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张伟

关键词:针灸, 面神经炎, 完全性面神经炎, 不完全性面神经炎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面神经炎的治疗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面神经炎患者67例、不完全性面神经炎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完全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Ⅰ组给予针灸治疗;不完全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Ⅱ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Ⅱ组给予针灸治疗,对比观察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完全性面神经炎患者中,实验组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Ⅰ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面神经炎组患者中,实验组Ⅱ组与对照组Ⅱ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针灸对完全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调配差错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探索改进措施.方法 汇总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2012年1月-2013年1月《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所登记的差错(包括出门和未出门差错)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药房共发放药品667823组(包括门诊及病房),出现调配差错共1489例,出错率为0.22%.可总结为5类错误,分别为处方或医嘱审方不认真错误540例(36.27%)、摆药错误428例(28.74%)、处方或医嘱核对错误164例(11.01%)、药品配送错误72例(4.84%)及退药差错285例(19.14%).结论 要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高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医学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

    我国的医学院校众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提高,作为当代的医学院校更是要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完善自身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医学院校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若改变这种因素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各级医学院校在其自身的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大学科技活动的效益,促进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作者:唐晓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增敏效果及副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治疗组和单放组各30例,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组在放疗同期每周接受1次多西他赛化疗40mg/周,连用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单放组总有效率6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治疗组76.7%,单放组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李靖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方法 采用克氏针、解剖型接骨板、镇定接骨板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62例.结果 克氏针组有5例退针,2例畸形愈合,1例不愈合,1例断针.解剖型接骨板组有1例螺钉松脱.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组无松动断裂,无骨折延迟愈合.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患者需根据经济状况、骨折情况、年龄等综合考虑选用内固定材料.

    作者:卢永勇;李卓球;李远文;林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120例分析

    近年来为确保母婴安全,剖宫产指征相应放宽,剖宫产率相应呈上升趋势[1],随之疤痕子宫妊娠也相应增多.现将我院120例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行利凡诺引产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自2006年-2011年我院共收治中晚期孕妇行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患者7810例,其中疤痕子宫引产120例,占1.54%,没有出现子宫破裂及宫颈裂伤现象.

    作者:闫福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院内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或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但排除患者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或入院前已存在感染.呼吸内科病房常被列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加强医院内感染护理管理,控制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仅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病痛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文厚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环磷酰胺联合紫三醇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与紫三醇联合用药对治疗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0年6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8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紫杉醇用药治疗.治疗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病情发展9例(22.0%)、稳定21例(51.2%)、部分缓解3例(7.3%)、全缓解8例(19.5%),总有效率为26.8%;治疗组患者病情发展6例(14.6%)、稳定12例(29.3%)、部分缓解5例(12.2%)、完全缓解18例(43.9%),总有效率为5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环磷酰胺与紫三醇联合用药对治疗妇科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左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训课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娴熟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本文就基础护理学授课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掌握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应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小班教学以及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成为满足现代医学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确保教学质量.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时对患者低血糖表现的观察和血糖的检测,发现低血糖及时予以静脉输注.在护理干预方面要加强病情观察、合理控制血糖和血糖检测,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结果 本组低血糖发生率20.0%,经过及时进行葡萄糖输液,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血糖控制过于严格、饮食结构、饮食方式改变、疾病、药物影响、年龄、生理因素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认真对患者低血糖的观察和血糖的检测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血糖反应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柳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下段食管癌术中全胃与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术中全胃与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左胸后外侧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24例,其中全胃代食管56例,管状胃代食管68例,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3、7、15天、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124食管癌患者手术顺利,随访6个月内无死亡.术后15天、1个月、3个月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全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管状胃重建消化道较传统全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对肺功能影响小.

