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峰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口紧,宫颈前唇变小,组织变脆,甚至穹窿消失,不利于钳夹,常使取环器进入宫腔困难,或钩住IUD后拉出困难,同时引起受术者剧烈疼痛,由于子宫萎缩,IUD易与宫壁发生磨擦粘连甚至嵌入子宫肌层造成取器困难.我站从2000年至今,在取环前采用尼尔雌醇口服,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雅芝;汤燕芬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常常可以出现压榨性胸闷,胸背痛或呼吸困难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上述症状可以部分或全缺,或者表现为心脏以外的症状或完全没有症状,只有靠典型的心肌酶检查及心电图改变才能作出诊断.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心肌梗死.因此早期观察和护理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作者:马福红;于志英;赵红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3例HIV感染者和6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IL-4、IL-6水平.结果IL-6 HIV感染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 4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L-4、IL-6的测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进;张斌;吉天鹏;李兵;李惠成;王佑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法与阴道给药法对终止早中期妊娠疗效.方法米非司酮25mg,每12小时口服1次×5次,首剂加倍,末次给药后3h,口服药组: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 g,根据宫缩强弱每3h/次,多不超过5次.阴道给药组:米索前列醇600 μ g,水化后置入阴道后穹窿,根据宫缩强弱,1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结果口服药组:103例,有效率达95%,产程时间:14.10±2.98小时,出血量62.33±7.50ml,用药量1320±255 μ g.阴道给药组:102例,有效率达97%,产程时间7.30±1.52小时,出血量61.11±7.10ml,用药量660±259 μ g.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明显优于口服药,缩短产程时间(P<0.01),减少用药量(P<0.01),降低药费:阴道出血及成功率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金玉珍;钟丽丽;吴颖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长效托宁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能药物.该药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我院近两年来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用长效托宁治疗48例(治疗组),用阿托品治疗37例(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肖调金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氯波比利属胃肠动力药,可治疗慢性胃炎、胃排空延缓、反流性食管炎.我们收治了6例服用该药后出现痉挛性斜颈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有些人认为近亲输血安全、方便,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抢救其生命.殊不知有可能就是因为输注了近亲的血液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将会给人们带来的悲痛的后果.那就是输血后移植物抗宿血病.该病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且易被误诊的病症.
作者:刘颖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成人轻中度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成人轻中度感染性腹泻病人40例(利福昔明组20例,环丙沙星组2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别给予利福昔明(400mg,4次/日)+安慰剂、环丙沙星(250mg,2次/日)+安慰剂治疗3-5天.结果利福昔明组、环丙沙星组的抗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0.0%,75.0%.止泻时间分别为30.53±3.83h,28.20±4.34h;细菌清除率均为100%(3/3,4/4),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利福昔明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环丙沙星组有1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利福昔明胶囊是治疗成人轻中度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柳;霍立;黄欣;郭美;刘海林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的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通常被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需做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以减少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和提高护师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得到保证透析患者透析时充足的血流量,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本院从2002年采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吻合术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郭玲;饶毅峰;郝阿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病窦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的病因多为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变、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出现窦缓(<50次/min).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治疗上除纠正病因外,可给予药物异丙肾或安装起搏器.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或部分病人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接受起搏器治疗,故本项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病窦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变、代谢指标及食道电生理进行了对比.
作者:李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0.0625%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行病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镇痛效果、药物总用量及母胎副作用方面的资料,并对比有、无背景剂量时的差异.方法40例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5mg和芬太尼25μ g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无背景剂量组PCEA接受单次bolus为8ml;有背景剂量组PCEA接受背景剂量8-12ml/h,单次bolus为5ml,两组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5min.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镇痛VAS评分、运动功能、镇痛时间、药物用量、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镇痛时间、药物用量、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6分,能下地行走和自行排尿.两组的镇痛评分均在0-5分,但有背景剂量组低于无背景剂量组.结论硬膜外应用0.0625%罗哌卡因和2 μg/ml芬太尼行分娩镇痛效果好,无运动阻滞,且有背景剂量的PCEA优于无背景剂量者.
