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艳;王成刚;邱忠君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出宫颈疾病的差异,为进一步制定宫颈癌的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新密市35~64岁的农村妇女分两组进行宫颈癌筛查:一组采用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的方法(绝经前妇女使用VIA/VILI筛查,绝经后妇女使用巴氏涂片);另一组妇女采用高危型HPV检测法筛查.VIA/VILI异常、巴氏涂片结果≥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HPV阳性者转诊阴道镜,并对镜下异常处取活检,活检结果CIN2及以上病变的妇女需手术治疗.结果 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筛查6 694例妇女,平均年龄(48.71±8.25)岁,阳性率17.28%,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19%、0.16%、0.13%、0.03%.高危型HPV筛查妇女18 345例,平均年龄(47.58±8.39)岁,阳性率10.80%,50岁以上妇女的阳性率较高;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56%、0.31%、0.39%、0.08%.与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法比较,高危型HPV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P<0.01).结论 2014年新密市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较高;HPV筛查能够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基层单位有能力独立完成筛查,应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孙小伟;郑凤仙;赵方辉;刘金红;王晶;张倩;钱金鹏;胡巧枝;于爱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256层iCT低剂量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患儿15例,患儿入院后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256层iCT低剂量技术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56层iCT低剂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15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手术证实72处畸形,包括心脏部分、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大血管部分.256层iCT心内畸形诊断符合率为96.3%,高于超声心动图的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6层iCT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超声造影的53.3%,256层iCT诊断总符合率为98.6%显著高于超声造影的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患儿采用256层iCT低剂量技术诊断效果理想,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华;李萍;宁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HIV感染妇女所生婴儿生长趋势,为该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制定措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1月昆明市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44例为暴露组,按条件配对,选取非感染HIV产妇所生婴儿4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出生时、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监测小儿身高和体重,采用问卷收集有关信息.结果 男婴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月龄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暴露组与WHO标准值比较,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月龄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婴对照组与WHO标准值比较,出生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月龄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婴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方面,出生、3月龄、6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月龄、12月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身长方面,出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婴暴露组与WHO标准值比较,出生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月龄体重及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婴对照组与WHO标准值比较,体重方面,3月龄、6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9月龄、12月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身长方面,3月龄、6月龄、9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12月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昆明市HIV感染妇女所生婴儿虽然在出生和头3个月内体格发育落后于对照组婴儿,但之后的追赶生长快,能在1岁时赶上生长.提示,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早期喂养指导与护理仍需加强.
作者:李云霞;丁晓燕;李燕;贾莹洁;许旭佳;蔡群;李燕;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市州,在4个市州中随机抽取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内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孕妇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的孕妇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对HBsAg阳性标本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结果 共筛查9个县18 007名孕妇,HBsAg阳性561例,经ELISA方法复测HBsAg阳性517例,孕妇HBV感染率为3.08%,HBsAg阳性率为2.87%.9个县孕妇HBsAg阳性率1.82%~9.32%,HBV感染率1.89%~9.79%,HBeAg阳性率o.81% ~ 3.00%,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o.05).9个县孕妇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HBeAg阳性率均是黎平县高.孕妇HBV感染的HBVM模式有20种,以HBsAg、HBeAg和Anti-HBc阳性(大三阳),HBsAg、Anti-HBe、Anti-HBc阳性(小三阳)占总感染孕妇数的65.10%;调查的561例孕妇中,64例有乙肝疫苗免疫史,占11.40%,无免疫史的346例,占88.60%.结论 贵州省孕妇存在HBV感染,以小三阳、大三阳感染模式多见,孕妇乙肝疫苗接种比例不高,建议贵州省在加强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对15 ~ 30岁妇女开展乙肝疫苗补充免疫,提高贵州省育龄妇女乙肝疫苗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孕妇HBsAg阳性率,减少HBV的垂直传播.
