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锡市545名孕晚期妇女分娩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吴贞红;刘欢

关键词:孕妇, 分娩恐惧,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无锡市孕妇分娩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45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和分娩恐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孕妇分娩恐惧得分为(30.74±9.026)分,属于轻度分娩恐惧水平;不同对分娩过程的了解情况、分娩过程中配合方法的了解情况、照顾婴儿的信心、产次、是否有专人照顾、是否有血液或动物恐惧症、是否要求分娩镇痛想法、是否参加过孕妇学校的孕妇分娩恐惧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分娩过程中配合方法的了解情况、照顾婴儿的信心、是否有血液或动物恐惧症、产次和是否有分娩镇痛想法是分娩恐惧的影响因素.结论 孕妇分娩恐惧问题不容忽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将分娩恐惧筛查纳入产前常规检查十分有必要,并且应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降低分娩恐惧水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本院毕业的60名规培护士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名护士,观察组采用CBE教学模式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技能成绩及综合护理技能.结果 带教结束后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结束后观察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更好地提高规培护士临床教学效果,提高护士综合护理技能.

    作者:吴修建;蒋仁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男性乳腺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护理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是一组未分化的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5 ~ 25岁,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cPNET)和外周性(pPNET)[1],前者主要发生于脑实质和脊髓,后者以外周软组织和骨骼肌系统多见.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PNET的阳性诊断率大幅度提高,如何跟随医疗脚步提高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2017年2月我科首次收治了1例外周性男性乳腺PNET的患者,经多科室协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后转放射科继续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贤;韩智培;张晓娜;李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围产期产妇情绪稳定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体贴护理模式对围产期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并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围产期产妇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接收并实施人性化体贴式护理的60例围产期产妇作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与分娩结局.结果 (1)护理后B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剖宫产率、顺产率、胎吸助产率依次为33.33%、51.67%、15.00%,与B组的16.67%、81.66%、1.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3.33%、21.67%,均高于B组的8.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产期产妇实施人性化体贴护理模式,不仅可以稳定其情绪,还能改善分娩结局与新生儿结局,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张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提高五常管理措施落实率的体会

    目的 提高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环境管理水平,为病人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洁净、有序、安全的医疗环境.方法 应用PDCA质量改进工具,规范各护理单元的温馨提醒牌和护理标识,制定五常管理流程表及图文并茂的环境管理细则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结果 通过半年时间应用PDCA的改进,全院各护理单元检查存在问题发生率由改进前7.9%降低为改进后4.5%(x2=54.232,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提高五常管理措施落实率,可有效地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

    作者:邢海花;徐爱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分析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1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lb、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MI、TSF、AM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N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和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小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民族地区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差异研究

    目的 探求以缩小民族地区临床护士对护理质量期望与感知差异为导向,改善护士获得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采用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的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33所医疗机构的1000名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与感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护士期望与感知护理服务差异大的是有形性,小的是响应性.结论 应加强医疗机构有形性建设,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注护士需求,通过改善护士职业感知体验,提升病人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晓琳;袁晔;朱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图示法在门诊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门诊肠道准备过程中应用图示法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接受肠镜检查的23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观察组接受图示法指导.对比两组的肠道准备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完全清洁的几率为86.08%(99/115),对照组为66.08%(76/115),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各项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检查患者接受图示法指导能够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降低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应用.

    作者:乐晓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中对其心理状况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52例胃癌患者,任选其中26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6例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对比,观察组为(36.74±5.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63±5.83)分;两组SDS评分对比,观察组为(34.36±6.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15±6.87)分,相对比,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比,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不但减轻其临床不适,还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叶青;万琴;朱建华;李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陈旧管理模式期间实施的100台手术为对照组,另外再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实施的100台手术为实验组,实验研究人员仔细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室护理效果以及感染发生几率等.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其感染发生几率更小(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价值.结论 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比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运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新生儿70例,依据应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分别接受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的护理、常规模式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每天进奶量多于对照组,新生儿护理后3、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运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提升新生儿发育质量,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慧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对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展开分析与观察.方法 择选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静脉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所选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措施,对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一次性穿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 经护理结果得出,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5%,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能够有效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云霄;梁世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面对职称考试真实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士面对职称考试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护理人员进行个体化深入访谈,收集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通过访谈内容提炼出3个主题,即学习积极性缺失,产生惰性行为;责任重、压力大,自我减压方式不完善;负性情绪的应激(紧张、焦虑).结论 参加职称考试的临床护士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其存在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处于佳的身心健康状态,使护士顺利通过考试.

    作者:成凯;徐春霞;钮丽美;陈难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本社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面心理、自我管理、健康状况、临床指标.结果 负面心理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及临床指标,又可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徐明霞;许慧慧;翟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疼痛干预及优质护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干预及优质护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行全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次序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辅助疼痛干预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第5、10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八个方面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辅助疼痛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星星;蒋秋萍;高晓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805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主要过敏原种类,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0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种类.结果 805例儿童中有547例过敏原阳性,其中吸入组高为螨205例;食入组高为蟹136例.一年中秋、冬两季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结论 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明显升高,吸入性过敏原以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蟹为主,对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者占 66.5%,说明大多数患者被多种过敏原致敏.血清总IgE水平可作为评估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体质的重要指标,通过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可了解引起患儿过敏的过敏原,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减少发病.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因车祸入院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愉快因子回输.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x2=4.712,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MSRPOR、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gG、IgM、IgA和C3水平均较干预前出现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SAS、SDS、MSRPOR、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水平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而对照组的IgG、IgM、IgA和C3水平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何蓓蓓;程杏云;王翠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龄患者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围术期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PKP)患者围术期的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椎体成形术的高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生存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王矞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采用模拟焦虑评分尺(VASA)评估两组术前和术后1d焦虑状况,并对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情况进行评价.患者出院时,采用医疗舒适度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4个维度)进行医疗舒适度评价.结果 两组术后1d的焦虑状况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为(4.53±1.79)分,低于对照组(t=3.102,P<0.05).观察组治疗配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x2=6.398,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舒适和舒适度总分分别为(18.02±2.79)分、(33.51±4.75)分、(31.63±3.06)分、(22.49±3.18)分和(105.65±15.33),均高于对照组(t=2.763、3.154、3.371、2.945、4.627,P<0.05).结论 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可以起到安抚患者情绪、提高配合度与舒适度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护理对策

    出血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针对术中出血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术中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保障术中患者安全.本文总结了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护理的主要对策:①对高风险患者提前介入治疗;②建立足够的静脉通道;③血制品输注护理.

    作者:陈娴;姚丽媛;甘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