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K在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李兰芳

关键词:
摘要:维生素K是影响凝血因子活性和抑制纤溶系统的药物,是一种促凝血药,主要用于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理抑制或纤溶活性过强引起的自发性出血.但笔者通过在普外科临床中应用,维生素K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生理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血管瘤15例超声诊断及分析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良性毛细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常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约0.5-20cm.可发生在胎盘的各个部位,多数较小,埋于胎盘内,不易发现.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者,向羊膜腔突出,则超声易于显示.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或无包膜.

    作者:刘铭生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血糖的近日节律及相关激素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关于血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其节律的研究在国内还不多.

    作者:陈树春;宋光耀;叶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论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其措施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源、细菌及微粒污染,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艾贻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89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9年起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眩晕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夏季面瘫的针灸治疗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全年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甚.临床实践中用针刺方法治疗夏季面瘫,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开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80mg/d)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内皮素-1水平显著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上升(P<0.05-0.01).结论:缬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可降低CHF时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姜丽萍;张伟强;刘长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5年1月-2002年12月17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经验.结果:230例得到随访,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187例,占79.6%,良:偶有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无需任何处理26例,占12.3%,差:仍有寒战、发热、腹痛,需到医院治疗者17例,占8.1%.效果优良者占91.9%.结论: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合理可行,效果优良.清除结石,处理狭窄是手术的关键;②难以取尽的左肝结石、二级以上胆管狭窄合并结石及肝区域性结石伴肝叶纤维化或肝脓肿者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应证;③结石所致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是先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后再二期进行胆道手术,早期肝硬化病人术前口服心得安及术中静滴脑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一次性完成胆道手术.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周致益;韩天明;张力峰;陈辉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新生儿颞浅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护理

    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传统方法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其操作方法难以准确定位,易增加反复穿刺的机会.我院就新生儿病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行颞浅静脉穿刺取血,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雁;刘杰;廉德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崩漏与治法

    活血化瘀是治疗血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其理论肇始于<内经>,奠基于张仲景.历代医家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近年来在理论研究上又有新的突破,广泛地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本文就活血化瘀在妇科疾病中的崩漏一证的运用,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联系临床实践提出一些粗浅认识,请同道指正.

    作者:张长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6年1月-2002年6月行胃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4例,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经积极治疗,均获得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学克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维生素K在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维生素K是影响凝血因子活性和抑制纤溶系统的药物,是一种促凝血药,主要用于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理抑制或纤溶活性过强引起的自发性出血.但笔者通过在普外科临床中应用,维生素K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生理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预防术后粘连新材料-改性壳聚糖膜的研究

    术后粘连是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如硬膜外粘连、肠道粘连等.本篇论文在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及粘连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机械性能.通过椎板切除术的动物试验得知,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对于组织粘连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郭斌;任爱玲;申勇;陈百成;俞磊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11q23染色体异常与急性白血病

    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MIC分型逐渐成为白血病分型的主流,近的研究表明11q23染色体异常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特异性,其涉及的MLL基因是分子遗传学的基础,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判断预后及选择用药具有一定的意义.故本文就11q23染色体异常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杨隽;王椿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医院图书馆读者心理探讨及服务策略

    医院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对象是本院医务人员.从整体上说,读者固定品各种单一;但从个体上说,每个读者到图书馆的目的需求不相同.

    作者:刘学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因其病情危重、变化性、多有意识障碍和自理缺陷,所以严密的观察病情及全面的护理,在临床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72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出血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现将病情观察情况及护理体会予以总结.

    作者:李燕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脑震荡后综合征30例分析

    脑震荡后综合征是各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1],为了加深对其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我院6年来诊断的30例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辉;顾镭;陈永刚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祛痰灵口服液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风热实证(风热犯肺、痰热蕴肺)多中心、随机临床疗效观察

    祛痰灵口服液是由鲜竹沥、鱼腥草二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主治痰热咳嗽,以及支气管炎、气管炎属风热实证.

    作者:江淳涓;毕小利;宋秀明;藤颖;吴榕洲;杨云柯;牛惠志;许德盛;励志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中药养生宝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养生宝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选定YWG-C18分析柱(4.6m×250mm,5μ m),流动相:甲醇-0.2%磷酸(80:20),检测波长:436nm,流速:1.1ml@min1,柱温:室温.结果: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0.2-1.5 μ g(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0.43%.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可用于养生宝的质量控制.

    作者:荆海燕;高青枝;杨晓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203例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的结果分析

    结核病的诊断、耐药是目前我国结核病领域的迫切问题,它的流行已成为目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成效,尤其对耐药结核病其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对结核病的控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2001年-2002年分离培养的203株分枝杆菌的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黄芪联合多巴酚丁胺用于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心衰15例,并与对照组¨例进行疗效对比,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测定,心功能、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气分析也有改善.两药合用作用加强,时间短,疗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珊;伍英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