作者:张丽;赵苏晔;唐小敏;刘淳婷;苏飞;王寅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外来体被认为是一种脂质双层结构包裹而成的囊性液泡,直接跨度在30 ~ 100 nm之间,可广泛来源于哺乳动物各类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在真核细胞完整生命周期中,胞内各种囊性结构形成早期内涵体,而以腔内小泡形成为主要形态标志的晚期内涵体形成后,继续吸收胞内各种细胞成分及胞膜碎片,积聚于细胞核周边,通过三磷酸鸟苷酶活化蛋白(guanosinetriphos-phat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的调控释放于胞外[1].长期以来,外来体被单纯地认为是细胞外排胞内垃圾成份的一种途径,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外来体与细胞间信号传递、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逸等密切相关[1-2].
作者:邱江南;杨一君;程文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栀早颗粒治疗女童中枢性早熟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女童中枢性早熟的用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随机分为观察组(栀早颗粒治疗)与对照组(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童口服栀早颗粒,对照组患童静脉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两组患童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童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及生长指标改善情况,并记录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童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童的总有效率为90.74%,两组患童间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童FSH、E2、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童骨龄降低,身高增加,体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栀早颗粒治疗女童中枢性早熟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抑制或减缓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性激素分泌,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姚嵩梅;盛岩;辛翠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电切治疗前、后应用优思明干预和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育龄已婚女性78例随机分为A、B、C3个组,A组术前服用优思明3个周期,手术结束后继续应用优思明3个周期共6个周期;B组入院即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优思明3个周期;C组为对照组,手术前、后均无任何干预措施,术后常规消炎止血.3个组患者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月经情况及术后子宫内膜厚度、EP的复发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 A组月经恢复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和C组,A和B组、B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术前A组较薄,术后第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A组较B组薄,B组较C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息肉的复发率较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前、后应用优思明干预可有效恢复月经周期和经量情况并减少复发,且6个月治疗时间疗效优于3个月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淑芳;李敏;许娟;周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8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行子宫切除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术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3.3%,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手术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红琳;黄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该院77例确诊为PPHN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CPAP、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患儿同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H、FiO2、PaO2、肺动脉压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后两组患儿的pH、FiO2、PaO2、肺动脉压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第12、24 h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的CAPA治疗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h、24 h联合组患儿的镇静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PPHN的临床效果确切,对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水平、肺动脉压效果更显著.
作者:连喜院;李宏科;万改红;郭会萍;武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析淋巴细胞CD28、CD86、CD80共刺激分子阳性表达及白介素18(IL-18)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45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淋巴细胞CD28、CD86、CD80阳性表达率及IL-18浓度,相关性分析CD86+、CD80+及IL-18与血小板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儿童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的CD86+、CD80+百分比以及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CD28+百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6+及CD80+与血小板水平相关性不明显(P>0.05),而IL-18含量与血小板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86、CD80表达过度,其血浆IL-18影响了ITP的发病过程.
作者:杨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98例具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52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剔除术(经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 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患者的肌瘤数目、大肌瘤类型、肌瘤大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无或轻度粘连率(58.70%)显著高于经腹组患者(36.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中度粘连、重度粘连的发生率小于经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术后流产率、术后自然流产率与经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再次妊娠时间显著短于经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质量、Apgar评分与经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有生育要求患者手术安全性高、有利于术后再次妊娠.
作者:曹单;陈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ial Neoplasia,CIN)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113例CIN患者随机分为辛复宁(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组、爱杰特(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组和对照组,均行LEEP术,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48 h预防感染.辛复宁组和爱杰特组分别给予辛复宁、爱杰特阴道后穹窿上药3个疗程,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3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伴随症状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人乳头瘤状病毒转阴率.结果 辛复宁组、爱杰特组和对照组在愈合时间、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HPV转阴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辛复宁在以上各方面均存在优势.结论 CIN术后阴道局部用药治疗对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辛复宁明显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HPV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云涛;郑小影;张玉娟;赵利兵;张秀荣;李艳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研究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和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性治疗(对照组)各30例,治愈后一段时期内进行宫腔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包块、输卵管形态及其他生命体征,继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住院情况及输卵管复通率,探讨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 (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患侧输卵管复通26例86.67% (26/30),对照组20例56.67% (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与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性治疗都能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但是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也更短,更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尤其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000U/L,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山;房娟;朱桃花;钟明;张映红;郑磊;胡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彝族女大学生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方法 以104例彝族女大学生心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自评量表问卷(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测试.结果 彝族女大学生心身疾病患者SCL-90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应对方式方面,心理健康状况与解决问题、求助、幻想、自责变量有关(P<0.05).结论 彝族女大学生心身疾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关系,心身疾病作为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方式,应采取公开解释心理测试结果,指导女大学生趋向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心理与躯体和谐统一.
