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基础医学科研型研究生的职业倦怠

贺毅

关键词:职业倦怠, 基础医学, 科研型研究生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医学的迅猛发展,各大医学院招收的基础科研型研究生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然而因为学业或就业等压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身心俱疲、工作厌倦,能量耗尽的职业倦怠状态,不但对学生本人,也对导师及学校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就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特点,探讨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教学方法在本科生眼科门诊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眼科门诊临床见习是眼科学课程内容学习的一部分,虽然见习时间较短,但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眼科疾病基础的检查,进一步加深对眼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临床见习的带教老师往往又都是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方法掌握利用的较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见习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使得学生从影像学习到动手自己操作,从发现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保证每一个同学参与到临床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了眼科学基础知识.

    作者:李上;张薇;郭纯刚;董宏伟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胸外科医师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实践与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 探索胸外科医师进行腹腔镜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与有效途径.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微创外科中心参加腹腔镜培训的胸外科医师共96名,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模拟训练箱训练、腹腔镜模拟系统操作、离体动物器官训练、3D腹腔镜手术观摩、动物手术实践等,将学员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腹腔镜操作进行考核,91名(94.7%)学员的腹腔镜基本技能达到合格水平,学员均能熟练完成胃大小弯、食管胃结合部的游离、缝合、打结等操作,平均手术时间从(119.2±18.6)min降为(68.2±5.6)min.学员结业考核中整体操作技能水平(腹腔镜操作熟悉度、准确性等)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模拟设备和动物手术实践进行胸科腹腔镜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促进胸外科医师快速熟悉和掌握腹腔镜技术.

    作者:余振;于磊;马山;蒋俭;伍冀湘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关于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水平的思考

    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而且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可以掌握书写学术论文的技能,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毕业设计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指导老师的角色定位和学院管理的角度,阐述如何促进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作者:于洋;荆黎;段军超;李阳;李艳博;周显青;孙志伟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培训体会

    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不仅在脑血管手术中,而且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广泛.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在有一定显微外科操作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显微镜下练习微小血管吻合的操作.通过模拟训练,熟练掌握该项技术,从而为临床应用做好基础准备.本文笔者曾多次举办培训班,通过常用的几种培训方法,总结适合学员由浅入深的掌握血管吻合技术的方法.本文还将详细介绍各级培训需要的材料、器械和教学方法.

    作者:于洮;张东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中外文化差异下的留学生临床教学体会

    医学学习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储备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既往教学经验和国内外医学文化的差异,探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种种措施,以期望为各位老师在国际学院的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白英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脊柱专科的教学实践

    神经脊柱培训是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专业组作为国内神经脊柱事业的先行者,通过10余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理论和操作结合的、应用于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方法.通过系统、规范化的培训,使神经外科医师对神经脊柱有系统了解,进而在执业过程中有能力开展脊柱外科手术.

    作者:段婉茹;菅凤增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矛盾对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介绍大学生在不同责任类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分别从个体发展和时代要求两个层面阐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王晨;王明滨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骨科住院医师人文教育模式的探索

    临床人文教育是目前临床教学的短板,且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就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开展了部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建议找准人文教育的切入点,把握好人文教育渗入的时机,有效精准地提升低年资医师的人文素养,是提高医师整体人文素质可以探索的途径之一.

    作者:高化;刘长贵;王宝军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在线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及应用——以首都医科大学外语教学平台为例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愈来愈受到重视,应用前景被不断探索.文章根据在线学习平台的特点,提出了在线英语学习系统的构建方式,分析了英语教育中应用在线教育相比传统授课方式的利弊,并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外语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情况.

