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导尿术的临床体会

徐璐;苏迎春

关键词:导尿术, 操作过程, 膀胱, 年龄增长, 解剖特点, 护理工作, 耻骨联合, 新生儿, 手术室, 盆腔内, 婴儿, 位置, 患儿
摘要: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需要经常给患儿行导尿术[1].我们在多次的导尿操作过程中,总结出小儿导尿术中其特有的特点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现将在小儿导尿操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小儿解剖特点是膀胱的位置较高,新生儿膀胱常呈梨形位于耻骨联合之上,婴儿膀胱靠近腹前壁随年龄增长渐降入骨盆腔内.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哺乳期妇女应用单纯孕激素避孕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益处是很多的,不但会提高婴儿的抵抗力,还会使其发育和生长都更加具有优势.同时,母乳喂养对于母体的健康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处于哺乳期的妇女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应用纯孕激素避孕药进行避孕,这些药物的使用必然会对母乳的质量产生影响.单纯孕激素避孕药作为一种药物,我们应该重视在应用之后会产生的后果.哺乳期妇女在应用单纯孕激素避孕药进行避孕之后对母乳喂养所产生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本文着重阐述了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在应用单纯孕激素避孕药之后对母乳质量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于敏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骨科创伤患者4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20例患者则在传统的创面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法.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的有15例,需要两次植皮创面才彻底愈合的患者有5例,需要经过3次植皮创面愈合的患者有0例.对照组2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的有8例,需要两次植皮创面才彻底愈合的患者有7例,需要经过3次植皮创面愈合的患者为5例.两组患者愈合率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创面处理,能够达到彻底清除患者创面坏死组织的目的,能够加速患者创面肉芽的生长速度,可以有效地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加速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文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降脂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对降脂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定.方法 对65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为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降脂活血方治疗法,对照组采取血脂康疗法.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安全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脂活血方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疗法.

    作者:吴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药房的开展探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如何开展,开展后会对患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方法 对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取一定数量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和病历;对照组则未享受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以及病历.主要分析患者的两项指标,一项是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另一项是患者对治疗措施(如用药等)的依从性.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在观察组在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组,一是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是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医院服务的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三是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大多数患者遵医嘱.结论 药学咨询服务如果正确开展,那么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医院形象;二是和谐医患关系;三是促进患者康复;四是促进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以正确的方式服药.

    作者:叶霖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妇科的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我院妇科患者具体的护理需求,提供高质量人性化服务.结果 随着妇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妇科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也有96.7%提高到99%以上,护理的并发症以及患者投诉率都为0.结论 人性化的妇科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肖莎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不断提高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Ⅱ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与Ⅱ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得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Ⅱ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可以稳定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雷远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0例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应用血逐府瘀汤加减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后,从临床疗效、中医证侯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应用血逐府瘀汤加减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陆如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2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钻孔引流组)和对照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组)各36例,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探讨使用注意点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微创钻孔引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目的 研究非手术疗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 以我所2011年-2012年收治的24例桡骨茎突部位腱鞘炎和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分别采用传统按摩、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复发者少,治疗时痛苦小,治愈率为100%.结论 采用按摩、针灸、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凤鸣;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36例临床观察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功能障碍之一,由此而继发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1].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尿潴留,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6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

    作者:黄岳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手术铺巾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传统的铺巾方法与改进后的铺巾方法对现行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患儿(其中57例中途转开腹)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及实验组,通过对医生满意度及消毒铺巾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的医生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消毒铺巾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改进后的铺巾方法即可适用于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又适用于经腹经肛门巨结肠拖出根治术,即满足了手术的需要,又提高了手术效率,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

    作者:苏迎春;徐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或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但排除患者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或入院前已存在感染.呼吸内科病房常被列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加强医院内感染护理管理,控制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仅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病痛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文厚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 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查出109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0.83%(109/120).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是妇科急腹症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张懿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下肢静脉曲张54例患者58条患肢经EV-LT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肢术后切口Ⅰ期愈合100%,患肢溃疡,色素沉着等症状好转率98.27%;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经对症处理后用均得到缓解,无手术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半年随访期内未出现静脉曲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切口联合EVLT术具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老年肿瘤患者的中医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肿瘤患者的中医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护理、观察中老年肿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合相关资料进一步总结中医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对中老年肿瘤患者加入中医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缩短了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中医心理护理通过突出中药整体观念,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改善患者脾肾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精血充盈,化痰、活瘀通络和消瘸散结等.从根本提高中老年肿瘤病的临床防治效果,由于中医中药不良反应率小,且对患者肝肾损害小,配合合理的科学护理方案,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肝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分析超声刀在腹腔镜肝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9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进行肝癌切除手术.术后随访1-2年.结果 经过合理科学的临床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良好,无术后出血发生.结论 肝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超声刀切除术可以很好地实现肝部的安全切除,具有很大临床治疗意义.在腹腔镜下结合超声刀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丽华;陈婧;李富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的彩超检查探讨

    目的 本文将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改变以及左心功能的彩色多超声检查结果,为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终使患者尽快接受适合的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采用型号为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变化情况及左心功能进行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时均采用1-2名相同的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医师完成,对所有患者彩超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结果 所有患者左心室舒末内径均出现增大现象,且左心室壁均存在厚薄不均匀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以及收缩末容积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30,95%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值较A峰值偏低;11.90%患者经检查提示心肌梗死区域内出现膨展以及形成室壁瘤.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无创、无痛、快速、准确、无任何禁忌症等优点,是临床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检查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贾恩亮;曹肖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3例儿童腮腺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腮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33例儿童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7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粉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和腮肿消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炎琥宁粉针对治疗儿童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好,对提高临床儿童腮腺炎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振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AG/HAG联合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AG/HAG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危)患者,予CAG/HAG方案联合维甲酸治疗1个疗程,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5例(31.25%)获完全缓解,2例(12.5%)部分缓解,稳定1例(6.25%),骨髓缓解加血液学进步4例(25%),总有效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骨髓抑制期并发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结论 CAG/HAG联合维甲酸治疗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但老年患者需特别重视骨髓抑制问题.

    作者:王战芳;杨海;冀烜静;马晓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转氨酶升高的乙肝患者中的检测

    目的 探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乙肝转氨酶升高患者中检测阳性率.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针对临床上乙肝并转氨酶升高的213例患者ANCA用MPO、PR3检测,其中肝硬化39例,肝癌31例,乙肝DNA> 103者84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ANCA阳性31例,阳性率为14.5%,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胞质型(C-ANCA).结论 乙肝并转氨酶升高患者ANCA阳性率相对较高.提示ANCA与乙肝活动期关系密切,HBV感染或引发机体自身免疫紊乱,产生自身抗体.

    作者:刘勇;周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