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黄鹂;陆秀凤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机体将发生许多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提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证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我们对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妇女60例进行雌激素及心血管方面的测定,探讨围绝经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脑病)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产时并发症,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小儿智能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了解脑病对小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我们对39例在我院出生时曾有脑病的小儿智能发育情况进行了随访调查,并随机抽查同期出生的无脑病小儿15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莲;星立华;刘志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腹腔镜下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对异位节育器诊断明确,暴露清楚,定位准确,分离钳取容易,并可同时治疗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腹腔镜手术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易掌握,是值得推广的计划生育手术失误的补救方法.
作者:王春茶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延安市女工患妇女病现状.方法:对延安市城区女工进行妇女病普查,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巴氏法)、乳腺检查,并进行红外线扫描.结果:女职工宫颈炎患病率为49.54%,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可疑癌为1.42%;乳腺疾病以增生为主,患病率为22.47%,30~49岁为高发年龄段,纤维瘤检出率为0.74%.结论:女工生殖健康状况较差,应充分发挥计生部门的优势,在育龄妇女中开展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提高广大妇女生活质量及人口素质.
作者:周小燕;常剑波;贺延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方法:应用威达WD4000神经电位诊断系统仪对4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结果:正常新生儿F-VEP主波潜伏期随日龄增加而缩短;4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VEP主波潜伏期为218±21 m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F-VEP异常程度与胆红素浓度呈明显相关;溶血和感染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在黄疸消退后F-VEP主波潜伏期仍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F-VEP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简单、准确可靠的电生理检查手段,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胆红素对视觉通道的损害.
作者:陈少华;黄鹂;陆秀凤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温血灌注液和冷晶体灌注液对幼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温血组和冷晶组,温血组采用温血全钾温血半钾灌注,冷晶组用常规冷晶体灌注,观测心肌酶学变化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和阻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温血组复跳情况优于冷晶组.在心肌酶学方面,温血组GOT、LDH、CK、CK-MB水平低于冷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血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冷晶体灌注.温血停跳液含氧量丰富,胶体渗透压合理,缓冲碱丰富,对冠脉血管和细胞膜损伤小,对心功能差、心脏大、心肌肥厚明显者采用此种心肌保护措施,可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于力;田晶;李惠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娩期输液及母儿血糖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分娩过程中分别给母亲输注5%GNS和0.9%NS后,比较母儿血糖、胎儿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母亲血糖与脐静脉血糖、母儿血糖梯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9和0.697;脐动脉血pH值与母亲血糖及与脐静脉血糖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7及-0.347;两组的脐动脉血pH值、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期持续缓慢地给母亲输注5%GNS或0.9%NS,对母儿血糖、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分娩期母儿血糖与脐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
作者:刘晓瑛;周丽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1例LD儿童和3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L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LD儿童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的某些因素与L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作者:魏宝玉;金正勇;池永学;陈英玉;李红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Arg130Gln)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血清IL-13含量,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13基因多态性.结果:①哮喘组血浆IL-13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IL-13(Arg130Gln)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13参与了儿童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IL-13(Arg130Gln)突变与儿童哮喘无相关性.
作者:王振华;李丽红;赵芳兴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ORCH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68例习惯性流产妇女与TORCH感染的关系(观察组),并与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60例对照(对照组).结果:68例习惯性流产妇女检测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Ⅰ、Ⅱ型病毒(优生5项)的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6%(8/68)、1.46%(1/68)、5.58%(4/68)、5.58%(4/68)、5.58%(4/68),总检出率30.88%;60例对照组相应5项病毒检出率分别为0%、0%、3.33%(2/60)、1.67%(1/60)、0%,总检出率5.00%.结论;TORCH感染是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之一,习惯性流产患者有必要检测优生5项指标,并予以相应治疗后再妊娠为佳.
作者:李玲;李琼珍;欧丽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7例新生儿败血症随机分为IVIG组45例(IVIG配合抗生素,IVIG 400mg/kg·d,连用3 d),其中早产儿25例,足月儿20例;血浆组22例(血浆配合抗生素,冰冻血浆每次10 ml/kg,隔日1次,共3次),其中早产儿12例,足月儿1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7 d分别采血测IgG,并观察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病死率等.结果:IVIG组治疗后IgG水平迅速提高,早产儿为13.64±3.57 g/L,足月儿为14.85±3.72 g/L,明显高于血浆组(P<0.05),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早产儿败血症病死率IVIG组显著低于血浆组(P<0.05).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艳;郭世杰;刘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其输卵管形态、盆腔粘连程度与术后输卵管通畅性和妊娠率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中盆腔粘连轻度35例,中度28例,重度9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8.6%、75.0%、11.1%,1年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51.4%(18例)、25.0%(7例)、0(0例),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0例)、10.7%(3例)、22.2%(2例);72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柔软21例,一侧柔软一侧僵硬40例,双侧僵硬11例,1年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76.2%、22.5%、0,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7.5%、18.2%.结论:腹腔镜手术能疏通输卵管阻塞、松解粘连、改善生殖功能、提高妊娠率.但对于输卵管病变严重者,术后异位妊娠率增加,不宜行输卵管疏通治疗.
作者:曾学敏;张建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未产妇5例,经产妇9例.14例中1例行中药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开腹手术行患侧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切除术.11例为壶腹部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1例为残余输卵管妊娠.1例未产妇术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结论:掌握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注重早期诊断、病因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关键.
作者:金平;魏旭军;胡俊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可同时伴有脑损伤,尤其是脑损伤出现早于皮疹时,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2年6月~2003年9月收治的12例伴有脑损伤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顾秀利;李海波;潘运铎;王晓梅;于立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自1997年开始,我区逐步规范了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儿童入托体检率由58%上升到100%.入托体检主要由区妇幼保健所来完成.在体检当中,发现儿童乙肝、龋齿、视力异常、营养性疾病等仍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对1997~2002年l2346名入托儿童的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刘琳;赵阁芳;隋媛媛;田宝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1].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国祝;彭珊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绒癌36例(35.6%),侵蚀性葡萄胎65例(64.4%).结果:101例患者行化疗或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除2例脑转移患者死亡外,71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多药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扩张型心肌病传统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预后差,是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对32例扩张型心肌病初发患儿,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取得明显疗效.而在护理上,应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消毒隔离预防感染,认真执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予相应处理.
作者:蔡若吟;林旭妮;林琼宇;林洁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术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1年8月~2003年4月间收治的3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出血量≥1 000ml)病例,按是否行宫腔填塞纱条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宫腔填塞纱条术28例,平均失血1 205.19±81.31ml,其中25例保全了子宫,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率10.7%,无1例发生产褥感染.未行宫腔填塞纱条术10例,平均失血1 883.33±297.91ml,其中2例保全了子宫,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率10.0%,无1例发生产褥感染.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术是古老的方法,它有明显的局部止血作用,能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尽可能地保留产妇的子宫,术后只要注意局部护理,加强全身抗感染并不增加产褥感染率.
作者:颜爱华;王晓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51例慢性宫颈炎电环宫颈切除术.方法:高频电波刀宫颈切除术.结果:51例慢性宫颈炎治愈率96.07%.结论:此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能等优点.
作者:刘雅美 刊期: 200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