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金
分析13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烫伤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医患预防意外烫伤理念的建立和措施运用,病房实际意外烫伤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预防烫伤干预理念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秋林;俞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那普利、醛固酮,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及醛固酮拮抗剂及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见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76例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8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部76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常规的规范取血,对照组则采取不规范取血,对两组血液标本的各指标进行血清检测分析。结果:研究组规范取血与对照组不规范取血的ALT、AST、ALP、r-GT等检验项目血清检验结果得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检验项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溶血标本放置1 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2.28±2.51 mmol/L;放置2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1.61±2.02mmol/L;放置3h所检测的血糖平均值为1.47±1.90mmol/L。放置时间越久的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要严格进行规范采血,避免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
作者:万举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脑外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部位、渠道、病原菌的种类和纠正预防措施。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脑外科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脑外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占43%,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多占24%,造成因素以切口护理不当为占58%。结论:颅脑外科患者应及早加强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加强预防感染意识。
作者:由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4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胆红素及心肌酶。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心肌酶(AST,CK,CKMBH,LDH,HBDH)均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酶增高,合并心肌损害,需营养心肌治疗。
作者:王隆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维生素D受体(VDR)是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表明VDR或者其天然配基1,25-(OH)2D3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本文着重关注VDR在肺癌、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差异,评价其选择性预防和治疗的前景。
作者:王哲;宋树森;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成都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现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和健康儿童家长各40例进行评分。结果:孤独症儿童组SDS、SAS和SCL-90的量表总均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患儿父亲仅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儿童父亲(P<0.05);患儿母亲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8个因子得分较正常儿童母亲高(P<0.05);在恐怖和其他(睡眠及饮食)2个因子上,患儿母亲得分比父亲高(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重视他们的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作者:刘晓蓓;钟笠文;李航宇;叶珩;陈思睿;郭兰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70岁以上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70岁以上原发性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资料,肿瘤性质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是ER阳性,其中57例接受三苯氧胺资料,39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经行ER、PR和HER2检测。随访时间15~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35%,部分应答率为16%,疾病稳定为81%,3年生存率为78.3%;三苯氧胺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28%,部分应答率11%,疾病稳定为69%,3年生存率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对70岁以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于三苯氧胺。
作者:周红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口腔牙周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替硝唑口腔贴片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采取了替硝唑口服片,1日3次,每次1片,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了1周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两组患者的PD、TM、SBI、PLI以及CFU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其差异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对于治疗牙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用时也非常的方便。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老年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心血管病作为老年病之一。由于其病程长,需要长期坚持、规律服药,而老年人由于脏腑及机体肝肾功能代谢能力减弱,所以在服药方面要更加要注意药物的合理选择,针对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安全、有效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雷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意识恢复后脑外伤昏迷患者吞咽困难吞咽训练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患者1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仅单纯进行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意识恢复后吞咽困难脑外伤昏迷患者则在脑外伤意识恢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经过吞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吞咽训练能够改善脑外伤昏迷意识恢复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8710例次老年无痛胃镜检查者,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下,麻醉医师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待患者入睡、唤之不应时行电子胃镜检查。总结术前、中、后配合及护理。结果表明:由于我们优质的内镜配合和护理技能,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在无痛、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了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张敏;胡继芬;赵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临床抢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的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生过程和救治、护理方法。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指脉氧下降、胸闷、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按照羊水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住院13d,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罕见,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为妇产科急重症,应及早发现,及时、有效、冷静、准确地实施各项救护措施,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利用腹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黄疸疾病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黄疸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其肝功能结合从而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选择的这些患者中,内科性黄疸患者有25例,其中12例为急性肝炎,6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腹水,2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肝癌,1例为急性细菌性胆管炎,1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性黄疸有10例,其中有4例是胆总管结石,有2例为胆管癌,2例为胰头癌,1例为壶腹癌,另外1例为胰头局限性炎症。结论:利用腹部超声技术,能够以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来为依据对梗阻性黄疸以及非梗阻性黄疸进行快速诊断。
作者:柴常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84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心理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焦虑、失眠、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对患者生活有着正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运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弥可保,妙纳(盐酸乙哌立松片),塞来昔布胶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使用对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将256例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弥可保、妙纳(盐酸乙哌立松片)、塞来昔布胶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使用,共128例;对照组为单独使用弥克保,共128例。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弥可保,妙纳(盐酸乙哌立松片),塞来昔布胶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使用对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军;李强;王建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进入21世纪以来,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很快,医疗服务的水平却远远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再加上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使得医疗事故纠纷层出不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如何减少医疗事故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模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模式,并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半夏厚朴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服阿斯美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治疗组。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林端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结合微波仪照射治疗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将60例外科切口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及伤口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换药配合微波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8例,伤口愈合时间为16.14±4.39d;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7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93±6.8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切口感染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具有结痂早、愈合率高、疗程短的优点,可在外科换药中辅助应用。
作者:徐春英;胡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11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而研究组则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术后3个月VAS 评分、Cobb 角、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依次为3.2±1.1分、18.2±2.7、100.00%及3.51%,而对照组依次为5.4±1.3分、11.3±2.4、89.47%、10.5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