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陈艳思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妇科, 满意度, 应用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09年8月~2011年3月间入住我院进行妇科治疗的52例患者,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在患者出院前采用Likert量表对各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2.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目前在临床儿科感染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患儿的机体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使得对抗生素药物的代谢较差,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存在很多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将探讨分析儿科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那普利、醛固酮,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及醛固酮拮抗剂及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见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穿刺前血管的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将传统的拍打法改为揉搓及按压,尽量使血管充盈,嘱病人手指自然放松,呈半握拳式。主张在静脉正上方直接穿刺进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送进血管0.2~0.5cm,挤压输液管导管检查回血后打开输液开关,送软管。在穿刺时,如不慎致血管破了,而该血管近心端还完好无损时,建议暂缓拔出留置针,先按压穿刺血肿处一分钟,再退出针芯少许,沿血管走向缓慢送软管。结果: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治疗、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使护士的穿刺技能得到提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庞晴;黄秋鹏;何霁;袁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施行前路胸腰椎手术的手术配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医护配合默契。结论:通过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周到的器械准备,护士熟练的手术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护理安全。

    作者:胡必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30例患者;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乙酰谷酰胺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2周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主要观察: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后的GCS评分情况;②1个月时患者清醒人数及清醒时间情况,3、4个月时,治疗疗效评估情况。综合以上数据评估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2周时,两个组别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②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有不同人数恢复神智,逐渐清醒,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清醒率更高,平均清醒时间则短,P<0.05;3、治疗4个月,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钦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对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模式的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很快,医疗服务的水平却远远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再加上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使得医疗事故纠纷层出不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如何减少医疗事故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模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模式,并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另一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按时检查率、合理饮食率、合理运动率、规律用药率以及自我监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萍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生素D受体与肿瘤生长调节

    维生素D受体(VDR)是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表明VDR或者其天然配基1,25-(OH)2D3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本文着重关注VDR在肺癌、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差异,评价其选择性预防和治疗的前景。

    作者:王哲;宋树森;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在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两组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方法上增加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音消失时间以及气促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任亚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疗效的临床报道

    目的:研究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增敏和降低放疗反应。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行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单放组),1次/天,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40Gy,20次后改为2次/天,1.5Gy/次,10次/周,总剂量64Gy。另一组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同时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综合组),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食管片的分级综合治疗组1级占56.7%,明显高于单放组26.7%(P<0.05);综合组1年生存率80.0%,明显高于单放组43.3%(P<0.05);1级以上胃肠道反应综合组为6.7%,明显低于单放组30.0%(P<0.05);白细胞Ⅰ~Ⅱ级下降综合组占20.0%,明显低于单放组63.3%(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增敏和降低放疗反应作用。

    作者:朱光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向社区老年人进行有规划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方法:对社区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集体讲座、健康宣传栏、健康档案”等措施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控制与稳定老年病患的病情,防范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社区医生通过向老年病患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帮助老年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结论:有效提升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冬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作用探析

    目的:探讨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与处理工作中,药师应起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1年5月起,开始强化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工作中的地位,以这一时间点为分割,以完全随机法挑选前后患者治疗资料各500例,分别归入A(强化前)、B(强化后)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反应的比例,探讨合理有效的判断及处理手段。结果:B 组患者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2.2%(11/500),A 组为9.4%(4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后续处理,均转危为安,安全出院。结论: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及处理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为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提升快速判断及处理效率,我们必须强化药师在用药过程中的地位。

    作者:杨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化物防龋的研究认知

    在龋病的预防中氟化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效果肯定、方法简单,被成功的运用在龋病的日常防治中。对于氟化物防龋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氟化物防龋机制中的氟化物对于牙釉质、牙本质脱矿的抑制,氟化物促进脱矿的牙釉质、牙本质的再矿化以及氟化物对于致龋菌生长代谢的抑制等方面的论述。

    作者:胡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总结和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患儿家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文化墙、口头及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用药护理、输液中护理等知识进行宣教。结果:满足了家长对患儿护理知识的需求,增强了患儿家长治疗的安全感。结论:适时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两个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思想、作风、业务的修养,对提高档案保管质量和利用价值,保证机关工作的高效,强化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史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心血管病临床用药分析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老年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心血管病作为老年病之一。由于其病程长,需要长期坚持、规律服药,而老年人由于脏腑及机体肝肾功能代谢能力减弱,所以在服药方面要更加要注意药物的合理选择,针对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安全、有效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雷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HD-肝病治疗仪结合运动、饮食疗法与常规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盐酸吗啡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盐酸吗啡控释片(美菲康)治疗晚期癌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联合盐酸吗啡控释片和单用盐酸吗啡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癌痛显效率88.57%,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癌痛显效率62.86%,总有效率85.71%,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吗啡控释片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癌痛疗效较好,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姚彪;商妮娅;徐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