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林;张辑;常秀玲;张国军;张青坡;李讯
1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主因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4个月,近期明显加重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及钝痛,休息后缓解;12月12日不慎摔伤,致使左膝关节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X片检查显示,左胫骨病理性骨折.病理诊断为左胫骨骨化纤维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并给予病灶清除及取髋骨植骨术.术后1月局部出现肿胀及疼痛,以夜间为甚,于2002年3月来我院就诊.
作者:詹秀蕊;吕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居心肌病的首位,随着心脏B超,心内膜活检、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对其的认识逐渐深化,发病率似有增多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心脏普遍扩大;②心脏杂音;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心律失常;⑤血管栓塞.由于本病上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我们自1992年-2000年共收治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78例,其初诊时误诊16例(21%),误诊病种达7种之多.现结合典型病例,初步分析探讨失误原因如下.
作者:董建刚;董文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笔者近10年来采用神经封闭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病史为3个月-10年.年龄39-82岁,平均52岁.男42例,女28例.其中第Ⅱ支发病者19例,第Ⅲ支发病者42例.第Ⅱ支与第Ⅲ支混合发病者9例.70例病例中有61例曾经口服或正在口服卡马西平.
作者:梁凯夫;田雪玫;程谊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link反射这一客观的电生理检查作为观察指标来观察Bell's麻痹的恢复状况,通过随机分组,空白对照来分析不同剂量的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保护作用.结果:较大剂量的Ca通道拮抗剂使Bell's麻痹的Blink反射(R1、R2)潜伏期的恢复优于空白对照组(P<O.01).结论: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金荣;龚洁;侯熙德;苏建华;徐长中;王颖;丁新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在现代社会里,医疗纠纷普遍存在.给医患双方带来很大危害,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许多危害.1医疗纠纷带来的危害1.1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危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业务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可能发生技术、服务、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往往酿成医疗纠纷.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都将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影响.医院承担着患者的救治工作,往往需要内部各科室及人员的配合,同时还需要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但医疗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它受现有医疗技术、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以及病人个体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无论哪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对医疗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差错甚至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医疗单位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作者:盛惠英;姜增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病人98例,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其中咪唑斯汀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33±13岁)给予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晚1次,赛庚啶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32±12岁)给予赛庚啶2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64%(P<0.01).结论: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并不明显高于赛庚啶,但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爱和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0年7月-2001年7月应用我院自制妇康灵胶囊治疗宫颈炎、阴道炎100例.现将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云;李志华;许让翻;李青;申庆亮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们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结核抗体,以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结核组:26例稳定期和54例进度期肺结核患者血清,稳定期均为规则全程抗结核化疗结束后随访2年以上病变不再活动者;进展期均经X线胸片,痰结核菌检查或病理诊断确诊.对照组:30份正常献血血清,17份非结核患者血清.
作者:顾友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应用Bergman的微小模型方法分析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的胰岛素抵抗特征.方法:应用改良的Bergman的减少样本数(n=12)微小模型方法评价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胰岛素抵抗伴有的代谢紊乱.结果:①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胰岛素抵抗组腰臀比明显大于无胰岛素抵抗组(0.88±4.95×1O2vs O.85±6.4×102,P<O.05).②胰岛素抵抗组甘油三酯(TG)也明显高于无胰岛素抵抗组(2.41±0.06vs 1.48±0.03,P<O.05).③胰岛素抵抗组的胰岛素敏感性(4.01±0.55 vs 4.82±0.61,P<O.05)和葡萄糖利用率(2.12±0.17 vs 2.61±O.18,P<O.05)明显低于无胰岛素抵抗组.结论: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同时伴有腹部肥胖和高甘油三酯.
