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霞;杨艳秋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配体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IC)、非甲基化胞嘧啶嘌呤二核苷酸(CpG)对小鼠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抗原肽-HPV11E7基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提取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抗原递呈细胞)及脾细胞(效应细胞),BM-DC经体外培养后与HPV11E7 CTL表位肽孵育,分为PIC组(添加PIC)、CpG组(添加CpG)、肽组(不添加试剂)及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肽和TLR配体处理后的BM-DC与脾细胞按1:17比例混合后低温保存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将培养7 d后的各组脾细胞培养液上清液(视为效应细胞)分别与表达HPV11E7基因的小鼠B16细胞(肿瘤细胞,视为靶细胞)按不同比例(200:1,100:1,50:1,25:1)均匀混合,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PIC组及CpG组TNF-α均明显高于肽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组IFN-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组、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效/靶细胞比例25:1时各组CTL杀伤率无显著差异(P>0.05),当随着效/靶细胞比例增加PIC组及CpG组CTL杀伤活性均呈明显增高(P<0.05),但当比例增加到100:1以上时PIC组及CpG组增长幅度降低,呈现缓增趋势(P>0.05).[结论]TLR配体激动剂PIC及CpG均有明显CTL杀伤效果,可上调小鼠HPV11E7 CTL表位肽的免疫应答而使TNF-α分泌上调,而CpG还可上调IFN-γ分泌,提示PIC及CpG对小鼠HPV11E7 CTL表位肽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韩超;金婧;刘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出生时高胆汁酸血症(HBA)新生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464例初生新生儿(其中HBA患儿220例)的病历资料,比较出生时正常胆汁酸(NBA)、HBA两类患儿的体质量增长情况、住院天数、胆汁酸(BA)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出生2周后复查BA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平均每日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的部分胎龄段(33周<胎龄≤35周)在住院天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出生时HBA在一定时间后可自行恢复,且其对患儿住院天数有影响(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王克煊;时文玲;李孝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防休克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C反应蛋白(CRP),血浆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on)水平变化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L-1、IL-6、TNF-α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sTM、ESM-1和sE-selection水平均降低(P<0.05),而NO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均升高,且观察组HLA-DR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减轻SAP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预后.
作者:刘国明;刘迪丹;庄晓虹;黄久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本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确诊的GDM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业营养医师制定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均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统计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及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早、晚餐后2 h血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病例,但观察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有效控制GDM患者体质量,降低其血糖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於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变化,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8%(5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5%(4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两组治疗前,BPRS、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SA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1β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且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何思维;方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患者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93例H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资料,对影响HC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行根治性切除术的HC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8%、45.65%、23.91%,明显高于行姑息治疗组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HC患者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TNM分期、手术方案、术前癌胚抗原水平以及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水平的HC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选用姑息治疗方案、术前癌胚抗原水平高于5.0 ng/mL以及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342.0 mol/L是影响HC患者5年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远期生存状况较好,TNM分期为Ⅲ~Ⅳ期、姑息治疗术、术前癌胚抗原水平高于5.0 ng/mL以及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342.0 mol/L是该类患者远期生存状况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范方勇;常慧贤;于连军;李树锋;魏景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助产联合腰-硬阻滞麻醉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24例剖宫产术后TOLAC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腰-硬阻滞麻醉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或平卧位姿势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程、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产妇不良事件、新生儿Apgar评分与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评分,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宫颈撕裂、产后发热、会阴Ⅲ度损伤以及新生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腰-硬阻滞麻醉有助于缓解剖宫产术后TOLAC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周媛;侯燕;李辉;尹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全麻诱导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4例老年结直肠癌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丙泊酚及顺式阿曲库铵施行全麻诱导,而观察组静脉注射羟考酮、丙泊酚及顺式阿曲库铵施行全麻诱导;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及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拔管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与T0时相较,T1时两组MAP明显降低,T2时明显升高,且T1时对照组MAP明显低于观察组(均P<0.05);与T0时相较,T1时对照组HR明显减慢,而T2、T3时两组HR明显增快(均P<0.05);插管期间两组HR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拔管后VAS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全麻诱导应用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羟考酮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影响更小.