    作者:刘思宇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数字医学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数字医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其核心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探索其在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教学、产科教学及妇科疑难手术教学方面的应用,旨在培养新时代的妇产科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郝敏;陈瑛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虚拟现实系统在颅底外科术前计划和青年医师培养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 采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分析其在颅底外科术前计划和青年医师培养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3~6月北京天坛医院颅底外科典型病例,选取12名神经外科医生,按年资分为高年资组和低年资组,分别进行术前计划讨论和解剖学习,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使用体验.结果 共收集病例15个,包括垂体瘤、颅底脑膜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等.通过调查问卷,表明虚拟现实系统有助于提高手术计划的准确性、有助于观察病变毗邻关系和降低手术风险,并有助于临床技能和思维的提高.结论 虚拟现实系统有助于颅底外科术前计划的制定和青年医师培养.

    作者:薛湛;季楠;李德岭;吴震;张力伟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高校自营书店图书库存管理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目的 识别高校自营书店库存管理风险,加强风险管理,保障经营管理顺利进行,争取实现经营效益的大化.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运用风险识别、评估等方法判断库存管理各风险点.结果 提出重点管控教材、其他图书区别对待,提高员工素质,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系统软件,发展网络营销等建议与改进方法,以降低或分散风险.结论 高校自营书店要有风险意识,学会运用风险管理这一有效手段,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作者:张翠竹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循证医学在肿瘤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把基于问题寻找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思想应用于临床教学是肿瘤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方法.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研究生,不仅需要向学生系统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而且要通过临床实例加深学生对于循证医学的理解,并教授学生利用循证医学理念进行文献查询和学习,促进其主动学习.与此同时,在临床学习中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执业理念,实现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标准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地体现为患者服务的执业理念,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赵静;李莎;黄红艳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建设统一融合的校园数据中心网络

    利用融合以太网和存储网络的新一代网络构架,建设校园数据中心机房,降低了专用网络设备的需求门槛,实现长距离共享FC-SAN存储网络,保护原有投资,保障应用服务不中断,降低部署成本.

    作者:肖剑锋;欧阳思远;王经雨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科研成果在药用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为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将临床医疗材料的前沿科研成果与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相融合,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并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笔者结合多年来在科研领域的所见所得和研究成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科研为依托,提出了几个教研相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刘晨;刘亚静;陈双玲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临床案例分析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在留学生药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药理学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针对留学生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采用临床案例分析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并通过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拓展自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获得良好效果和反馈.

    作者:于新凤;曲显俊;熊杰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长学制医学生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目的 为了顺应教育部关于长学制医学生培养改革的要求,我校对长学制医学生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方法 教学改革包括必修课程的优化、选修课程的设置、网络课程的开设.结果 通过对长学制医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结论 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了高层次的优秀医学生.

    作者:武文芳;陈卉;赵相坤;景斌;杜菁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我国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我国有195所学校开展高等医学教育,这些医学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学校资源甚至比较欠缺.如何让更多的乃至所有的医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是需要面临的问题,在线开放课程恰可担此使命.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one courses,MOOC)的建设与应用,医学在线开放课程在各医学院校不断被推出.本文提出了我国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策略的几点意见,可供医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作者:安琪;魏守刚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新形势下医科大学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思考

    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遴选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水准的临床科研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发挥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正好契合时下首都医科大学正在建设的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的建设思路.为提升学校优势学科建设水平,推进学校学科高峰建设,同时为提升学校临床医学院的疾病诊疗水平,促进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优势诊疗团队在临床诊疗技术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学校在各临床医学院的优势学科基础上,以特定疾病或症候群为基础,体现转化医学,制定了着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团队的发展目标.值此契机,如何争取更多政策和经费支持,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心建设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李继胜;厉春;王松灵;李文斌 刊期: 2018年第z1期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临床教学的思考

    目的 探讨在临床医生中开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教学的方法.方法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及中医医院对临床医生开展继续教育的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从明确授课目的,制定教学内容,包括教案内容的取舍性,数据预处理的客观性及详尽性原则,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性原则,讲者论文的示范性原则等方面,对在临床医生中开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教学的方法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阐述.结果 通过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可以开扩学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结论 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发展快的学科之一,只有利用多种渠道和资源,才能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

    作者:刘春红;闫超群;宋鲁平 刊期: 2018年第z1期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