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玲;郭伟男;范秀华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听力障碍发病情况及早期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病情稳定时进行初筛,未通过者1~2月后作第2次复查,仍未通过者分别于3~6月龄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仍未通过者考虑可能存在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生后12~18个月进行评估患儿语言、智力等发育程度,并与同年龄段的正常发育儿童相比较,仍存在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远期干预.结果:随机筛查519例高危儿,初检结果未通过168例,阳性率为32.36%,复检168例,复检率100%,复检阳性53例,3~6月龄时作ABR检查,可疑听力障碍38例,生后12~18个月与该年龄段正常发育的儿童进行评估,发现18例病人听力障碍得到了早期发现和治疗,而有20例病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结论: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应该常规进行听力筛查,DPOAE结合ABR是一种较好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发现有可疑听力障碍的高危儿应该进行早期干预,以减轻患者及家庭社会的经济心理负担.
作者:徐乃军;刘英;周文莉;刘洪权;杨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激素依赖性病变.
作者:潘丽;郑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张春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生殖道感染不仅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生殖健康的疾病,而且还影响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2004年6~10月,我院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对山盆镇2 162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常见妇科病(主要指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普查,现将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仁义;敖吉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掌握北京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3~7天的妇女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0所分娩医院的2 654名孕产妇,每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的检测,对晚期妊娠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110 g/L的研究对象,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铁蛋白.贫血诊断标准:血色素检测结果<110 g/L诊断贫血;血色素检测结果<110 g/L且血清铁蛋白<11.0 ng/m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结果:孕期总贫血患病率为19.5%,其中轻度贫血占97.4%,中度贫血患病率仅为0.5%,无重度贫血.孕中期与孕晚期患病率分别为17.7%和21.3%.产后总贫血患病率为40.7%,其中中度贫血患病率为6.5%,重度患病率为0.6%.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5%,缺铁性贫血占孕晚期贫血的71.3%.有6项因素在中度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户籍状态(城市或农村)、文化水平(高中以上和初中以下)、孕期血色素检测次数(0次与≥3次)、孕期医生是否进行营养指导、每天牛奶摄入量是否≥250 ml,每周是否吃鱼虾类产品等.结论:加强产科门诊医师孕期营养与饮食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使每位怀孕的妇女都能得到正确的饮食营养指导;应从孕中期开始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
作者:潘迎;武明辉;谢争;赵娟;徐宏燕;丁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宫腔镜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6例宫腔镜检查患者术前B超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80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和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172例(阴道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90.12%),宫颈管息肉130例(86.92%),内膜增生102例(92.16%),子宫肌瘤96例(96.88%),退化蜕膜及绒毛68例(95.59%),内膜炎26例(84.62%),内膜癌9 例(88.89%),宫腔粘连8例(75%),超声异常但宫腔镜下无组织刮出48例(33.33%).内膜呈分泌反应48例,超声和病理符合率为60.42%.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67%.结论:对可疑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应进行宫腔镜、阴道超声和病理检查.经阴道超声可作为初筛手段,对于子宫内赘生性病变阳性率高.宫腔镜下取标本增加病理诊断符合率.
作者:曹云桂;朱莉华;蒋微滨;朱梅娟;张青;施永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术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虽然近几年无痛人流术已在很多医院临床应用,但由于我院为教学医院,各种方法都有必要应用分析和总结.
作者:高素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Foley's尿管和小剂量催产素对促宫颈成熟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有引产指征,宫颈评分≤4分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Foley's尿管注入30 ml生理盐水,促宫颈成熟;对照组50例用低浓度催产素促宫颈成熟.结果:研究组24 h后取出水囊,宫颈评分≥7分占82%,对照组治疗后宫颈评分≥7分占56%,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oley's尿管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牛治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PC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PCA泵注入0.125%布比卡因+0.001 6%芬太尼,锁定时间15 min.B组为对照组,分娩过程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的产程,剖宫产率,尿潴留发生率,出血量等比较无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和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选择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采用自控方法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依据,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因素.方法:对2000年11月~2005年3月我院行宫颈环扎术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与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及感染无明显关系.术后感染、手术时宫颈长度及手术时间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结论:宫颈环扎孕周、缝合时宫颈长度与孕周延长有明显关系.
