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均;张海英;李金刚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DM)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36例DM脑卒中患者及30例DM非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并同步检测了血浆叶酸、VitB12血糖,HbAic及血脂.结果:DM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亦高于DM非脑卒中组;而DM脑卒中组血浆叶酸,VitB12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也低于DM非脑卒中组;Hcy水平与血糖,HbAic,血脂无相关关系.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周宁;何薇;彭葆坤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川芎嗪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微量泵将尼莫地平静脉泵入,疗程半月.治疗前后查TCD和BAEP,采集静脉血,放免法测定ET-1、TXB2和6-keto-PGF.结果:治疗后TCD和BAEP异常率明显下降(p<0.01),ET-1、TXB2和6-keto-PGF.以及T/P比值明显下降(p<0.01),症状明显缓解,副作用少.结论: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浆ET-1,TXA2和PGI2具有明显的影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席刚明;何国厚;黄朝芬;张晓东;刘开胜;黎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报告16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讨论本病的CT论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球形肺炎的主要CT表现:①病变双侧缘垂直于胸膜的刀切样平直边缘,病灶呈方形;②病变中央密度高,边缘密度低,病变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但较模糊;③胸膜反应明显,且较广泛增厚;④病变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表现;⑤抗炎治疗后,病变明显吸收缩小;⑥同时认为末梢支气管粘膜潴留形成痰栓是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王国庆;宿洪金;杜金玉;石国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变化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免疫测定法分别对35例急性脑梗死(ACI组)、30例多灶性脑梗死(MFCI组)患者外周血β-TG、PF4进行检测并将各梗死面积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CI各梗死面积有6-72h β-TG、PF4均高于对照组(p<0.01),β-TG高于MFCI组(P<0.01),MFCI组PF4高于对照组(p<0.01),7天后ACI各梗死面积组PF4含量仍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各梗死面积组间β-TG、PF4含量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在脑梗死发病初期,β-TG、PF4参与急性血栓形成过程,β-TG、PF4的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范围大小无相关性.
作者:余能伟;罗永杰;杨友松;刘洁;韦永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死及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急性期多易合并各系统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急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内报道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9.04%-48.28%[1],从2002年以来,我科共收住院脑出血病人122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25例,占同期住院脑出血病人的20.6%,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晓莉;黄永锋;蔡迁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吡哌酸是临床使用疗效确切的化学合成药.给药途径及剂型主要是口服片剂,吡哌酸滴耳液仅作为一种试制新剂型应用于临床,它对绿脓杆菌和对其它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中耳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经患者耳内取菌后分离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中耳炎也有明显疗效.
作者:姚琪;郑博秀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心脏手术后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尽管手术技术,体外循环和麻醉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仍然常常发生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异常.这些并发症的详细机制尚未阐明,但是,栓塞-尤其是微小栓塞和脑组织低灌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脱氧合[1],[2],是有可能的两个因素.此外,脑组织充血也可明显增加脑内微栓塞的危险.
作者:程照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甚至肿瘤,终导致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
作者:黄建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前,针对临床住院病人口腔感染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一些新型的及自行研制的口腔护理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的口腔护理液从不同的作用角度,有效的防治了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仅就不同口腔护理液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张少英;张媛;付玉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快学科建设,为医院注入新的活力,是医院上水平,出成果、出人才,创效益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院各级领导重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使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九五期间,承担课题312项,通过市级成果鉴定66项,其中达国际领先水平6项、国际先进水平28项、国内领先32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8项、局级奖16项;填补天津市空白82项;主编学术专著27部;国际学术刊物25篇;国内核心刊物819篇;国内省市刊物424篇.重点学科建设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做好科研管理,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科建设.
作者:孙忻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LC的普遍展开,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有增多的趋势,本文通过总结我院自1991年10月-2003年5月连续施行LC术11500例致胆管损伤14例(0.122%)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体会.
作者:王文杰;王磊;师龙生;唐增杰;王岩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新生儿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在复苏治疗上不同于成人简单,甚至与较大婴儿或儿童都有不尽相同;临床上以有效的呼吸通气、及早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为关键;而气管插管在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重要作用一直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观注.
作者:杨国琼;朱爱东;田耘 刊期: 2003年第24期
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孕2产0宫内孕35周,头晕2天,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查体:血压20.0/12.0kPa,心肺正常,水肿(++)、尿蛋白(+++)、血浆蛋白54g/L,白蛋白25g/L.B超:胎儿双项径8.3cm,羊水3.2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附着.诊断: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低蛋白血症;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作者:周艾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在药学专业的<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内容.本实验是通过改变流经颈总动脉血量,引起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受牵张刺激发生改变来观察该反射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通过电刺激方法来观察该反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作用.
作者:潘莹;邱腾颖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3种抗精神病治疗药物(氯丙嗪、地西泮、氯硝西泮)浓度HPLC色谱法.方法:以甲醇:乙腈:水:正丁胺:冰醋酸(16:36.5:47.5:0.03:0.0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柱温50℃,Nova-Pak C18柱5μ m(150mm×4.6m)为分析柱.结果:3种治疗药物得到一次性分离,在检测浓度为0.1-20μ g·m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2.6%-98.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小于5.1(%),低检测浓度为10-20n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用血量少、灵敏、准确;并可用于该类药物急性中毒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作者:尹明兰;史海雯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皮肤疣类病变(包括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药物治疗效果均不够理想.液氮冷冻法是皮肤疣众多疗法中较好的一种[1],我们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皮肤疣,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金桃;陈谨萍;罗佩宜;邝孝琼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胫骨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法与开放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以闭合复位穿胫骨交锁髓内钉及开放复位穿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随访5-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闭合穿钉组45min、开放穿钉组55min;术后骨折复位优秀率:闭合穿钉组:100%、开放穿钉组90%;深、浅部感染率:闭合穿钉组11.8%、开放穿钉组15.7%;术后骨折延期愈合或不连率:闭合穿钉组:0%、开放穿钉组7.8%;术后患肢关节活动优秀率:闭合穿钉组100%、开放穿钉组80.4%.结论:胫腓骨骨折闭合穿钉法较开放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预后良好的优点.
作者:徐云钦;王朝阳;梁再跃;陈才平;朱亚中;冯水云;谭俊铭;吴群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L型DNA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改良抗酸(Intensified kinyoun IK)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结核杆菌L型和结核杆菌抗原,原位核酸杂交,检测20例前列腺癌细胞内结核杆菌L型DNA.结果:结核杆菌L型阳性率37.9%,结核杆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39.7%.40%前列腺癌细胞核内有结核杆菌L型DNA阳性信号,前列腺癌Ⅰ、Ⅱ、Ⅲ级阳性信号分别为20%、30%、80%,随着前列腺癌级别的增加,结核L型感染率显著增高.改良抗酸(IK)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常伴有结核L型感染,结核杆菌L型DNA可进入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内,引起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和癌变,提示结核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芳芳;刘勇;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黑斑息肉病,也称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y Jeghers Syndrome, 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多发性息肉和口腔粘膜及肢端皮肤出现黑色素斑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较少见,但近年来,由于纤维内窥镜的应用,对该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我院自1993年-2002年共收治了PJS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宫爱民;张毅;孙强;李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胀、腹痛5年来本院胃肠镜室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肠镜检查.既往体检心、脑、肾、肝正常,无低血糖、低血钙、癔病、癫痫等特殊病史.
作者:吕培华;彭琳;李荆钟;张艳琴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