作者:岳红丽;李树人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对200例混合痔患者,根据其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在辨证的基础上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的200例混合痔病人进行对比.结果辨证施护可有效的减轻病人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琼珍;王吉候;邱云芝;宁显坤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比较硬膜外微量镇痛组与肌肉注射镇痛组的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流血量,生命体征情况,呼吸抑制等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变化.结果微量泵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两组新生儿体重在出生第3天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泵镇痛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泌乳,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新生的母乳喂养.
作者:梁丽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患者,男,68岁,反复晕厥伴有心慌2周入院(2002年6月10日),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3kPa),脉搏72次/分,体温36℃,神清,语利,反应灵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扣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扣诊不大,心率72次/分,律规整,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化验血脂总胆固醇7.6mmol/l,三酰甘油2.51mmol/l,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谱正常,肌钙蛋白阴性,电解质示钾、钠、氯、镁、钙离子一切正常.
作者:齐平;刘俊林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念珠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形成的一种伪膜性食管炎,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的健康者极少感染该菌,也极少发生念珠菌性食管炎.但近年来,由于大量或长期地反复应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使得人体受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从而造成受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笔者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于内镜下共检出念珠菌性食管炎97例.在所检出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20-78岁,平均52岁.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均因程度不同的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内镜下均可见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且表面覆盖有白色斑点或块样白膜,摩擦和冲水后白苔不容易脱落.笔者指出,抵抗力低下,又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得感染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以及患有癌肿或其他慢性疾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都属于念珠菌易感染人群.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人群的治疗,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双重感染以及抗念珠菌感染的问题.鉴于近年来感染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多.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的后果已不容忽视.此外,笔者还指出,应警惕的是AIDS病患者的念珠菌性食管炎一般临床症状程度都较重.行胃镜检查时应特别加以注意鉴别.
作者:蒋海燕;李晓燕;陈娅蓉;张磊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病情变化迅速,数小时内出血量大于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不同程度的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2年10月成立重症监护病房至今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38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万小超;冯宇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在末节或指尖断指再植中,远端若无可供吻合的动脉,重建断指血循环的方法是将近端动脉与远端静脉吻合,即静脉动脉化[1].我科自1996年-2002年在护理12例疑难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动脉化患者过程中,除2例因损伤严重外,余均成活.
作者:郑喜灿 刊期: 2004年第20期
2004年3月4日我科收治过量服用氨茶碱导致快速房颤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83岁,农民,因咳嗽、咳痰10年,加重2个月,心慌、胸闷2小时入院.缘于10年前冬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持续约2个月,经抗炎、平喘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于2个月前患者又出现咳嗽、咳痰、在当地私人卫生所给予阿莫西林、氨茶碱口服治疗后,症状时轻时重.于2小时前因一次服用氨茶碱20片后,病人出现心慌、胸闷、气短,被家人急送我院,门诊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遂以快速房颤收住院.
作者:余镇;李宏斌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感染手术主要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的手术.包括有急性感染灶的手术,各室腔脏器破裂和穿孔的手术,以及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引流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对周围环境及手术者均造成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起某一种细菌所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冠脉干预时间和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组织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33例ST段抬高AMI的患者,87例6h内开始冠脉干预(早期介入组),46例6-12h内开始(延迟介入组).81例冠脉内直接置入支架(直接支架组),52例先球囊扩张再置入(常规支架组).分析ST段无回落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多元分析发现,早期介入和直接支架均是ST段无回落的保护因素(OR=0.59,95%CI=0.44-0.79,P=0.00;0R=0.71,95%CI=0.56-0.89,P=0.00),直接支架组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保护因素(OR=0.66,95%CI=0.47-0.94,P=0.01).直接支架组比常规支架组明显减少造影剂用量和缩短X线曝光时间(114±35ml vs 165±62ml,24.2±16.7min vs 31.8±18.3min,P<0.05),并节省球囊.结论在ST段抬高AMI冠脉干预治疗中,应尽量缩短开始冠脉干预的时间,对适宜的病变应直接置入支架.
作者:陈玉国;徐峰;张运;李继福;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吕瑞娟;孙祎;李瑞建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