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袁丽娟
目的:采用血清CA125、FSH、LH、E2动态监测,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56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UAE术前及术后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FSH、LH、E2的变化.结果:血清CA125水平在UAE后第4周开始下降,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CA125稳定下降,至18个月降至正常水平;血清FSH、LH、E2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观察疗效.
作者:坑艳;王琳;阿米娜;赵淑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广西29个监测点2001~2005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死因构成前5位是肺炎、早产、出生窒息、其它意外、其它先天异常;在家中和途中死亡仍占大部分;而死亡前未就诊的比例已明显减少.结论:提高孕期质量和住院分娩率,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肺炎和腹泻病例的管理,是降低广西监测地区乃至全自治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覃耀明;周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1岁以内)喂养或断奶方法不当产生的进食行为问题,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法:用问卷的形式对两所幼儿园500例2~5岁的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全部由家长统一填写.结果:儿童早期不正确的喂养或断奶方法不当造成儿童日后的进食行为问题.结论:进食技能的发育不仅受儿童发育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家长的营养知识状况,受社会、经济文化、心理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作者:王劲;罗红裔;付桂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先天愚型儿发病率,为进一步减少愚型儿出生率的措施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低智能儿428例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染色体异常核型99例,其中男60例,女39例,男:女比率为1.7∶1.结论:加强孕前和孕期相关科学知识宣传,遗传咨询,同时加大产前筛查力度,尤其是农村基层优生优育知识及医疗诊断措施,降低愚型儿的出生率.
作者:刘志婷;黄晶;王少敏;金慧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近年来,围产医学发展迅速,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高危儿童的生存质量.近几年我院保健科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区早产儿的出生率无明显下降趋势.为此,我们把2004r年5月~2006年11月在我院出生及乡镇卫生院儿保门诊转诊的早产低体重儿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早期干预训练,以期降低智能落后的程度及发病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卉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10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2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kg,每12 h给药一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脉注射,随后按0.03~0.05 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4~6 h,每天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4%和94.7%,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2,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4,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赵志霞;黄进锋;牛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聚焦超声联合爱宝疗溶液治疗的200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患者均完全康复.其中199例为一次性治愈,1例为二次治愈.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爱宝疗溶液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永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饮食习惯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发病率正日益提高.文献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病率为2%~7%,美国为5%~25%.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应激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使得肥胖患者正以每5年增一倍的速度迅速递增[1].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成年人所患疾病,儿童少见,但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发现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明显增多,占新近诊断儿童糖尿病的8%~45%,其增多和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张兴全;赵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人流的关系.方法:对645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分别进行有人流史和无人流史分组对照比较,对人流次数多少及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人流组胎盘粘连、第三产程时间异常、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人流次数成正相关;与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成负相关.结论:人流术是造成胎盘粘连、产后出血的不良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各种细胞学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98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C-US细胞病理变化表现六个方面:①非典型中表层细胞;②非典型化生;③非典型角化不全;④非典型萎缩;⑤ASC不能除外LSIL或ISL;⑥HPV感染证据不足,组织学检查结果可为炎症到CIN Ⅲ级甚至SCC各个不同级别的病变.结论:ASC-US是一个疾病谱,可以为宫颈炎性病变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变各个级别,应早期干预,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中日跨文化比较,探讨了不同环境对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育儿压力问卷和居住社区育儿环境评估问卷,对中国天津市180名和日本静冈县130名0~3岁婴幼儿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国母亲对所在社区育儿环境的认可度低于日本母亲;②中国母亲的育儿压力高于日本母亲;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孩子年龄、母亲年龄、社区育儿环境对两国母亲的育儿压力均有明显的影响;母亲工作、家庭结构对中国母亲的育儿压力有明显的影响;子女人数对日本母亲的育儿压力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社区育儿环境因素对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大于子女、母亲自身和家庭因素.
作者:石秀梅;高健;王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2~6岁儿童生活习惯、饮食行为的变化.方法:用简易问卷方式对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户内活动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饮食方面,1/3的儿童进食过快,1/2以上的儿童有挑食、偏食等现象,并过多进食饮料.结论:生活习惯随年龄变动,及时教导家长可以达到干预的目的.
作者:魏梅;袁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照护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早产儿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6月~2007年6月1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出院指导,观察组照护者实施详细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3个月比较2组的发病情况.结果:两组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早产儿照护者实施健康教育丰富照护者育儿知识和经验、延续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
作者:董会娟;刘淑艳;葛丽娜;黄秋学;王晓革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选用地锦冲剂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单纯西药对照组45例,选用达克宁栓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用药后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既可提高治愈率,又可有效地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焦丽;黄元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6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8~34周,34+1~37周两组做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孕周的两组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母亲产褥病率、产后失血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对于孕28~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采用人群监测方法收集出生缺陷资料,应用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统计,采用SI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年调查围产儿141477例,发现出生缺陷1783例(166种),其中单发1396例(63种),占总数78.30%,多发例387例(89种),占总数的21.70%,出生缺陷率为126.03/万.年度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前10位为先心病、总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外耳畸形、脑积水、直肠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腹裂、肢体短缩,共1399例,占总出生缺陷的78.46%,发生专率98.88/万.结论: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率在逐年上升,男性高于女性,死胎死产高于活产,差异极显著.
作者:刘冰;杨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体Ⅱ组71型金葡萄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
作者:李福秋;曲生明;姜萍;王劲风;张亚芹;杨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5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比(L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准确性.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阴性1549例占检测总数的65.75%;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738例占检测总数的31.32%;检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69例,阳性率2.9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 US)51例,低度上皮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6例,高度上皮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例,鳞状细胞癌(sCC)1例.LCT检出的69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鳞状细胞癌(SCC)1例(符合率100%),LSIL和HSIL 17例病理结果为CIN Ⅰ~Ⅱ级的14例(符合率82.3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及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应激组孕鼠在妊娠的第13~19天给予束缚应激.观察两组孕鼠所产雄性仔鼠1月龄时的学习记忆和行为活动,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切片中BDNF的表达.结果:应激组雄性仔鼠海马BDNF的表达低于相应对照组(t=3.377,P=0.004),学习记忆成绩低于对照组(t=3.838,P=0.002),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t=2.372,P=0.028),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t=2.625,P=0.016).结论:产前应激可能减少仔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并影响仔鼠的学习记忆和行为活动.
作者:毛凤霞;姚梅玲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测定血清铁蛋白,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同时检测红细胞部分参数MCV和RDW,并对结果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RDW、SI正常对照组与中度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两贫血组sF测定结果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SF测定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高达88.2%,RDW特异性较低70.3%,而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96.7%.结论:SF测定能早期反应孕妇体内铁储存、消耗状况,是铁营养状态监测的一个敏感指标,而SF、SI、RDW 3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颖 刊期: 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