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而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变,泛指子宫、附件及盆腔软组织静脉瘀血,是引起育龄妇女下腹痛的常见原因.患者常以下腹及腰骶痛、性交痛、极度疲劳、白带及月经量多、痛经等症状就诊,但自觉症状与妇科检查常不相符,容易造成误诊,而仅靠主诉症状及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低.
作者:徐淑波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Turner综合征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结果: :确诊Turner综合征51例,发现和证实22种异常核型,该综合征以蹼颈、身材特殊矮小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新生儿期以婴幼儿手足背水肿、蹼颈为特征,成人则以闭经、性腺发育不全、第二性征不发育为特征,细胞遗传学分析是确诊的主要手段.结论: X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是导致Turner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作者:苏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1997~2006年因产后出血死亡产妇的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市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对每例死亡孕产妇个案进行现场调查,并每季度召开1次孕产妇死亡专家评审会,对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 :[1]上海市1997~2006年因产后出血死亡产妇80例,其中72例为外来产妇.8例为本市户籍产妇,外来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率远远大于本地产妇.产后出血死亡居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2]外地产妇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占所有出血原因的29.6%,其次是子宫破裂;本市户籍产妇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是宫缩乏力.3死亡产妇中,外地产妇住院分娩率低,大部分在家分娩(74.6%),在途中和家中死亡的28例,占38.9%;本市产妇有1例在途中死亡.结论: 家中分娩和非法接生是造成外来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除了提高产后出血处理能力外,还要提高外来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
作者:杜莉;秦敏;朱丽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体疗对改善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按照有无接受体疗分为体疗组和对照组,其中体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前后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17±2.14 VS 32.83±1.17),体疗组在10天后疗程结束的NBNA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升高(35.14±0.90 VS 31.67±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疗可有效提高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
作者:黄水清;聂川;罗先琼;杨杰;常燕群;张永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比值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06年1月~2007年3月行IVF-ET治疗的患者779例,按年龄分A、B、C 3组,A组:年龄≤30岁;B组:30岁<年龄≤35岁;C组:年龄>35岁,各组中再根据FSH/LH≥2分为两组,A1组:年龄≤30岁,FSH/LH<2,A2组:年龄≤30岁,FSH/LHI>2;B1组:30岁<年龄≤35岁,FSH/LH<2,B2组:30岁<年龄≤35岁,FSH/LH≥2,C1组:年龄>35岁,FSH/LH<2,C2组:年龄>35岁,FSH/LH>12.比较3组间FSH/LH、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及各组内FSH/L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B、C 3组中周期取消率分别为2.74%、3.45%、5.88%,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8%、37.2%、28.6%,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A组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Gn用量、受精率A组与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获卵数、优质胚胎数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SH/LH值C组与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内FSH/LH≥2,获卵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B1组和B2组优质胚胎数及冷冻胚胎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1组和C2组周期取消率(2.98%vs5.77%)和临床妊娠率(37.3%vs17.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年龄≤35岁,FSH/LH≥2时卵巢的反应性减退不明显,年龄>35岁,FSH/LH≥2时卵巢的反应性明显减退.FSH/LH>12对行促超排卵治疗后卵巢反应性、周期取消可能性及IVF-ET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唐志霞;曹云霞;魏兆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宫颈糜烂是子宫颈炎症中易发展为宫颈癌的一组病变,它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宫颈糜烂的好发人群已逐渐由原来的已育妇女转变为年轻、未孕的妇女,如果宫颈糜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发展为子宫颈癌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Congenital constricting band syndrome,COBS)是一种罕见的肢体先天性畸形,为肢体某一平面的局部或全部呈环状紧缩,畸形多发于小腿、足趾、前臂、手指等部位,临床亦有绞扼轮、环束带、挛缩带、环缩带畸形等称谓.
作者:李晓涛;路来金;赵景春;张志新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发现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一般妇科疾病的普查方法,连续5年为全院女教职工进行普查.结果: 妇科疾病的总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宫颈糜烂及附件盆腔炎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0岁以下生育期女性患妇科疾病率较高.结论: 加强妇女病普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提高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海洁;刘海净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青海省大通县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该地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通县1998~2005年孕产妇的死亡情况.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为93.67/10万;主要死因为产后出血(38.10%)、妊娠合并高血压(28.57%)和羊水栓塞(9.52%).结论: 大通县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征及异位妊娠的能力,提倡住院分娩,取缔非法接生.