作者:吴超;张亚飞;费海涛;虞大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下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司非酮10 mg/d,连续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活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TT、FIB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爱娣;何耀娟;肖青;李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10例A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154,HAMA评分≥14分,焦虑患者)和对照组(n=156,HAMA评分<14分,非焦虑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测试,测试内容有易智能量表(MMS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词汇流畅性测试(VFT)、色字干扰实验(ST),比较两组各测试内容水平.并使用本院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经济状况、病史、婚姻史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VFT、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70岁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丧偶、直系亲属心脏病死亡、胸痛、冠心病史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济状况、ACS高危因素、合并症种类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丧偶、胸痛、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合并症种类是影响ACS患者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丧偶、直系亲属心脏病死亡、胸痛、经济条件是其影响因素,其中丧偶、胸痛、高血压病史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迪;何元军;潘雪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影响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rGERD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将同期入院就诊的120例治疗效果理想的GERD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BMI)、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反流症状积分表(RSS)]、临床治疗情况(药物使用史、依从性)、不良情绪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析影响PPI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rGERD患者40~60岁占57.5%(69/120),高于18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3.3%(4/120);18~40岁患者占14.2%(17/120),低于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25.0%(30/120);男性构成比为62.5%(75/120),高于女性的37.5%(45/120);文化程度中大专及以上占52.5%(63/120),高于小学及以下的15.8%(19/120)及初、高中的31.7%(38/120);脑力劳动者占70.0%(84/120),高于体力劳动者的30.0%(36/120).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GerdQ评分、RSS评分、冸托拉唑使用率、HAMD评分、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定量服药率及定时服药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度高(GerdQ评分、RSS评分)、使用冸托拉唑、治疗依从性差(未定时、定量服药)、有不良情绪(HAMD评分、HAMA评分)是影响PPI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GERD患者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特点;病情严重程度高、使用冸托拉唑、治疗依从性差及存在不良情绪等是影响其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廖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孤立肾结石围术期相关指标及近期疗效.[方法]96例孤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PCNL组)与B组(RIRS组),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晨与术后d1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结石一期清除率、总清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高于B组(P<0.05).B组术后d1的血清IL-6、CRP、WBC、Cor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d1、d2、d3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A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为81.25%(39/48),总清除率为93.75%(45/48),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9/48);B组分别为72.92%(35/48)、85.42%(41/48),20.83%(10/4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RIRS可取得与PCNL相当的总体碎石效果,且术中出血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与炎症反应轻,在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孤立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尹宁;韩平;李永洪;陈玉雄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首剂负荷剂量及重复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8年本科收治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其中应用首剂负荷剂量组(A组)和重复负荷剂量组(B组)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KP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55%(11/20)明显低于B组的90%(18/20)(P<0.05).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83.±10.89)分低于B组的(91.00±7.88)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止痛起效时间和止痛维持时间分别为(3.60±0.50)d和(20.35±1.87)d,低于B组的均(2.70±0.40)d和(23.30±1.34)d,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复给予伊班膦酸钠负荷剂量止痛效果好,能明显迅速改善转移性骨痛,患者肾脏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作者:杨露露;邓文英;罗素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探讨血糖水平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空腹血糖(FPG)控制水平,将其分为A组(FPG>7.0 mmol/L,n=50)及B组(FPG≤7.0 mmol/L,n=34).其中56例患者入院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记录术中所见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n=34)和多支病变组(n=22).比较两组血清血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聚集率(PAR)、内皮素-1(ET-1)水平.并分析血糖及HbA1c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MACE的影响.[结果]A组血清Cr、LDL-C、TC、BMI、ET-1、PAR、hs-CRP、IL-6、HbA1c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LDL、TC、BMI、ET-1、PAR、hs-CRP、IL-6、HbA1c水平与血糖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组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组患者无MACE事件生存时间显著低于B组患者(χ2=5.693,P=0.017<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其无MACE事件生存时间较短,不利于患者临床预后.
作者:吴春兴;王小芳;谢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26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DN患者80例(DN组),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184例(nDN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总钙(Ca2+)、血磷(P3+)、尿酸(UA)、空腹血糖(FPG)、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心动超声、颈动脉超声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N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DN组和nDN组在FPG、TC、TG、LDL、SCr、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CDK分期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N组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eGFR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BMI、eGFR是CK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提高对CKD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视,积极控制病情发展,从而降低DN合并心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周麟;李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不同发病年龄段成年患者的脑灰质的MRI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1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发病不同发病年龄段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发病组.收集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各组MRI脑灰质图像的差异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评价两组精神症状.[结果]各组抑郁症患者中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病程、家族遗传史等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17、HAMA1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发病组右侧小脑Ⅳ区、右侧舌回、左侧丘脑脑灰质减少明显;中期发病组右侧额中回脑灰质减少明显;晚期发病组右侧额中回、右侧舌回、左侧梭状回脑灰质减少明显(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不同发病年龄段脑灰质体积改变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可能是患者病理性变化导致大脑结构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脑灰质特点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作者:白存海;于丽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按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U组),微量蛋白尿组(MAU组),及大量蛋白尿组(CAU组).空腹检测血清抵抗素和生化指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及内皮功能和心室结构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心室结构指标包括左室内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WPWT)、室间隔厚度(IVST).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分析抵抗素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CAU组NAU组的2倍,明显高于MAU组(P<0.01和P<0.05).②FMD、NID随着抵抗素水平的增加而下降(P<0.05).LVD、LWPWT、IVST随着抵抗素水平的升高,明显增加(P<0.05).IMT随抵抗素水平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P>0.05).③抵抗素与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血肌酐、载脂蛋白B、空腹胰岛素水平IVS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805、0.399、0.33、0.335,均P<0.05),与FMD、NID呈负相关(r值为-0.445、-0.338,均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抵抗素随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而升高,并且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呈正相关,抵抗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大血管风险的一个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刘薇;赖美铮;郭顺华;熊晓清;劳干诚;冉建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维持不同麻醉深度与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探究适合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区间.[方法]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IS值41~50)和B组(BIS值51~60).麻醉方式均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复合麻醉,通过调控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使患者麻醉深度维持在预定范围内,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麻醉效果、各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T0)、切皮时(T1)、骨折探查时(T2)、术毕(T3)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丙泊酚靶控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2 h、d1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1 d下降(P<0.05),且A组较B组下降显著(P<0.05);术后2 h、d1 A组POCD发生率高于B组(P<0.05);术后d3、d7两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IS值51~60能显著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2 h和术后d1的POCD发生率.
作者:夏炳春;陈赐波;赵春燕;吴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饮食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饮食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总胆固醇(T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7,P=0.142);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0,P=0.014).[结论]饮食疗法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缓解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川丽;薛兰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患者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L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BT干预.随访1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情绪状态,采用前列腺癌专用问卷(EPIC)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性功能障碍、泌尿系统症状及肠道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干预有助于缓解LRP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罗典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