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秋莉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内二科收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贯序治疗,即实验组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然后停用辛伐他汀,应用非诺贝特治疗1周,200mg/d。后停用非诺贝特,继续辛伐他汀治疗3周,而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4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组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血脂改善情况也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贯序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临床诊治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2年12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78例,将未对7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之前作为对照组,将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之后作为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从不同昏迷程度方面看,无论是浅昏迷患者、中度昏迷患者,还是深昏迷患者,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从病因角度看,无论是脑血管意外、中毒、颅内感染患者,还是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根据其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做好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GCS评分,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睑黄色瘤特点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眼睑黄色瘤患者24例(48眼),观察病情,根据眼睑及周围皮肤松弛度实施黄色瘤、眼睑皮肤切除与移植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3眼黄色瘤分布于上眼睑皮肤内侧部分,15眼黄色瘤在上、下眼睑处对称分布,生成黄色瘤部分皮肤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明显,本组患者黄色瘤均未见自行吸收。经过规范手术治疗与优质护理,2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眼睑黄色瘤、眼睑张力恢复,术后随访2年,均眼睑外观形态良好,未见明显瘢痕组织,无病情复发。问卷测试结果显示,24例患者均对治疗满意。结论:眼睑黄色瘤在发病群体、分布位置、形态方面有明显特点,及时、规范的切除与移植手术治疗是消除黄色瘤、保持皮肤美观的重要手段。
作者:范存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意识恢复后脑外伤昏迷患者吞咽困难吞咽训练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患者1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仅单纯进行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则在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经过吞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吞咽训练能够改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痛经发病率逐年增高的情况下,对痛经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女性原发性痛经提供依据,并且向其普及痛经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将有利于降低痛经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杨清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腹症误诊的原因以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误诊病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研究将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19例误诊患者中,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出血2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4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6例、右侧黄体破裂3例。结论:医生在急诊过程中采集病史的完善程度,辅助检查利用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鉴别能力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姜忠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口腔牙周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替硝唑口腔贴片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采取了替硝唑口服片,1日3次,每次1片,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了1周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两组患者的PD、TM、SBI、PLI以及CFU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其差异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对于治疗牙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用时也非常的方便。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如留置针留置肢体时要避免过度活动,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足背,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等。结果: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更加证实了留置针应用的好处,取代了头皮钢针。结论:通过实践认为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向社区老年人进行有规划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方法:对社区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集体讲座、健康宣传栏、健康档案”等措施提升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防治意识与自我监护意识,控制与稳定老年病患的病情,防范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社区医生通过向老年病患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帮助老年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结论:有效提升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冬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一般认为,所收集的资料包括两大类,一为前人既往的工作状况资料,即间接资料;二为自己实验及实践中所得出的数据、观点等,即直接资料。直接资料的收集,这部分工作应该是论文的中心,也是能体现论文的科学性,具说服力的工作内容。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的效用。方法:随机将121例肝胆外科病人分组,循证服务组60例和常规服务组61例。对循证服务组的60例行循证护理+人性化护理。对常规服务组的61例行常规护理。随后,比较循证服务组和常规服务组中的肝胆病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度。结果:循证服务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此外,循证服务组的护理有效度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与循证护理服务用于肝胆外科病房之中,不仅可使护理效果提升,还可使肝胆病者配合治疗,早日治愈。
作者:赵光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风险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可能对病人、工作人员以及探视人员造成潜在伤害,本文根据乳酪理论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希望通过缓解护理工作压力、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作者:褚昭萍;陈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42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实验组采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在手术时间、患者出血量、止血效率等方面有着显著地优越性。结论: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以快速有效的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症状,同时有利于保护患者子宫,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蛋白水解物类活性肽药物是由脑组织中提取的特异性氨基酸以及多种肽类复合物组成的。它能刺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等。本文综述了脑蛋白水解物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新改革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能缓解护士压力的相关措施与对策。方法: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调查数据,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以及疏通。结果: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呈现增大的趋势。结论: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合理的满足其心理需求,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能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骨科护理中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总结系统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对本院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所有120例患者中,对系统护理干预方案的满意度高达97.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伴有糖尿病的高龄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疾病伴有糖尿病的高龄患者48例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的普外科疾病均得到治愈,平均住院时间是10.6天,住院期间切口积液裂开者3例,切口感染者1例,肺部感染者2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在围术期对普外科伴有糖尿病的高龄患者予以积极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月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骨科手术中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规范进行总结,为临床推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骨科治疗护理的120名病人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的预后效果。结果: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占90.14%,明显高于一般统计学资料,患者的预后效果也好于预期。结论:骨科手术治疗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手术室优质化的护理配合可改善骨科患者的预后,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杨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增敏和降低放疗反应。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行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单放组),1次/天,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40Gy,20次后改为2次/天,1.5Gy/次,10次/周,总剂量64Gy。另一组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同时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综合组),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食管片的分级综合治疗组1级占56.7%,明显高于单放组26.7%(P<0.05);综合组1年生存率80.0%,明显高于单放组43.3%(P<0.05);1级以上胃肠道反应综合组为6.7%,明显低于单放组30.0%(P<0.05);白细胞Ⅰ~Ⅱ级下降综合组占20.0%,明显低于单放组63.3%(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增敏和降低放疗反应作用。
作者:朱光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对全部患儿采取有效的肺炎预防措施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2例患儿罹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4%,10例患儿治愈,治愈率为83.33%,2例患儿死亡,占16.67%。结论:对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