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钰梅;张文斌;李宏杰;邵金祥
含氯消毒剂作为高效消毒剂,以其广谱、速效、低毒被广泛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浸泡消毒[1].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粉剂、片剂、水剂三种.本试验观察了这三种不同剂型的含氯消毒剂在规定时间和浓度条件下,对乙肝病毒HBsAg和细菌的杀灭效果以及消毒溶液的有效成份浓度衰减速度,结果如下.
作者:池淑宁;曾仪;刘少模;李怀顺;颜小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院性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所获得的感染,感染源包括细菌和真菌.而病人这一方面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自身由于各种疾病而身体衰弱,尤其是幼儿与老人,医疗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许多新的情况,例如在脉管内及道内插入导管,气管内插管,移植器官后的免疫抑制药的应用,肿瘤病人使用化学疗法及放射性治疗,都是醇抗代谢药等的使用,及手术种类不断增加,因手术的困难性而处长手术时间造成感染的新因素.
作者:刘莉;王丽华;李庆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64岁,因脓血伴轻度左下腹痛,于2001年1月10日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经常脓血便达8年余.发作时,每日脓血便3-4次,无腹痛,有里急后重感.经口服双黄连、吡哌酸,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近2个月症状加重.入院时患者神志清,心肺正常,体温不高,精神状况良好.次日查大常规隐血(+++),白细胞少量.结肠镜检查显示:
作者:刘艳霞;衣培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病例选择自1999年1月-2001年3月间本院诊断的前庭大腺脓肿10例,年龄25-47岁,脓肿大直径6cm,小直径4cm,左侧6例,右侧4例,均已婚.1.2药物来源双黄连粉针剂由哈尔滨松花江药业有限公司出品.主要成份:金银花、连翘、黄芩.2方法病人取膀胱截石位,会阴部以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以注射器穿刺脓肿(取点位在小阴唇皮肤粘膜交界处),抽出脓液,拨针管,留针头,抽取双黄连粉针剂稀释液(双黄连粉针剂0.6g加生理盐水100ml稀释),接针头上,冲洗脓腔,囊液变清时,停止冲洗,并留药(适量),拨针,术毕.
作者:段玉玲;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静滴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筛选出符合以下条件:①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梗死的诊断;②发病时头部CT扫描均未发现与体征相-致的病灶;③年龄72岁以下;④既往无心脑血管病史;⑤所有病人溶栓前偏瘫侧肌力均在3级以下;⑥溶栓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均正常.采用不同时间的溶栓时间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柯绍发;翟先宜;李春仙;李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设计桡动脉掌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60只成人冰冻尸体手标本,从前臂中份截断,于远侧腕横纹上方5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大鱼际近端桡动脉掌浅支起始、行程、分支及吻合情况.用测微尺侧动静脉口径.结果:所有标本均有桡动脉掌浅支存在,其起点处的平均直径为1.4mm.根据桡动脉掌浅支从桡动脉发出点的数目和口径的大小分为3种类型:Y型,H型和优势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感觉功能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王友华;汤锦波;成红兵;侍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我们应用乌金口服液配合致康胶囊保留灌肠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5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均为女性住院病人,年龄34-69岁,平均54.3岁.原发病以妇科盆腔原发肿瘤为主,其中宫颈癌24例,卵巢癌21例,宫体癌2例,其他肿瘤盆腔转移者3例.上述病人均经外照射或腔内照射后出现腹痛、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一种急性心肌局部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既可演变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转化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性猝死.所以合理治疗是延缓或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的关键.现将近年来UA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乔卓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0岁.因冠心病、心衰、肺部感染入院.即给强心、利尿、抗感染及静滴硝酸甘油治疗.静滴硝酸甘油第3天出现背部、臀部及双下肢后侧皮肤红色粟粒样丘疹,伴局部瘙痒.即给地塞米松静注并将硝酸甘油改为硝普钠静滴后约3h,皮疹及症状消失.次日再次静滴硝酸甘油后,前述症状迅速重现,再给抗过敏及更换硝酸普钠静滴后4h,皮疹及症状再次消失.诊断:硝酸甘油过敏.停用硝酸甘油后,皮诊未再出现.
