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脉龙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田昆仑;苏娟;董丛丽;钮荣祥

关键词: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心脉龙
摘要: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动态变化和心脉龙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家兔20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心脉龙组(n=10).连续观察缺血前,缺血25min、再灌注25min、60min和120min时血浆中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心脉龙对不同时限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心脉龙组的XO、SOD、MDA和GPT在再灌注的各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脉龙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氧自由基的清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着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白斑膏中克霉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白斑膏中克霉唑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克霉唑含量.选择Diamonsil C18术(150mm×4.6mm,5 μ 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该方法不受处方中其它成份干扰,克霉唑在98-588 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2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行.

    作者:徐英宏;霍保方;赵铁;段旭;袁汀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

    目的:建立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比浊法,对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稀释液进行定量检测.结果: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24倍稀释时无干扰作用.结论:可以进行定量检测.

    作者:杨馥荣;任丽君;韩咏梅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1患儿家长因素①患儿家长医学知识缺乏,不配合护士的穿刺工作,自己给患儿挑选穿刺部位.有的患儿四肢静脉不清晰,需要在头皮静脉上穿刺时,患儿家长却不同意.

    作者:张凤兰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在尿毒症患者首诊时的重要性,并观察奥美拉唑治疗缓解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观察尿毒症患者第一次就诊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比较是否与消化道出血症状患者发病的年龄有差异.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和立止血治疗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首发为消化道出血症状尿毒症患者的年龄明显低于非首发为消化道出血者(t=2.17,P<0.05);奥美拉唑止血效果优于立止血(P<0.05).结论: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虽然不多见,但应引起重视,及早发现,避免误诊.及时应用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方懿珊;陈伟辉;谢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及护理特点

    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近年来由于高灵敏度放免测定血β-HCG和孕酮及高分辨力的阴道B超检查,使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提高.

    作者:石伟红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盐酸洛美沙星急性毒性实验及临床疗效

    盐酸洛美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毒副作用低等优点[1].为考察我院洛美沙星毒性大小、笔者选用静脉注射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梅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病生理改变的研究现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是由Guill eminault等于1976年首先命名.是以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

    作者:郭智勇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汉坦病毒(hantavirus)与两种疾病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HPS由一种先前未被认识的布尼亚病毒家族的新型汉坦病毒引起,1993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并命名[1].

    作者:金光香;王世文;鞠吉雨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

    本文结合医院实际,阐述了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四个问题:一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三个阶段;二是信息化的经济效益;三是制约医院信息化的因素:四是如何实施医院信息化.

    作者:李瑛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电动转椅脱敏训练的护理

    为提高飞行员前庭稳定性、抗晕机反应、保持情景意识能力,我们对72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了电动转椅脱敏训练.

    作者:季思菊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浅谈有关影响实验诊断的生理及干扰原因的探讨

    生物体的实验室检查与其他实验室对非生物体标本的检查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受机体生活和代谢的影响,而生理因素对每一项检查的影响大小各异,影响实验诊断学检查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玲芬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牵拉胃不同部位及充胀胃对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探讨牵拉胃不同部位和充灌胃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暴露家兔的胃后以150g重物经滑轮牵拉胃贲门和幽门及盐水充灌胃扩张,观察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牵拉胃贲门部心率明显减慢(P<0.05),T波电压降低(P<0.05),QT间期延长(P<0.05),S波深度变浅(P<0.05).牵拉幽门部使ST段电压抬高(P<0.05),S波深度变浅(P<0.05).充灌胃可使P波时间延长(P<0.05),PR间期缩短(P<0.05),ST段电压抬高(P<0.05),QT间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牵拉胃不同部位和充灌胃对心电图各波、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何金龙;郑薇;覃雪英;黄丽琴;赵娜;赵善民;晋玲;何显教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5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总结我院新生儿病房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高胆患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比例的41.3%,男:女=1.4:1,发病日龄小于7天者占58.5%,其中高间接胆红素患儿130例,占96.3%,高直接胆红素5例,占3.7%,分析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4.1%),感染因素(28.9%),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2.6%),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7%),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1.5%),新生儿肝炎(1.5%),先天胆道闭锁(0.7%).同时发现引起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病因为围产因素(46.8%),引起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35.7%).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种多样,及时准确分析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已被有效控制的今天,围产因素与母乳性黄疸已成为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李瑛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的发生机理,分型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2年8月手术治疗的21例视神经损伤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将伤后病人视力分为失明、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和视力>0.05五个级别,术后上升一个级别为有效.结果:21例病人术后有效15例,有效率71.4%.结论:颅脑创伤和并视神经损伤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原则上应尽早手术.

    作者:李旭;付继东;王永照;王义善;赵晓建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临床肝脏外科实践可造成肝脏缺血性损害,以及缺血后发生的肝脏再灌注损伤.细胞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的异常增加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多发生在再灌注损伤早期[1].

    作者:侯文英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碘酸(TNB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雷公藤多甙组四组.雷公藤多甙与生理盐水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对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损伤及光镜下组织学损伤评分.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的SOD及GSH-Px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甙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且结肠炎性损伤评分指数明显降低.结论:雷公藤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军华;何小飞;徐细明;於亮亮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为肿瘤患者化疗时护士的自我保护

    本文对我院肿瘤科近年来为820人次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过程中,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不同措施,防止化疗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危害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及工作环境,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及自我保护的目的.

    作者:陈玉爱;张靖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动态脑电图(AEEG)与普通脑电图(EEG)在诊断癫痫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356例患儿分成癫痫组(268例)与发作性疾病组(88例),所有患儿均先做EEG然后做AEEG.在做AEEG期间,让家属详细记录患儿24h的各项活动、睡眠时间、临床症状的表现和时间;通过回放24h脑电记录,分析各种状态下脑电图;比较AEEG和EEG在癫痫组的阳性率.结果:AEEG出现痫性与痫样放电的几率要明显高于EEG;痫样放电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下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EEG作为长程EEG监测对小儿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对癫痫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蒲利华;史利萍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6例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经手术证实36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18例;其它方法诊断42例.结果:病灶以幕上分布为主,单发多于多发;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呈长或稍长T1,长或稍长T2异常信号影: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增强扫描病灶均可强化;可有囊性变和坏死;可侵及软脑膜和/或室管膜并沿之播散;对放、化疗敏感.结论:颅内恶性淋巴瘤MRI表现有-定的特征性,如同时做活检或小计量的诊断性的放射治疗,对明确病变及指导选择治疗方案有决定意义.

    作者:温智勇;康枫;齐旭红;严炎;温晓慧 刊期: 2003年第17期

  • 帕米膦酸二钠和氯膦酸二钠治疗骨继发性恶性肿瘤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博宁)与氯膦酸二钠治疗骨继发性恶性肿瘤疗效.方法:将68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博宁组(pamidronate组)和氯膦酸二钠组(clodronate组)每组各34例.结果:帕米膦酸二钠与氯膦酸二钠对患者骨痛缓解率分别为85.2%和82.35%(P>0.05).帕米膦酸二钠与氯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灶控制率分别为52.94%与20.5%(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博宁)与氯膦酸二钠对骨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灶的控制明显高于氯膦酸二钠(P<0.05).两种药物毒副作用不大,患者大多可以耐受.

    作者:柯庆华;谢丛华;周云峰 刊期: 2003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