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探究

伍俊

关键词:尿常规, 干化学检测, 结果准确性
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的干化学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00例待检尿液进行分组检查,分别对2组尿液样品采取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检测法。结果研究发现,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检测法的检查结果中,在部分指标上具有明显差异,例如白细胞、隐血、尿蛋白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检测中,干化学检测方法虽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但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过大,因此在检测中可联合干化学检测与沉渣镜检法,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骤停救治体会-时间与生命的较量

    心脏骤停是人类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可挽救生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心脏骤停急救体会,加强临床急救的时间观念,早发现、早处置、早恢复生命体征将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卜利;魏伟;程敏;张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监狱慢性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目的:提升监狱医疗管理水平,保障罪犯健康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监狱医院的临床资料,总结监狱慢性病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管理策略。结果:有些慢性病几乎没有发生,如脂肪肝,胆囊炎,高血脂,痛风等。而慢性消化道病变、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肝、肺结核5种疾病发病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监狱慢性病的管理对策包括一般性管理,如入监体检、监狱普查、定期巡诊、信息管理、健康宣教等;针对性管理,如加强监狱医院队伍建设、鼓励病犯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重视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治疗措施要落实到位、不断提高监狱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等。

    作者:李磊;徐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过胃镜检查,活检和尿素酶测定证实HP阳性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称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消化道溃疡,观察组选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代下医技与医德培养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健康前根据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医学伦理学、医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一批白求恩的医务人员的出现。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每个人的心灵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教育医生,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一名好医生的社会需要人们的支持。

    作者:孙万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新用途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伴术后严重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要求及方式,同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传统西医治疗辅以加减杞菊地黄汤),通过病情观察、强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血糖的护理与监测等方式支持和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护理,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时治疗。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中西医巧妙结合是保证肾结石伴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静;胡剑英;何小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探讨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门诊处方312张,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抽查结果显示,312张处方中,有267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为提高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效率,应做好细菌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征。

    作者:焦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操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祝智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上消化道胃镜下异物提取术治疗的患者,对他们所接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74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6.67%。结论: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具有低创、简单快捷、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而且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有助于优化手术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

    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爱军;赵蕊;芦国辉;杨明;郭军;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理想体重指数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的变化值[1],以此来判断患者每日准确的排出量,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整体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永霞;孟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托管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252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家庭访视、卫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然后比较病人的血压情况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不同。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蒋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聘用护士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了解聘用制护士流失原因,探讨聘用制护士管理办法。方法: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聘用护士流失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规范聘用护士管理,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徐丽;段兆香;俞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60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行良好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刁洪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的声像图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妊娠79例(91.86%),宫角妊娠6例(6.98%),肠系膜妊娠1例(1.16%)。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为子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检查无创伤、诊断直观、图像清晰等优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检出率,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制定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经历的420例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部对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评定结果,探讨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规律,找到风险事件处理方法和对策,调查时统一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将相关的风险事件登记下来,并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病情观察不及时、给药错误、静脉留置针问题等,也是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在所有风险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3%、11%、9%,三类风险所占到的比例达33%以上,在众多护理风险事件中,主要以直接风险事件为主,比例为80%以上;另外,临床风险事件多发生于外科、内科和产科,其比例约占全院比例的60%,而关于风险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讨。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要以病情观察、给药问题以及静脉留置针问题为管理重点,同时,要求所有护理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全面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作者:包英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时间就诊顺序分为硝酸异山梨酯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每组均30例患者,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与麝香保心丸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分别为86.67%、90.00%,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与硝酸异山梨酯具有同样突出的治愈效果,可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作者:许继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病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大多数患者因此错过佳治疗时机,致使该病的5年生存率还不到5%。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就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从影像学诊断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能帮助临床上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对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观察。结果:有34例患者护理显效,21例患者护理有效,3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红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72例颈椎病患者,通过康复护理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加之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和有效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能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压力,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颈椎病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重要护理手段。

    作者:廖金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