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经验研究

张翠平

关键词: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80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快速构建有效静脉通道、及时地补充血容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给予适合体位,高流量供氧,对其病情进行密切地观察,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尽早进行手术止血;术后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注意做好各项护理。对本组急救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及时地急救与护理,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9.02±0.98)d;经生存质量评价,急救及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显著高于急救及护理前(P<0.05)。结论:及时对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及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时护理配合措施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具有时间短、见效好、效果好等临床优点,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配合措施是否得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做好患者透析前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帮组患者了解透析原理;血液透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规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确保透析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作者:杜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1]。临床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糖尿病教育的重任。护士在实施糖尿病教育时,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保证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顺利实施。

    作者:崔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提高其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并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信任度、术中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外科手术患者信任度、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实施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上增加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则只实施常规治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心电图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3.33%;心绞痛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73.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协同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安全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病情,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广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炎的几种中草药介绍与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治疗阴道炎的几种中草药的来源,植物特征及治疗阴道炎的常用方法。

    作者:何建伟;谌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漫谈穴位敏化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3月以护理查房形式开展的优质护理评比。结果:有效的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结论: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史宝君;刘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

    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爱军;赵蕊;芦国辉;杨明;郭军;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负平衡的护理意义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护理意义,早期及时发现液体负平衡的出现,避免因液体正平衡维持时间过长而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液体负平衡的出现对疾病的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进行护理观察。结果:出现液体负平衡的患者在住院时间、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率均低于未出现液体负平衡患者。结论:入院3~7天液体负平衡的出现对疾病的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结1例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针对此例患者生命体征及各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针对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卢泓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自然分娩后2小时产妇的护理干预

    产后2小时是产褥期关键时期。产后大出血有80%于产后2小时内发生,所以在产后2小时的监测及护理非常重要。及时提供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产后监测,以减少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发生,使产妇舒适,尽早恢复体力。以提高产科的护理及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绮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48例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健康管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66。7%,而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其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孟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新用途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伴术后严重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要求及方式,同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传统西医治疗辅以加减杞菊地黄汤),通过病情观察、强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血糖的护理与监测等方式支持和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护理,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时治疗。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中西医巧妙结合是保证肾结石伴糖尿病术后严重感染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静;胡剑英;何小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临床观察

    目的:本项研究试图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返回抑制(IOR),以及恐惧面孔是否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OR。方法:按照入组标准纳入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与健康对照者10例。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应慢于正常人,正确率低于正常人,一旦出现返回抑制效应,其反应减慢的程度均大于正常人;健康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返回抑制现象,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缺陷,返回抑制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①不同条件下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反应时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反应时短。②对健康对照组而言靶子在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比非线索化位置的反应时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无此规律。③健康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返回抑制现象,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缺陷,返回抑制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④恐惧面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IOR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被试数量有限有关,也可能与试验方式过于简单化有关。

    作者:王洋;杨连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级县市中医院亦逐步壮大,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更加完善与规范,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但由于基层中医院种种局限性,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开展。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加强管理,更好的实现中医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主要任务。笔者从日常工作体会,总结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目的: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将总目标划分层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按照相关考核检查规定,督促各项目标顺利完成。结果:目标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非常好,而常规管理方法却与目标管理方法存在很大差距。结论:通过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各个目标环节进行管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吴霞;杨毅;杨中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近况

    生物活性肽由于具有多种机体调节和代谢功能,如抗癌、降压、降脂、激素调节、抗血栓、免疫调节、抑菌、抗病毒等,所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近况。

    作者:张荣华;王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的5例蜂类螫伤患者,采用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益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