作者:毛辉青;杨惠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方法: 随机选择400例早孕要求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分为A、B、C、D4组,A组[一氧化亚氮(笑气)组]、B组[笑气联合间苯三酚(斯帕丰)组]、C组(斯帕丰组)、D组(对照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组),比较4组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等.结果: :A、B、C 3组均有镇痛效果、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B、C组宫颈扩张较理想,D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结论: 笑气联合斯帕丰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宫颈扩张、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蕾;廖晓洁;罗辉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围产儿预后情况.方法: 分析比较轻、重型ICP患者的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 :重型组ICP患者的围产儿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近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轻型组.结论: ICP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及对重型ICP患者适时采取终止妊娠措施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陈玉芬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引起青春期少女异位妊娠的因素及其危害性,提出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青春期少女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特点、生殖健康状况.结果: :30例患者中,在校学生8例,占26.67%,外来打工者12例,占加.00%,有人工流产史18例,占60.00%,急腹症表现20例,占66.67%,其中休克5例,占总数的16.67%,手术治疗28例,占93.33%.结论: 青春期少女异位妊娠的发生与人工流产、性生活紊乱、不洁性交史等有关.故应加强对青春期少女性心理卫生知识、性道德教育,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性卫生教育是降低该病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雅飞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规范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 对2004~2006年396例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中平均剖宫产率为21.53%,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头盆不称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而由于产妇心理障碍、对自然分娩的误解、医务人员回避医疗纠纷等诸多社会因素导致的非医学指征的剖腹产率逐年上升.结论: 规范剖宫产指征珍断,提倡人性化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及胎儿监护质量是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平安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婕;冷丽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传统生活观念的转变及在医学科学上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妊娠妇女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龄妊娠妇女正在逐步增加.
作者:金晓玲;汤蕾霞;朱敏;夏兰芳;沈亚琴 刊期: 2008年第34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病势缠绵,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盆腔炎丸是我院研究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新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妇女症瘕包块、盆腔炎性渗出、输卵管积水、腹痛等.
作者:王丽新;佟志刚 刊期: 2008年第34期
随着阴道B超、血β-HCG检测技术的提高,临床80%的输卵管妊娠在未破裂前被诊断,所以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倍受关注.药物保守治疗为那些多次妊娠,要求生育的并被早期发现的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作者:刘玉秋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围产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3年3月~2007年6月期间2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怀孕前的心功能(按NYHA标准)维持在正常或Ⅰ、Ⅱ级状态,均安全妊娠及分娩,元死亡病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6月~8年,平均(3.39±1.84)年.全部选择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289±241)ml.新生儿体重2 200~3 800 g,平均(2 916±379)g,未见畸形或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1.5 min评9~10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前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时妊娠及分娩是比较安全的.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林(<5 mg/d)抗凝治疗对孕妇及胎儿未见有害.心脏手术后2年即可计划怀孕,在整个妊娠及围产期要高度重视孕妇心脏功能的变化,心脏外科与妇产科密切协作对提高母婴安全显的很重要.
作者:白树堂;黄守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宫内胎盘残留清官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后诊断宫内胎盘残留的11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使用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介导清官术,对照组58例应用传统清官术,比较两组清官术的1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1次成功率100%,对照组1次成功率87.93%,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手术时间(7.63±1.56)min,对照组(14.47±3.24)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2.86±8.51)ml,少于对照组(80.35±10.47)ml(P<0.01).结论: 使用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介导宫内胎盘残留清官术有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怡 刊期: 2008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香洲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现状,为预防铅中毒提供科学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儿童静脉血血铅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6 918名儿童血铅水平范围10~590μg/L,平均血铅浓度(53.8±35.5)μg/L,其中6 427名儿童血铅浓度<100μg/L,占调查总数的92.9%;491名儿童血铅浓度≥100μg/L,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445例为轻度铅中毒,占铅中毒总数的90.6%.结论: 珠海市香洲区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含量为53.8μg/L,铅中毒比例为7.1%,血铅平均浓度及铅中毒比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作者:汪国庆;朱兰芳;周玉球 刊期: 2008年第34期
儿童哮喘作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正在影响着哮喘儿童的身心健康,并已引起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重视.近年来,通过对哮喘患儿的调查研究也证实在哮喘发作间隙期患儿仍存在着多种心理障碍.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我们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平 刊期: 200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