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

许湘萍;石鹏

关键词:癌, 肝细胞, 胆管肿瘤, 胆管, 肝内, 淋巴转移, 预后
摘要:目的 研究混合型肝癌(cHC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混合型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探讨混合型肝癌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cHCC-CC的HBsAg(+)、血清AFP及肝硬化和HCC有较大的相似性(P>0.05),但与CC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完整方面,cHCC-CC与HCC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病人1年、3年累积存活比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混合型肝癌的进展及预后较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差.其术前确诊仍较为困难.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8例CT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8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观察胆囊壁厚度、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内壁、黏膜线、胆囊壁及受累肝组织强化程度、胆囊内有无结石,以及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 28例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壁内结节,17例胆囊壁内面光滑,12例显示黏膜线,5例胆囊增大,6例缩小,5例发现胆囊结石,7例侵犯肝脏,4例胆囊周围炎性浸润,5例伴有胆道扩张.结论 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和较完整的胆囊内壁黏膜线是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较具特征性的表现.

    作者:萧植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47例硬膜外血肿微创锥颅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血肿微创锥颅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11月47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经微创锥颅置管引流并配合尿激酶溶解血凝块的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血肿清除完全,并发症少,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短.结论 微创锥颅置管配合尿激酶溶解引流的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庆辉;彭建民;潘国斌;覃宗华;黄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在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及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和腺苷脱氨酶(ADA)在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并筛选出反应肝脏贮备功能较好的指标.方法 选取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分为A、B、C组,另取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PAB、CHE、ADA与常规生化指标,其中部分晚期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 PAB、CHE在A、B、C组间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部分病例治疗前后PAB、CHE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ADA、AL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AB、CHE是反应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及其变化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璋;丁正祥;刘俏敏;梅超明;区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3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术中给予肝素,应用直径1.5~2.0mm球囊充分预扩张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支架置入,置入长度在15~36mm直径2.5~3.5mm支架,共植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48枚.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阿司匹林0.1g每日一次.结果 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小于10%,胸痛症状均消失,1年内随访无死亡病例,无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发生,有1例患者有支架内再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治疗.结论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万雪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股沟膀胱憩室斜疝1例报告

    一、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4岁,因左侧腹股沟部可复性包块1年余,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患者一年前无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部有一块包块,开始约蚕豆大小,进行性增大,反复出现剧烈运动及尿胀时出现,尿胀时特别明显,平卧休息及排尿后可消失.无痛,不发热,在外院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

    作者:李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抑郁症疗效相仿(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黄雪竹;任冬梅;林英;陈凌华;李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研究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医患纠纷概况和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了解医患纠纷不断增多原因,探讨防止医患纠纷的对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林淑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患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K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治疗3~5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停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粪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新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康复治疗对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评价康复治疗对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机械牵引与推拿手法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片与活血止痛胶囊进行治疗;两组一个疗程为5d.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颈椎活动范围均明显增大,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范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机械牵引与推拿手法康复治疗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疾病的疗效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总结具体的职业防护措施.结论 血液透析室护士面临疾病感染、化学消毒剂、污染气体及辐射、噪声心理压力等职业危险因素,必须要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傅兰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卵巢囊肿患者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中卵巢囊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卵巢囊肿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作用,并将所得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妇科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的程度与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不适症状出现的几率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春兰;林小燕;郭秋明;冯丽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科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外科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0例外科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从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者的感染率为10.00%,营养适中者的感染率为3.45%,肥胖者的感染率为8.33%;住院天数小于7天者的感染率为8.57%,7天至30天者的感染率为2.70%,大于30天者的感染率为4.76%;手术时间小于1小时者的感染率为3.57%,1小时至2小时者的感染率为10.00%,大于2小时者的感染率为15.00%;单独用药者的感染率为2.27%,联合用药者的感染率为13.24%.结论 患者营养状况适中、住院天数大于30天、手术时间小于1小时及单独用药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低,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还应加强消毒抗菌处理及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的意识.

    作者:朱丹;朱筛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混合型肝癌(cHC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混合型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探讨混合型肝癌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cHCC-CC的HBsAg(+)、血清AFP及肝硬化和HCC有较大的相似性(P>0.05),但与CC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完整方面,cHCC-CC与HCC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病人1年、3年累积存活比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混合型肝癌的进展及预后较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差.其术前确诊仍较为困难.

    作者:许湘萍;石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镇肝熄风汤加减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连服14天,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水平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能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伟;李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防治

    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而不是胆囊产生的,胆汁能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胆囊是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场所.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影响人体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为了更健康的生活,做胆囊切除手术的人,在日后的生活饮食方面需要加以注意和调理.近些年来,行胆囊切除手术后发生消化不良的患者发病率日益增加,引起了临床上治疗与预防的高度重视.本文应对当前疾病需求,探讨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如何更有效的防治消化不良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即将行胆囊切除或已经切除胆囊的患者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提高胆囊切除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锁骨钩钢板联合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2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Ⅲ度检索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切开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修复喙锁韧带,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随访6~15个月,根据Karlesson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28例,差6例,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于严重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联合修复喙锁韧带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健民;廖诗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随访6个月,治愈34例,中残6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对预后有很大影响,如能积极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熊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拇指籽骨翻转脱位造成掌指关节绞锁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与探讨拇指籽骨翻转脱位造成掌指关节绞锁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6例掌指关节绞锁的患者进行闭合手法复位,4例复位成功,另2例闭合手法复位失败,所以进行了手术切开复位.结果 6例患者均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时间5个月,治疗后5例患者局部功能稳定,疼痛消失,1例患者出现轻度活动受限,持重物时轻微疼痛.结论 拇指籽骨的翻转和脱位是造成掌指关节绞锁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任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5例原发灶不明癌患者,均未经过化疗,PS评分0-2,有可测量病灶,无器官功能障碍.方案:多烯紫杉醇60mg/m2,d1,静脉化疗,每21天为一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病情未出现进展者共完成4~6个周期.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例因经济原因仅化疗1个周期,其余1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50%,95%可信区间23%~77%,疾病控制率为78.6%,95%可信区间49%-98%;中位进展时间为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1~3人),恶心呕吐(1~2级11人),肾毒性(1~2级3人),外周神经毒性(1级3人),肝脏毒性(1~2级3人),心脏毒性(1级1人).结论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清肺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清肺汤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利巴韦林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肺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总有效率作为药物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发热、咳喘及肺啰音的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2.5±1.7 d、3.6±1.4 d、4.5±2.3d,总有效率为85.5%,与对照组患者3.6±1.6 d、4.7±2.4 d、6.8±1.1d,总有效率为72.6%相比较,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清肺汤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利巴韦林治疗,此法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卫明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