    作者:李鹏程;李明磊;郑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癌癌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缓解肝癌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BMdisc,Central和CNKI等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并按照Cochrane手册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获得了4个符合条件的临床试验数据,共261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联合穴位注射对肝癌癌痛治疗作用显著(OR =3.44;95% CI[1.40,8.47];P<0.01),并且无显著的副作用出现.结论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显著缓解肝癌癌痛,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确证其疗效.

    作者:孙其喆;袁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骨科创伤患者4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20例患者则在传统的创面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法.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的有15例,需要两次植皮创面才彻底愈合的患者有5例,需要经过3次植皮创面愈合的患者有0例.对照组2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植皮创面愈合的有8例,需要两次植皮创面才彻底愈合的患者有7例,需要经过3次植皮创面愈合的患者为5例.两组患者愈合率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创面处理,能够达到彻底清除患者创面坏死组织的目的,能够加速患者创面肉芽的生长速度,可以有效地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加速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文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有效、具体的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46例进入重症监护室的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加强护理,严格实施温度控制、输液速度控制、镇静镇痛、呼吸道管理以及对体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系统症状的严密观察,配合消毒隔离,肠道护理等,总结并提出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 43例患儿病情控制,转出PICU;3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而死亡.经过密切体温、心律/心率、血压、意识、肢体阵挛、四肢循环/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的动态观察,同时,加强对患儿液体与体温的控制、采取镇静镇痛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可有效配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结论 重/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护理关键是密切观察生命指征改变,加强体温、液体等管理,注重集束化的治疗策略和相应的集束化护理策略.

    作者:贺骏;胡静;金芸;陆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医院护理人员为执行主体,针对患者及相关人群开展的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健康教育活动[1].总结实践经验和心得.原因分析护理人员主观原因:①落后的护理观念;现阶段我国的护理观念落后而陈旧,个别医疗单位及部分医护人员由于深受旧护理观和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对健康护理理念的正确认识,认为护理健康只要求在临床上采取自觉和主动,片面的临床护理观导致健康护理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服务意识淡薄,很难想象护理人员会有对经验的积极总结和创新的合理进步.

    作者:张戬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痹症

    痹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关节炎、纤维质炎、神经痛、痛风性关节炎等.对以上疾病,至今尚无特殊疗法,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对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满意效果,现分述如下.

    作者:林洪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及跟踪随访,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后,观察组完全遵医46例占82%,部分遵医9例占16%,不遵医1例占2%.对照组完全遵医11例占20%,部分遵医30例占54%,不遵医15例占27%.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作者:李月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诊断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经过131Ⅰ治疗患者的睾酮、雌二醇的水平检测,进一步探讨131Ⅰ治疗后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初诊为甲亢Graves病、并采用131Ⅰ治疗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服用131Ⅰ的治疗前、治疗后15d和6个月,进行睾酮、雌二醇水平的测定,以此判断其对性激素的影响.结果 男性患者治疗后15天的睾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则有明显的差异(q=6.837,P<0.01);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q=1.837,P>0.05),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的雌二醇水平的变化也与前者相同.女性患者治疗后15、6个月后睾酮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F =2.3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的雌二醇治疗后15、6个月后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F=2.524,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睾酮及雌二醇水平治疗前后整体变化不明显.结论 131Ⅰ治疗Graves病时,男性性激素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而远期可恢复;而在女性则治疗对其影响较小.

    作者:蒋景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纳洛酮在高血压性脑溢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将40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90%,对照组分别为35%、65%;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能迅速地拮抗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有效保护脑溢血患者的脑组织,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烈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下肢静脉曲张54例患者58条患肢经EV-LT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肢术后切口Ⅰ期愈合100%,患肢溃疡,色素沉着等症状好转率98.27%;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经对症处理后用均得到缓解,无手术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半年随访期内未出现静脉曲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切口联合EVLT术具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后康复中心上门服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中心上门服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910例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461例,对照组449例,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中心上门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后接受电话咨询,评价两组产妇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掌握护理知识高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产后20d乳汁分泌良好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42d子宫复旧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康复中心上门服务对母婴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萍;罗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