作者:肖莎;张孝忠;彭整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盛装注射器的铝制方盒,长期高压蒸汽消毒,经常有污斑发生,有时很不容易清洗干净,用钢丝球擦洗,会造成表血擦痕累累,容易使铝盒损坏.近2年来,我们供应室将回收物品进行了预处理,发现铝盒经优氯净预处理后,光洁清亮,而且不会对铝盒造成损坏.
作者:卢小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它不仅能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心肌损害.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8个月-2岁-2例,-5岁6例,-7岁5例,-12岁3例.血清MP抗体阳性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有下述表现中两项者为心肌损害.
作者:张翠莲;耿玉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广大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简称功血,患者的就诊率逐年增加,从而得到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尤其是更年期功血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除,免予手术保留子宫.笔者在1999年6月-2000年12月间应用炔诺酮(每片含量0.625mg)合并三苯氧胺(每片含量10mg)方案治疗更年期功血105例均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兰;钱延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它是由新型隐球菌侵犯到中枢神系统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霉菌病.对于该类病人除应按脑膜炎进行护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环境要整洁、安静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乘虚而入.因此,淋巴肉瘤、白血病、肾功能衰竭等患者,由于抵抗力差易感染此病.一旦染病,病程较长,恢复较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人患慢性浅表性溃疡久治不愈已成为外科临床的常见难题.我院近1年来用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贝复济喷雾剂,对症治疗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糖尿病慢性浅表性溃疡12例,均患糖尿病数年,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5-67岁,发生下肥浅表性溃疡长3年,短6个月,深度达及皮下层,面积大的4×4cm,小1×2cm,均位于小腿以下,经外科常规治疗不愈.
作者:沈永芬;王恒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微量泵作为一种恒量注药器,具有给药准确,剂量及注药速度调节方便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应用其持续小剂量泵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6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25-76岁.入院时均经生化检验及查体诊断明确.其中血糖(15.3-31)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5-17)mmol/L,尿酮体(++一++++).
作者:周洪建;刘新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稳可信治疗老年下呼吸道MRSA感染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6例稳可信治疗的老年MRSA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稳可信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2/36),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临床有效率为63.9%,细菌清除率为47.2%,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偏低,与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治疗难度大有关.结论:稳可信是老年MRSA感染的安全首选药物,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孙莉;任小平;任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肛窦炎,男36例,女20例,年龄20-40岁42例;40-50岁11例;51岁以上3例.病程1年以下24例,1年以32例.按1987年全国肛肠学会、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4例经钡剂灌肠检查,32例经直肠镜检查确诊.其中单发性肛窦炎14例,多发性肛窦炎42例.主要症状:肛内刺痛、有异物下坠感,有少量脓汁、脓血性粘液从窦口流出.直肠镜检查,46例有不同程度的肛窦发红、充血、水肿,或有鲜红色肉牙肿胀.
作者:孙成文;肖努;常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将本所1983年3月至2001年8月22例室早患者发作的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均为本所离退休干部或家属,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60-87岁,平均73.2岁.发生偶发室早(短暂室速)1例.病史15-60min7例、1-3天11例、持续半年以上1例、>20年室早反复发作偶伴阵发性房颤3例.本组患者的原发病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吸氧,心绞痛发作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需吸氧.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情况.
作者:王玉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62岁,退休干部,因腹股沟斜疝在腰麻下行疝修补术.术前血压140/90mmHg,心电图基本正常.术后20小时,病人将陪护人扶出病房后,自行站立手持尿壶排尿,排尿过程中突然倒在床旁.听到异常响声,陪人及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病房,此时病人意识丧失,血压及心跳均不能测到,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及心脏电除颤等措施,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传成;施国君;刘爱清;褚海波;黄凤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明显提高,冠心病尤以急性心梗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右室或下壁合并右室心梗,由于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易漏诊,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科近半年收治8例右室、下壁合并右室心梗患者,现就其诊断及治疗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刘新敏;周洪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