作者:赵友萍;周琦;吴连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在超声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下放置宫内节育器239例(试验组),与传统方法下放置宫内节育器307例(对照组)进行对比,术后1、3、6、12月定期妇科及B超随访;记录受试对象病史、术时和术后情况;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生命表方法统计结果并行显著性检验.结果:①两组IUD带器妊娠、疼痛和其他原因与放置IUD有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②试验组的脱落率、出血和出血同时伴腹痛的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试验组月经紊乱和腹痛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放置宫内节育器可以减少并发症和副反应,值得在计生门诊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桂荣;张云珍;尹华;周立晓;郑洁华;胡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活动量少,肥胖儿童逐年增多.
作者:王辛荑;杨柳;高淑霞;梁松青;吴立平;陈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贵阳市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获得该人群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健康保健的依据,同时也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贵阳市不同行业中抽取40~60岁、中专或中级职称以上的在职人员628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正式调查前,抽取少部分样本进行内容效度和复测信度分析.所有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自编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问卷在同一月份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采用现场自填式进行调查,获得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不理想,13.9%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较差(<x-s),72.4%的知识分子生存质量一般(x-s~x+s),生存质量的总分为221.48±43.13,生理领域的得分为64.13±13.05,心理领域的得分为53.66±12.58、环境领域的得分为41.15±15.21,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为62.54±13.30.单因素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工作时间、吸烟、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两周患病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为是否患有慢性病、两周是否患病、年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情况.结论:贵阳市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质量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环境相对不好所致.影响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生存质量的因素有体育锻炼情况、两周是否患病、是否患有慢性病、年龄、职业、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吸烟.
作者:张碧昌;孙袁;邓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应用腹腔镜技术对59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0月间,我院应用腹腔镜对59例异位妊娠妇女进行了手术治疗.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在儿保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方法:采用DDST对儿童保健门诊2003年1月以来受检的116例高危儿,对其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4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照组为同期受检的正常儿200例.结果:116例高危儿中DDST异常为9例,占7.8%;对照组DDST异常为2例,占1.0%,引起DDST异常的高危因素中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占比例大.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力发育障碍儿童,以便早期干预,对基层儿保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影;李玉琴;岳凌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住院患儿及门诊患儿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咨询、家庭随访),通过监测3项客观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理想,试验组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糖尿病患儿实施健康宣教,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淑清;张越;邹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为掌握厦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厦门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死亡孕产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7例孕产妇死亡中,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28.57%;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71.43%.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妊高压、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肝性脑病、感染性心内模炎、右侧基底节出血.结论:依法行政,对贫困孕产妇实行限价收费,加强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松静;王兆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术前应用药物软化、松弛宫颈的作用.方法:将124例绝经半年以上的妇女分为4组,每组31人.甲、乙、丙3组分别口服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序贯,丁组不服任何药物.结果:甲、乙、丙3组由于宫颈软化和松弛,术中扩张顺利,而丁组宫颈未被软化,故扩张困难.宫颈扩张顺利组取器困难和取器失败发生率分别为22.55%和0;而宫颈扩张困难组则分别为100.0%和59.09%,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绝经后妇女取IUD时术前口服尼尔雌醇、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可软化、松弛宫颈,使手术容易操作,从而减轻受术者痛苦,提高取IUD成功率.
作者:张文君;朱玉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偶联测定法分别检测122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健康对照组24 h内血清CPK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CPK均高于对照组(P<0.01);42例窒息儿并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其CPK值明显高于其它未并发HIE的窒息新生儿(P<0.01).其中16例并发中-重度HIE,26例并发轻度HIE,并发中-重度HIE的CPK值明显高于并发轻度HIE的窒息儿(P<0.01);39例窒息新生儿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并发MODS的窒息新生儿的血清CK明显高于未并发MODS的窒息新生儿.结论:测定围产窒息新生儿的血清CPK有助于预测窒息新生儿并发HIE及MODS的可能性,有助于HIE的临床分度.
作者:冯金环;刘红勤;李平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及胎儿血氧饱和度(FSO2)对孕妇联合监测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000例孕34~43周孕妇用胎心监护仪监护,无反应型者再用脐血流检测仪、胎儿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联合监测;并对胎儿宫内窘迫者的NST、S/D值、FSO2、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产后追踪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胎儿预后.结果:各种胎儿监护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缺陷,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均正常表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均异常提示胎儿情况危急,需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结论:联合胎心监护、脐血流与胎儿血氧饱和度联合应用可弥补单纯胎心监护、脐血流或胎儿血氧饱和度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足,降低假阳性率及盲目剖宫产率,提高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正确率,能正确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及胎儿预后的可靠性.
作者:杨新玲;郭伟男;范秀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