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玲;叶云;李俊
目的:了解厦门市同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同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同安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5年的4.29‰、7.43‰、8.58‰降至2009年的3.15‰、5.33‰、6.55‰.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1~4岁儿童前3位死因分别为意外、其他肿瘤和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率.采取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产科质量与新生儿复苏技术,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是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新生儿死亡和婴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部分.
作者:陈素云;赵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女性中检出乳腺癌,起到类似乳腺癌筛查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70292例健康体检女性施行临床乳腺检查.分两组:一组包括临床外科医生乳腺检查63857例、乳腺异常者作诊断性超声检查13825例以及钼靶检查458例;另一组即2011年7 ~10月妇女病普查中乳腺超声筛查组6435例.被查出的乳腺癌可疑者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后施行手术.结果:①70292例中查出乳腺癌23例,临床分期分别为:0期4例,内有导管原位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2例;Ⅳ期1例.早期乳腺癌8例,占34.78% (8/23).23例均施行了手术,随访后确定均健在.②临床乳腺检查组63 857例中正常28 837例(45.16%),异常35 020例(54.84%):内有乳腺癌21例,乳腺癌检出率0.03% (21/63 857); 6435例超声筛查组中正常2983例(46.36%),异常3452例(53.64%):内有乳腺癌2例,乳腺癌检出率0.03% (2/6 435).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人群中检出乳腺癌23例(0.03%,32.72/10万),早期乳腺癌8例(占34.78%),均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健康体检临床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龚毅红;张红燕;谢阳桂;张春辉;沈洪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反复自然流产的未孕患者90例为观察组,同期90例健康、有正常生育史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rnt Assays,ELISA)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检测.结果:观察组TPO-Ab阳性率为24.4% (22/90),TG-Ab阳性率为18.9% (17/9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相关,甲状腺自身抗体可作为预测流产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腾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选人宫颈癌细胞中的侧群细胞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特性.方法:取16例行宫颈鳞癌切除的手术标本进行宫颈癌细胞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分选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对比SP细胞和非SP细胞(Non Side Population,Non-SP)的体外自我更新能力和肿瘤形成能力.结果:在原代培养的16株宫颈癌细胞中均分选出SP细胞,比例约占(1.67±0.94)%.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高于NSP细胞,SP细胞在裸鼠肿瘤形成能力显著高于NSP细胞.结论:人宫颈癌侧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为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分离方法.
作者:韩琪;李斌;王克芳;范颖;宋菁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原学检查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45例住院婴幼儿.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其他如神经、皮肤、泌尿系统亦多受累,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查可对其确诊.治疗首选阿奇霉素、红霉素,亦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重、并发症多,病原学对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以呼吸道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及时给予足量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田婧;车广华;潘薇;许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溪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 2011年6月收治的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好;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必须注意保护腹部切口,必要时清洗伤口,母乳喂养,以预防产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411例剖宫产产妇分娩登记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1.57%;初产妇剖宫产率25.88%,二胎剖宫产率38.04%;初产妇前三位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社会因素,二胎前三位剖宫产指征为疤痕子宫、胎儿窘迫、臀位.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宣教降低剖宫产率,正确引导对剖宫产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变服务理念,严格掌握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
作者:贺向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ST)延缓女性更年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选择好的受试者随机分为GST、ISO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组按规定服用试验胶囊,试验前后进行改良Kapperman评分和各项指标检测,统计更年期相关疾病发生率,所得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及方差分析比较.结果:GST、ISO组的临床症状较试验前有显著改善(P<0.01)和有所改善(P<0.05),性激素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和有所恢复,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慰剂组的临床症状较试验前更加严重,激素更加偏离正常水平,相关疾病发生率> GST和ISO组.结论:GST能延缓更年期,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其延缓更年期的机制可能与其雌激素效应有关.
作者:李亚玲;叶云;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中检测高危型HPV病毒负荷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就诊的268例患者根据阴道镜下子宫颈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 Ⅲ组.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检测试验,检测所有患者的HPV病毒含量,比较各组HR-HPV DNA阳性率及其在中度、低度、高度的分布比例,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病毒量的关系.结果: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32.16%、53.19%、78.57%、87.5%;正常组在低度的分布比例显著低于CIN各组,而CIN各组在中高度的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筛查和诊治意义.
作者:杜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短期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和理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中原油田各社区45~ 55岁围绝经期妇女116例,其改良Kupperman评分均在11分以上,随机分为结合雌激素1组、结合雌激素2组,观察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雌激素1组和结合雌激素2组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结合雌激素是治疗围绝经期症状的佳选择.
作者:潘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胎儿时期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通过脐带、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维系生长发育的需要.妊娠期母体处于高凝状态,大部分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纤溶酶原增加,血小板计数可增加,血容量也较大,也易并发妊娠相关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Ⅰ motif,member 13,ADAMTS13)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属于ADAMTS家族成员之一.1996年首次报道[1],于2001年正式命名为ADAMTS13[2].
