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湿肺中X线诊断体会

赵钰林;李瑞云;刘士英

关键词:
摘要:肺脏因受外界突然刺激,使粘液分泌物增多,并积蓄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形成创伤性湿肺,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肺囊肿、肺不张、肺炎等不良后果.现将创伤性湿肺X线诊断的体会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与自由基异常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与自由基异常现象.方法检测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G、LDL、ApoB、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SOD、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基础,缺血缺氧启动自由基瀑布链,导致血脂及自由基代谢紊乱加重,故进行血脂调控及抗氧自由基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庆兰;郭秋杰;丁薇;廖美娜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和支架内置对于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

    BCS是指静脉或临近下腔静脉阻塞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腹痛、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等症状,作者对此项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芦海滨;张惟;陈福来;严香兰;邹常咏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脑卒中后79例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由于社会压力大,经济负担重,使患者在发病后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现就我院近2年收住院的139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机率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以及治疗方案分析如下.

    作者:权青云;蔡廷凯;林芝慧;任亚娟;徐晓霞;何君宏;赵晓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无症状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近年来,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查、健康检查,无症状小肾癌的发现机率逐渐增多,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时间.我院自1995年7月-2003年11月共发现的7例无症状小肾癌均得到了及时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来;马兵;严香兰;芦海滨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测定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其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及临床疗效监控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MA),同时联合测定α1-微球蛋白(α1-M)、β 2-微球蛋白(β2-M)和免疫球蛋白(IgG).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α1-M、β2-M、IgG及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检出率、测定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随病程增加,尿MA测定值及阳性检出率不断增高.高血压组、尿MA、α1-M、β2-M、IgG及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率、测定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其他几种微量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病肾损伤有诊断价值,尤其对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学静;林明;吴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结节状胃炎的临床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结节状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列2002年12月-2004年4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发现为结节状胃炎患者进行Hp检验,并做对临床及病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831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发现15例结节状胃炎,占检查总人数的0.17%,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26.1岁,Hp阳性率93.3%;病理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滤泡形成及(或)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可做为Hp阳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之一.

    作者:康艳;陈星;刘变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以及其密切相关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导致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已成为医院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

    作者:钱玉龙;杨峰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咽异感症与消化系疾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消化系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87例以咽异感症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分别行内镜检查术,检出的有消化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消化系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287例咽异感症患者中,检出胃肠疾病250例,占本组病例的87.1%,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检出多,在治疗组中,经消化系药物治疗后,咽异感症症状消化或好转共96例,占治疗组的76.8%.结论以上资料显示,在无咽喉器质性病变的咽异感症患者中,消化系疾病检出率高,为其病因之首.

    作者:李蜀豫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扩大,老年口腔医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治疗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王晓萍;宋薇;任巧丽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青年癌症病人化疗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据有关资料统计,癌症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癌症是一种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它既有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又在癌症的发生,发展治疗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化疗癌症治疗的重要环节.下面就青年癌症病人化疗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守丽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泪囊鼻腔吻合改良术271例观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药物治疗多无效.泪囊摘除术后遗留永久性流泪,除年老体弱外,已少有人采用.自1904年Toti报道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本病以来,迄今有很大改进,成功率达80%-90%以上[1].

    作者:饶芒前;王晓亚;刘思坚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目的综述介绍近年来国内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和治疗方案,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的有关抗高血压药物和治疗的文献报道,了解其现状,客观分析各类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利弊.结果与结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和各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都有自身的特点.应结合患者不同的情况和并发症,选择适合患者本身情况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既安全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兆灿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HBsAg慢性携带者159例6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HBsAg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临床经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临床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阻断方法.方法从健康人群查体中选择AsC,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为依据,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肝病常规检查,剔除HCV混合感染,对HBV感染者完成6年临床经过观察.结果159例AsC 6年间HBsAg转阴9例(5.66%),其中6/9例(66.67%)产生抗-HBs,2例转化为LC(1.26%),2例转化为HCC(1.26%).147例(92.45%)仍保持无症状携带者状态,12例转化为慢性肝病呈CHB、LC、 HCC逐渐演变趋势.结论随着年龄增长,GBV免疫应答调节,可表现不同临床转归.HCC与LC患者常表现为HBeAg阴性(e-)或抗-HBe阳性,而HBeAg阳性(e+)例相对较少.HCC多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基础发生,HCC不仅是肝病发展的后病理阶段,亦是慢性肝病主要的死亡病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肝癌的前期病变,也是转向肝癌发病的高危人群.用中西医结合肝病分型观察AsC演变CHB、LC及HCC的临床特征,认为血瘀征象与肝病发展相一致.采用活血化瘀,改善肝血循环不仅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还可降低AFP值,软肝缩脾,促进肝细胞分化,而发挥阻断肝细胞癌变或使其逆转作用.

    作者:杨忠伟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手部电击伤晚期入院并感染创面的处理

    目的探讨手部电击伤非早期入院,肌腱和指骨外露且合并有感染创面的佳临床处理方案,以及感染肌腱和指骨保留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收治的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创面合并感染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后,用皮瓣修复创面,保留暴露肌腱和指骨.结果21例共32个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6个皮瓣末端有轻度红肿或瓣下有少量分泌物,经加强局部处理后愈合.结论手部电击伤较晚期入院且合并感染的创面,经充分准备后,采用邻近或交臂皮瓣修复,保留外露的肌腱的指骨是可行的,大程度保留手指长度,尽量避免截指或咬除部分指骨.

    作者:唐家训;易文林;王宇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加替沙星对社区获得性感染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了解我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对加替沙星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星对303株临床分离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比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具有强而广谱的体外抗菌活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加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其它葡萄球菌的MIC50分别为≤0.03mg/L、0.25mg/L、≤0.03mg/L,MICg0分别为0.25mg/L、0.5mg/L及0.06mg/L;革兰氏阴性菌中,加替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分别为≤0.12mg/L、≤0.03mg/L、≤0.03mg/L及0.12mg/L,MIC90分别为1mg/L、 0.12 mg/L、0.25mg/L及1mg/L.对链球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及粘质沙雷氏菌,加替沙星亦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加替沙星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强,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及泌尿道的各种感染.

    作者:余泽波;黄文祥;蔡素芳;李崇智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超声介入治疗腹部脏器囊肿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囊肿,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如何规范进行,少有注意.本文就介入室设置、术前病例选择、术中需注意几个方面,结合我院在介入室内运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酒精,非手术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及妇科囊肿共50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松远;肖笛;李荣;杨银广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新变化

    医学影像学教育在国外是继续教育的内容,而在我国是一种专业教育.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应用的21世界医学影像人才,熟悉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新变化,对于深化影像医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戚跃勇;黄春基;邹利光;孙清荣;王文献;戴书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大面积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体会

    本院自1998年2月-2003年12月救治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3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刘海燕;刘立新;魏钦平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复方丹参前列腺包膜内局部注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前列腺局部注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出1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复方丹参和丁胺卡那霉素经会阴前列腺包膜内局部注射,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IPSS显著改善111例,有效率84%;MFR显著改善76例,有效率57.6%;剩余尿量显著下降85例,有效率64.4%;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前列腺包膜内局部注射不失为一种安全且能确切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治疗方法.并可间断给药,不需长期持续给药,降低了治疗费用.

    作者:贺志顺;赵金凤;贺莹;姚君;徐少春;王娜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一支或二支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由于心肌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过去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达30%-40%,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病死率已下降至10%-15%.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9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现将我们治疗过程的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