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开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行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率,在提高患者身体与心理状态的同时还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用超声技术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进行诊断价值分析探讨,对超声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肿瘤的误诊进行分析。方法:将阑尾黏液性囊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且将超声检查所得结果与临床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利用超声技术对阑尾黏液性囊肿瘤进行诊断,其准确率可以达到46%。结论:利用超声技术对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进行诊断,所得到的声像图在诊断以及治疗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孙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维生素D受体(VDR)是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表明VDR或者其天然配基1,25-(OH)2D3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本文着重关注VDR在肺癌、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差异,评价其选择性预防和治疗的前景。
作者:王哲;宋树森;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00例到我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参照组(5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72%),两组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外科手术后入我院康复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潘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总计70例采用克拉霉素、洛赛克和阿莫西林三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总计89例采用洛赛克、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的结果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洛赛克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中技师与患者沟通的必要性。方法:对有意识加强与患者沟通前后各600名随即抽取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沟通加强后各种类型的乳腺受压迫后的厚度均值均有下降。结论:乳腺X线摄影中技师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摄片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张兵;杨本强;赵艳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肌电图(EMG)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的诊断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011年的颈椎病患者86例,经肌电图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49例。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17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岁。对所有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入院时及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肌电图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入院时49例患者中,双侧受损12例,左侧或右侧单侧受损37例。经治疗后41例患者病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8例患者无明显疗效。结论:肌电图可作为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一项可靠的诊断手段,并可作为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评定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巧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无创呼吸机指通过面罩利用气泵的换气作用改善肺通气,提高血氧含量而降低CO2含量,同时可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运动氧耗,预防早期呼吸衰竭,缓解病情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1]。本文探讨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
作者:刘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改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内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为病人提供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方法:分析现状,找出差距,争取领导支持,从转变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改变绩效分配等方法,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结果: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为工作目标。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领导重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逐步改变工作模式和绩效分配方式,优质护理得到推行,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非常重要。
作者:敖开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病人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24例,对于两组患者首先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然后对对照组患者单纯的使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共治疗16w。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理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进而改变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黄显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后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呈现粗放、单一、低效的状态。但是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促使后勤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部门。后勤管理工作要开展得好,就非常需要一支优秀的后勤管理人才。本文从探讨后勤管理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就做好后勤管理的人才储备工作提出了路径探索和对策建议。
作者:赖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治疗的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在小儿获得性肺炎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支原体感染组30例;所有入组患儿检测CRP水平及CD64表达量,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CD64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CD64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9.21%,特异度为78.35%;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敏感度为67.51%,特异度为88.45%。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可做为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获得性肺炎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依据。
作者:史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丽婷;周敬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分析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能减少多次性操作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治疗方案。方法:设置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动脉灌注穿刺渗漏、静脉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均显著低静脉给药组。结论:采用动脉灌注并辅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科学的护理措施的落实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邵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11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而研究组则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术后3个月VAS 评分、Cobb 角、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依次为3.2±1.1分、18.2±2.7、100.00%及3.51%,而对照组依次为5.4±1.3分、11.3±2.4、89.47%、10.5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给予溶栓的特殊护理,比较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管再通、并发症等改善明显,护理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在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方面,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给予有效及时的护理,及早发现、及早护理,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这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了饥饿、软弱无力、出汗、心悸、烦躁等相关低血糖症状,随机将上述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患者30例,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0.0%,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33.3%,两组数据相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能明显的降低低血糖再发率,改善预后,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临床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常规二级护理,一组进行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二级护理,对两组间妇女在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上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比较,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妇产科病房对产妇进行运用临床路径的二级护理,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还提升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团队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同时使产妇体验到了良好的服务,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吕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