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冯蓉蓉;陶媛;田丹丹
针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持续改进标本管理的流程及逐步完善相关记录,实行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标本送检者、病理科人员逐级签名的标本管理制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标本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手术标本的安全送检,保证了病人病检结果安全,同时也保护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
作者:吕燕;陈昌刚;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3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气胸、肺不张、液体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等的护理。认为及时进行评估及对症支持处理,尽早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吁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症状困扰与希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160例。采用症状困扰量表和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症状困扰发生率为97.42%,平均得分(32.07±7.58)分,得分高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呼吸、失眠、咳嗽、疼痛频率、疲乏;研究对象希望水平得分(31.06±6.20)分,多处于中度希望水平;症状困扰与希望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皆呈显著负相关( P<0.00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强化症状评估和管理,以便减轻症状困扰给患者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涵;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主动静脉治疗组(试验组)和被动静脉治疗组(对照组)各6O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建立外周浅静脉通道,主动静脉治疗组在24 h-48 h内再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评估、输液器材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与被动静脉治疗组相比,主动静脉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 P<0.01)。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主动静脉治疗模式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采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回顾并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护理差错方向的研究情况,统计了相关研究文献3687篇。主要包括近十年来国内护理差错研究的论文总体情况、期刊分布情况、机构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分布情况。认为对护理差错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对护理差错研究做了部分展望。
作者:李菲;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长春西汀注射液,商品名称又叫润坦,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规格2 ml,20mg/支,常用于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浓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规格10 ml/支。2014年6月我们在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浓氯化钠注射液时发生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杨理;邓映;刘群;肖荣桃;王昱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外科ICU住院的危重患者中,部分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呼吸回路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患者胸前皮肤,在日常翻身活动时,产生较大摩擦,易引起皮肤破损。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乳胶检查手套产生的浮力使呼吸回路减少与胸前皮肤的接触,从而减少皮肤损伤的危险,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揭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分层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本院护士分层次要求将护士级别分为N0~N4,共5级,新入科1年以内的护士归纳为N0级;将15名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对照组,21名2011年7月~2013年12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科室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全程导师带教模式是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有效方式,对其他专科护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罗小艳;刘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血管内治疗前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压迫颈总动脉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护理等。认为血管内治疗是CCF目前首选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淑珍;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血透患者穿刺中减轻疼痛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意识清醒、智力正常、能够准确表达疼痛感受性及程度的血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穿刺前30 min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不接受心理干预,对两组血透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程度。
作者:罗文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交接班作为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间有效的交班,能使护理工作衔接顺畅,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受个人经验、记忆力、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漏交和交班书写内容繁琐、重复等问题。急诊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护士多,交接手续多,传统的交班表格已不能满足交接班需要,因此,本科从2013年3月开始,结合本科室特点,经过全科人员群策群力,多次改进,对病危病重患者应用表格式重点内容交班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怀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了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穿刺技巧主要分为选择血管、合理使用针头、进针角度、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的措施。
作者:胡宇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其不仅仅是观察病情的需要,也是诊断、治疗多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1]。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特别针对男性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疾病的痛苦,甚至加重了病情,延长了住院时间。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科于2014年5月19日收治1例低血糖昏迷的男性患者,院前因留置尿管后出现尿道粘膜损伤出血、尿潴留、尿道感染并发症,本科医护人员采取一系列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患者住院5d后康复满意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咏梅;金玉华;姜华;肖晓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合并症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早期的康复护理;制订出院后指导计划,进一步康复锻炼方案。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均在2~5个月内愈合,平均3.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近解剖复位,颈干角在正常范围,无髋内翻;无加压螺钉穿出股骨头或股骨颈、无钢板螺钉断裂与松动等现象。本组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3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1.3%。认为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生理功能,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红红;杨绪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病房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床头柜、病房的门把手及各种台面是病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由于病房护工不固定、门诊护士周末参加病房工作及个人的责任心不强、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意识薄弱,配置消毒液的浓度概念不清,甚至工作量大等原因,工作中难免造成疏漏而达不到消毒目的,致使患者对这项工作不满,不让擦床头柜,针对以上原因,本科2011年3月起设计病房小毛巾浸泡登记表,运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莉萍;官颖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属情感支持对老年梅毒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8例60岁以上梅毒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家属参与照护,并加强家属情感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疼痛(≧Ⅲ度)、伤口感染及拆线时间延长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老年梅毒患者术后加强家属情感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王明思;岑俏丹;许惠明;林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难免性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采用压疮评估工具评估高危患者,干预组由压疮小组进行风险评估及预警并上报护理部,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47例患者,发生压疮6例,压疮发生率12.77%,干预组51例,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1.96%,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压疮小组应用Braden评分方法,对高危患者正确评估,及时预警上报,保证干预措施落实到位,是预防难免性压疮的有效手段。
作者:段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安全型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4月行静脉输液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正压留置针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安全留置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留置时间相对更长,相关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凌华;惠珂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