作者:张迎;刘远社;谭祈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小鼠卵巢生殖干细胞(OSCs)卵巢内移植是否可以改善化疗诱导的卵巢损伤.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建立化疗诱导的小鼠卵巢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移植组,同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移植组在建模1周后,双侧卵巢分别移植OSCs.移植后观察小鼠动情周期;检测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测量卵巢重量及直径;卵巢组织切片观察卵巢结构和卵泡数目.结果 90%的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70%移植组小鼠恢复正常的动情周期.移植组E2平均浓度(55.8±6.342) pg/ml高于模型组(34.1 ±4.64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8,P<0.05),而FSH浓度(28.3±1.433) ng/ml低于模型组(64.9±5.55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1,P<0.05).模型组卵巢呈萎缩状态,而移植组卵巢得到明显改善,形态、大小和正常对照组相似.移植组卵巢内各级卵泡数目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1,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505,P<0.05).结论 卵巢生殖干细胞卵巢内移植可以部分地修复化疗导致的卵巢损伤,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作者:吴梦;熊家强;卢智勇;秦弦;王世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产科健康教育专科门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该院产科健康教育门诊挂号咨询均诊断为GDM的孕妇118例,其中63例能坚持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管理(设为实验组),3例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改药物治疗,52例失访(设为对照组),追踪、对比分析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97 5、4.506 6、3.921 8、4.563 l、4.797 5、3.921 8和4.506 6,均P<0.05).结论 对GDM孕妇在产科健康教育门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管理,可提高其对饮食控制、适度运动,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罗琳雪;李雪静;陈丽芬;李雯馨;凌燕兰;朱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普通肺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感染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行接触史、年龄因素、居住环境、抗生素应用时间、低补体状态与季节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在秋冬季节出现,且表现为高热、阵发性咳嗽等症状,存在流行接触史,需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艾莉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患儿预后改善状况.方法 选择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或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X线阴影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65±1.82)d、(4.32±1.03)d、(6.29±1.14)d、(6.45±1.92)d和(8.14±1.70)d,对照组分别为(8.21±2.04)d、(5.79±1.17)d、(7.67±1.25)d、(8.03±2.18)d和(9.92±1.8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改善患儿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利诚;王亚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超声观察不同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超声测量参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女性,将其分为非妊娠组30例,年龄21 ~ 32岁之间,妊娠组90例,年龄22-36岁之间,其中早期妊娠30例,中期妊娠30例,晚期妊娠30例,常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二维测量甲状腺体积的各径线值,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管径及峰值流速(SPV),阻力指数(PI),并与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甲状腺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组SPV和PI高于非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组之间的S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组间的SPV与TRH、FT3、FT4之间有差异(P<0.05).SPV与TRH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结论 利用超声参数测量对不同妊娠期女性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的观察及与血清甲状腺功能的对比研究,能够为临床对了解不同孕龄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变化提供参考指标.
作者:白显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该院建卡分娩并一直在该院内科就诊的产妇1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明确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并给予L-T4规范治疗的患者45例为亚甲减治疗组、明确诊断为亚甲减未用药治疗的患者31例为亚甲减未治疗组,正常产妇73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亚甲减患者经过L-T4治疗后其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治疗组自然流产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发生率较未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早筛查用药,调整TSH<2.5 mIU/L,可以减少自然流产、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文静;吕焱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