作者:龚艳春;郭冀珍;王德治;洪洁;宁光;龚兰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FN、an-IFN、IL-2、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或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病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病人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an-IFN、IL-2、TNF的含量及与ALT反复波动的关系.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慢乙肝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较观察组也明显增高(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健康对照组TNF水平与观察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呈正相关;与IFN、an-IFN、阴阳无相关性;与TNF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有相关性,并且用干扰素治疗组病人的周围血IL-2的含量水平明显增高.故此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者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华;张成忠;邵颖;王桂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995年7月-2000年8月我科收治烧伤后湿疹病人5例,临床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烧伤后湿疹病人5例,男4例,女l例,年龄29-62岁,平均39.6岁,其中4例为烧伤病人,烧伤面积平均4%Ⅱ度,1例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4例烧伤病人湿疹发生时间在伤后10-20天,发生部位位于创面初愈及创周部位,其中2例为外用湿润烧伤膏所致,2例为外涂自制中药所致,1例瘢痕病人湿疹发生于伤后1年瘢痕治疗过程中,部位在左下肢增生瘢痕处,与外用碘伏有关。
作者:胡福兴;王强;刘拱喜;韩兴海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1998年-2001年门诊及住院的90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作不同辅助T细胞亚群的细胞因子检测研究,观察血清IL-4,IgE的水平,以推测它们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存在民族间的差异.1资料与方法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10年来,国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PAE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武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3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15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顺利恢复,未造成不良影响.现就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施爱武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国产记忆合金网状及覆膜支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对317例无法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癌并发气管瘘的患者,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结果:一次性置入成功率91%(290例),二次调整支架位置,置入成功率9%(27例),术后1h解除狭窄及封闭痿口率100%.随访317例,平均生存时间17.5个月.结论:此疗法不需X线监视定位,完全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内镜下介入治疗狭窄,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吕富春;许软成;吕娜;铁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骨科领域已较普遍.我院自1999年开始使用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BAK植入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新方法(以下称为BAK植入融合术).BAK是一种表面带螺纹的楔形钛合金植入物,其上下表面有对开大孔.与传统的取髂骨植入融合术相比,能够完善地解决颈椎手术所需要的早期稳定,并且避免了取髂骨后的各种并发症.我院1999年8月-2001年6月共为18名患者使用BAK值入融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华;李重茂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临床资料14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路刺激征(+),并经B超或X线确诊为肾、输尿管结石.其中男86例,女54.年龄20-68岁,平均47.9岁.病程2天-10年,平均1.2年.采用随机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肾结石42例(其中单侧肾结石29例,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合并膀胱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2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5例,肾积水65例.对照组70例,肾结石37例(单侧肾结石24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26例(双侧5例,单侧21例),膀胱结石7例,肾积水57例.结石直径1.0-1.5cm11例,0.3-1.0cm89例,泥沙样结石30例.其中伴发尿路感染35例.经碎石治疗无效或捧石不净者8例.全部病例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及尿路畸形.
作者:郭渝南;熊彬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决定老年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脉压,而不是平均压[1].1984年Madhavan在前瞻性随访中发现,脉压≥63mmHg的患者,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脉压≤40mmHg的2.6倍与4.3倍[2].因此,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对脉压的影响是临床医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二硝异山梨醇酯(ISD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的影响.
作者:季忠军;高举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肢体外伤性创口,尤其是挤压伤,常出现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合并感染,而常规换药愈合时间长,需长期换药甚至修复手术方可愈合.我们近两年采用百合科植物芦荟治疗此类病例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同时合并骨折或肌腱损伤创口26例,创口总数41例,其中手足处创口26例,小腿创口6例,其他处创口4例.创口均有不同程度皮瓣坏死、软组织缺损.随机抽取11例,创口15处作为对照组.
作者:赵合意;马国驹;徐生产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为了观察干扰素(IFN)对不同阶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本文对72例用IFN治疗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和63例HBeAb(+)乙型肝炎进行了即时和远期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11例,女24例,年龄15-50岁,病程3-10年,肝功能异常者107例,HBV-DNA(+)135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采用PCR法检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作者:何炳福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