20个月随访.术后24 h VAS评分为(2.5±0.8),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4±1.6)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0±0.6),疼痛未复发.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阳;白希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茄茎根的防冻伤作用

    我国中医一般认为冻伤主要是由于外寒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肌肤形成冻伤,多发生于手指、足趾、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伤是因为肌体受低温侵袭后,提问调节中枢失常,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不良而形成的,尤其易发生在循环末梢部位.茄茎根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在东北冬季严寒地区,被广泛用于冻伤的防治.这一民间偏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药典中已有记载,在现在社会茄茎根的防冻伤作用也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作者:贾照志;周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7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临床应对措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7例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时间大多为产后两小时以内,所占比例为75.68%,患者产后出血量大多为500至1000毫升,占患者总数的64.86%;子宫收缩乏力是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患者总数的51.35%,此外胎盘因素与软产道损伤也是引发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对阴道分娩后产妇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并对发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芳;谭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4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8例患者中,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9.76%、16.94%、4.84%,女性、单身、社会支持较差者与男性、已婚、社会支持较好者相比,更易发生抑郁(P<0.01);结论 要加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光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治疗的2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和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取金黄散30g用温开水加适量蜂蜜调和成糊状,利用周林频谱仪照射,照射时间40 min,连续治疗10d.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7例,显效4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创伤,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组(51例),行小切口切除术;传统组(51例),行传统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小切口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与传统组的切口大小分别为(2.7±0.6) cm和(6.8±0.7) c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患者创口愈合快,瘢痕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肺炎的中医认识与临床研究概述

    老年肺炎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位居首位.近年来,中医药在老年肺炎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本文从中医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治未病思想在老年肺炎防治中的应用,以及从临床辨证论治进展和复方研究情况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中医药在老年肺炎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彭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不孕不育临床探讨

    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比例日渐升高,与西方国家比例接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婚姻生活.而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稳定,且容易并发其他疾病.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2009年7月~2012年4月间56例不孕不育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结果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剖宫产患者62例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和经验,以及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到2012年8月行剖宫产术孕妇62例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21例.密切观察产妇病情,细心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2例产妇经过系统的术后护理,除术后2例患者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没有发生感染外,其余均如期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恢复,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谢艳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门诊患者投诉的接待及处理技巧

    本文介绍做好门诊患者、家属投诉接待方法及处理技巧:关键是善于倾听、掌握沟通技巧,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正确对待、处理好病人投诉,可使我们从中取得经验,吸取教训,帮助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竞争力.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75例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的远期疗效.方法 本院骨科2009.1 ~2012.1期间诊治的75例,经MRI、膝关节镜检查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入院时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 7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均未发生关节内出血和其它严重并发症.根据Lkeuchi膝关节等级标准评定:优51例(68%),良18例(24%),可6例(8%),优良率92%.术后12个月、24个月屈曲度与伸直度均显著好于入院时,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远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继仁;陈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LA4-Ig诱导的免疫耐受及其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危险因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lg)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CTLA4-Ig诱导的免疫耐受及其在肾移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

    作者:马振健;白纪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的96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得以缓解,在细心护理和专科处理后,实验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正确诊断及利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同时,调整电解质等各项指标以改善全身状况,可有助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清媛;肖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硝呋太尔阴道片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呋太尔阴道片与制霉菌素栓在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4月份-2012年4月份曾用药治疗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其中48例为硝呋太尔阴道片局部用药者,作为治疗组;其中44例为制霉菌素栓局部用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用药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痊愈率为52.2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呋太尔阴道片治疗妊娠期间霉菌性阴道炎具有较高的痊愈率,较低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相比制霉菌素栓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作者:刘衍华;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钻孔与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适应症探讨

    目的 探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佳适应症.方法 将74例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30ml,丘脑≥10ml,小脑≥10ml,皮层下≥30ml,额叶颞叶≥20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分两组:1组35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2组39例,出血量这手术指征,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后GCS评分对比.术后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GCS评分与术前对比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良好(穿刺后再出血1例除外).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选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GCS评分大部分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可.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好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好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作者:刘沛涛;乔景尊;张亚磊;谢运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改变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与术后眼压的关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40眼)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根据对其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检测其眼压值,将其分为3组.一组13眼,眼压高于18mmHg;二组,15眼,眼压在12~18mmHg中间;三组,14眼,眼压在5~12mmHg中间.比较31例患者的视力、MD值及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眼压不同.其中一组患者手术前后其视野平均缺损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野缺损有所提高,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视野较术前有所好转,平均视野缺损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后眼压的下降,可以缓解患者视野的继续发展,减缓恶化程度;术后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患者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改变,对患者视野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楚艳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