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红艳;李长路;黄毅文
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楼呈现向高空垂直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垂直交通的难题也成为医院改善就医环境和服务的瓶颈。本文探讨通过合理设置垂直交通系统中电梯的停站方式既可减少电梯的停站数量又可使电梯尽快达到高运行速度,从而提高电梯运输能力。
作者:郑必全;苟俊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58岁,患高血压3年,高为180/120mmHg。于发病当日突感胸痛向后背放射,后疼痛转移至左上腹及腰部后固定,同时伴有心慌、恶心、呕吐,血压:240/200mmHg,给予“硝普钠”静滴后血压降至170/100mmHg,但上述症状未见缓解,同时伴头痛、胸痛、视物模糊、晕厥等, ECG提示:STT改变。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加大扫查范围:腹主动脉内径2.2cm,其内全程可见一条异常强光带分隔,光带前部分管腔较后半部分管腔宽,另于光带上及腹主动脉壁上可见强光斑回声。CDFI及CDE:腹主动脉内上下两部分均可探及动脉频谱。超声提示(见图):腹主动脉夹层瘤可能。经外院磁共振证实:腹主动脉夹层,累及左侧髂总动脉、胸主动脉。
作者:石小芳;孙菁;张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口腔牙周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替硝唑口腔贴片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采取了替硝唑口服片,1日3次,每次1片,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了1周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两组患者的PD、TM、SBI、PLI以及CFU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其差异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对于治疗牙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用时也非常的方便。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作者:肖嫦娟;饶慧;徐湘玉;曾清华;谢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42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实验组采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在手术时间、患者出血量、止血效率等方面有着显著地优越性。结论: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以快速有效的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症状,同时有利于保护患者子宫,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解2012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居民死因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并用SPSS13.0软件和Micr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山东省滨城区死亡率60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6.41/10万。死因构成以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前5位,占全死因构成的85%以上。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做好行为干预、健康教育,从而减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减少疾病和伤害带来的损失。
作者:赵贝贝;徐晓青;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试讨论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60例新生儿惊厥的患儿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病因复杂,病死率高,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还包括颅内出血、低血糖等,同时易合并低血钙、低血钠等代谢紊乱;苯巴比妥钠可迅速有效控制惊厥发作。结论:警惕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对于有产科异常病史的这类高危新生儿尤其要严密监控。新生儿惊厥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迅速控制症状,尽量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出现。围产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除了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0%,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陶巧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治疗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临床效果,为烧伤后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5月~2013年5月烧伤患者5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对照组24例,采用单用碘伏油纱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创面修复的效果更佳,从细菌总转阴率角度看,对照组为23%,实验组为72%,两组数据对比,P<0.01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从创伤面愈合时间角度看,对照组为(29.6±8.72)d,实验组为(20.36±5.98)d,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治疗烧伤残余肉芽创面,效果良好,可提高细菌转阴率,缩短其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洪亮;程银忠;王伟鹏;周晓峰;陈梓淼;霍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重要性,规范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行为。方法:结合本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浓度、剂量,过敏机制及皮试结果的判断。结果: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致敏性不同,所做皮肤过敏试验应以原药配制。结论:使用头孢类药物前必须做皮肤过敏性试验,皮试液用原药配制,浓度宜为0.5mg/ml,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作者:毛路涵;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治疗的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改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内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为病人提供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方法:分析现状,找出差距,争取领导支持,从转变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改变绩效分配等方法,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结果: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为工作目标。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领导重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逐步改变工作模式和绩效分配方式,优质护理得到推行,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非常重要。
作者:敖开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资料,综合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中药灌肠之后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1月~2013年4月接收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部分患者实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回顾分析这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这80例患者身体恢复状况良好,总有效率达到了91%。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接收重要灌肠治疗的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丹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防治工作体会。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冠心病中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实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患者的疾病防治措施。结果: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患者病症表现均得到了良好控制,血压水平、血浆比黏度以及总胆固醇水平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针对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适当锻炼以及有效的药物质量能帮助预防冠心病疾病的发生。
作者:钟日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当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520位在我院进行妇科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融入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日常护理方法,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6.9%。结论:护患关系的和谐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心的重要矛盾,在医院的护理中,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必会带来的良好的护患关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对于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护患关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作者:李彦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是基层医院妇科常见的妇科病[1],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因个人卫生条件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反复流产及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导致盆腔炎发病率很高[2]。
作者:于宪莉;孙淑华;杜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的方法,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药品储存环境不合格、药品过期、人员素质欠缺及制度不完善等。结论:对药品质量应使用规范化管理措施,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高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利用腹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黄疸疾病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黄疸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其肝功能结合从而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选择的这些患者中,内科性黄疸患者有25例,其中12例为急性肝炎,6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腹水,2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肝癌,1例为急性细菌性胆管炎,1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性黄疸有10例,其中有4例是胆总管结石,有2例为胆管癌,2例为胰头癌,1例为壶腹癌,另外1例为胰头局限性炎症。结论:利用腹部超声技术,能够以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来为依据对梗阻性黄疸以及非梗阻性黄疸进行快速诊断。
作者:柴常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胆红素(TBIL)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标本91例,根据患者胆红素检测结果分为实验组(胆红素异常45例)和对照组(胆红素正常46例)两组,分别检测两组各项血常规参数,并检测实验组标本在放置不同时间后血常规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RBC(红细胞计数)、HGB(血红蛋白)、HCT(血细胞比容)、PLT(血小板)和PCT(血小板压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板体积)、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BC(白细胞计数)、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及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放置时间下胆红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中胆红素异常增高会使血常规的多项参数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未发现胆红素作用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高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50名年龄40~59岁的飞行驾驶员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将50名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患者(病例组)与和100名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头颅MRA检查检查。结果:病例组50人,其检测率为40%(2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0/100),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脑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检测出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患者对预防脑血管硬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敬勉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