作者:许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 2010年1月河池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8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死亡率.结果:382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原因均为母亲妊娠期各种因素.常见合并症有产前宫内窘迫、出生后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吸入性或感染性肺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1.63‰,死亡率为157.07‰;死亡以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韦翠芬;杨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术前焦虑状态对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185例,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中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价患者术前的焦虑状态,根据SAI评分分为高度焦虑组(SAI评分≥45分,H组)和低度焦虑组(SAI评分<45分,L组).记录两组子宫次全切术后6、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结果:H组患者89例,L组96例,两组术后6、24、48 h VAS评分比分别为8.78 ±2.13:8.02±2.73(P<0.05)、7.39 ±2.54:6.65±1.74 (P <0.05)、3.38±1.76:3.25±1.78 (P >0.05).结论:术前高度焦虑状态可加重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疼痛.
作者:郑梅兰;邢月琴;王丽;姚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A125单项及联合CA199、CEA检测在卵巢癌及其他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ADVA Centaur和ADVlA Centaur XP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647例患者及5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CA125和CA199、CE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7例患者CA125总阳性率为22.4% (145/647);卵巢癌CA125阳性率为81.0% (34/42);良性卵巢肿瘤CA125阳性率为18.8% (12/64);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阳性率为62.5% (30/48);妇科其他疾病CA125的阳性率为11.8% (45/381),与正常妇女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A125对卵巢癌及其他肿瘤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CA125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杨冬梅;董源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饮食结构与儿童成长发育的联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用体重、身高作为两项评价指标.按照WHO推荐Z分评价参考标准,依次计算每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高(HAZ)和身高别体重(WHZ)的Z分.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由于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别及文化教育的差异性,衡阳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其中城市男童各项Z分均值均高于城乡女童及乡村男童,Z分均值低的为乡村地区女童.经济水平的局限性及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直接导致了该地区女童体重偏低的发生率和发育迟缓发生率要高于其他儿童.与其恰恰相反的是,城市男童因为营养过剩也带来一些儿童体重过重等问题.结论:在开展儿童健康保健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城乡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性,注重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和普及,要重视改善并提高乡村学龄前女童的营养状况.此外,要注意防患城市儿童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隐患,保证城市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吴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诺舒(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采用诺舒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例,术后1、3、6、12、18月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6、12、18月其有效率分别为100%(20/20)、95% (19/20)、95% (19/20)、95% (19/20)、95% (19/20),治疗满意度分别为100% (20/20)、95% (19/20)、95% (19/20)、95% (19/20)、95% (19/20),术中、术后末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诺舒是一种新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力法,有效、简便、快速、安全,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作者:杨宏燕;李斌;宋菁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及小剂量氯胺酮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EA)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并对二者的预防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啶(D)、小剂量氯胺酮(K)、生理盐水(H)组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容量为10 ml),K组泵注小剂量氯胺酮0.3 mg/kg(容量为10 ml),H组泵注生理盐水10 ml,3组均在10 min泵注完毕.所有病例均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苏醒时间(停麻醉药至呼唤能睁眼)、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D组5.0%,K组35.5%,H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相比,D和K组拔管后1~4h Ramsay镇静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呈现平稳睡眠的例数较K和H组相比明显较多.结论:右美托咪啶及小剂量氯胺酮均可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右美托咪啶效果更佳更安全.
作者:朴连玉;冯雅珍;李飞;冯艳华;麻海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型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经阴道观察官腔及宫颈病灶的回声、形态、血流情况,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8例超声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型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证实88例患者中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型62例,超声诊断率为70.5%;9例诊断为宫颈肌瘤,7例诊断为宫颈息肉,5例为宫颈癌,5例为子宫内膜癌.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型的诊断及鉴别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焦阳;范海波;甘晗靖;李桂芹;林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丹那唑200 mg/次,2次/d;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次,1次/d;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为89.2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和妊娠率分别为32.31%、49.23%,治疗组分别为29.23%、52.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戴金娣;金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对未婚流动青年实施生殖健康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类试验研究.2010 ~ 2011年对成都地区3个行政区中选择工厂和服务场所的780例15 ~ 24岁未婚流动青年开展了调查.在干预组对象中开展了涉及6个专题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活动.结果:干预活动明显提高了干预组对象的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综合得分及各项知识回答正确率,对转变干预对象的性相关态度有正向影响,对增加干预对象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作用.调查对象主动利用性与生殖健康相关服务差.结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未婚流动青年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也受调查对象欢迎.制定长期、可持续的干预战略以改善未婚流动人群的生殖健康状况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唐永军;崔念;刘小章;蔡卫东;田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