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涌
支气管结核(EBTB)在肺结核病人中不少见,然而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效欠佳,我们观察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予立复欣加全身化疗,治疗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惠;张广宇;齐玉平;曹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然而,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非冠心病所特有.临床上有许多非冠心病有以上表现,且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易误诊为冠心病的疾病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萍;邢秉清;陈永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外用药,一类是类固醇霜剂,一类是非皮质类固醇油膏、糊剂.但在临床中发现,这两类药较适合年长儿童,如长期反复应用于婴幼儿,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疗法,内服外洗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妍;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髌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治疗方法也很多,但只有大限度保留膝关节功能,才能算好的方法.我科自1993年5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同定术治疗髌骨骨折14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安峰;张忠;陈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成亿人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发各种疾病,每年仅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15亿感染各类肠炎,其中300多万因病死亡.受不洁食物引发疾病之害深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由于饮食不洁,常发生由大肠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及肝炎和霍乱等传染病.在我国因加强了卫生保健,婴儿腹泻发病率已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以夏秋季为主.主要表现为大便5-6次/天,多者可达10余次,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重者伴有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程常持续2周,重者在2周以上.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本文报道近几年来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AP)住院病人50例随机抽25例配合中药,经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保留0.5-1h,3次/d,每次100-150ml与未使用中药治疗对照25例两组基本治疗相同,即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腺体分泌,改善胰腺循环,防治继发感染.均以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作为疗效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治疗组在住院时间、症状缓解及实验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文探讨中药配合治疗临床效果便于读者参考.AP治疗原则是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轻自身消化,中药成份主要为扶正理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达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交通事故、刀器伤、高处坠落等均可导致严重的胸外伤,血气胸是常见的一种.胸膜腔负压的维持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1].外伤后气体或血液进入胸膜腔,破坏了正常的负压,故需放置引流管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负压.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使病人的创伤得到及时救治,加速健康的恢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胸外伤致血气胸患者528例,现将治疗和护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董玉珍;王俊娥;于占芝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采用中药治疗200例皮肤病临床观察:方法用防风通圣散加减,疏风解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疗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效果确切;结果疗效显著,多则2周,少则5-7天,迅速止痒而痊愈.
作者:向炳元;向惠;张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就诊窗口,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反映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是医院的整体形象.急诊科所面对的患者多数为危重病人,对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能否成功,时间是关键因素,临床实践证明,危重病人就诊后1h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时间[1],称危重病人急救黄金时间.我院急诊科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对140例危重病人急救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完善急诊抢救组织系统,使急危重病人的120急救,急诊室抢救,危急重症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了急诊科危重病人急救护理工作程序[2],为危重病人生命赢得了抢救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我院医疗护理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兴连;陈光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苯二氮卓类药物(BZD)在情感精神病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情感精神病人逐个统计使用BZD的时间、种类、原因,并统计符合药物依赖与成瘾标准的病例,结果应用x2分析作统计处理.结果在情感精神病的治疗中,其抑郁状态较狂躁状态更多的使用BZD;连续使用超过1个月者,其抑郁状态明显高于躁狂状态,产生药物依赖其抑郁状态也高于躁狂状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在长期使用BZD中其睡眠障碍是使用该类药物的主要原因.结论为有效防止BZD在治疗情感精神病中产生成瘾性及依赖性,应尽力避免长期大量及多种类药物应用.对其睡眠障碍的治疗应对其原发病充分的治疗.
作者:徐道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的改进对麻醉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产妇263例分为三组,Ⅰ组古典式剖宫产术的硬膜外麻醉,Ⅱ组新式剖宫产术的硬膜外麻醉,Ⅲ组新式剖宫产的腰麻,分析对比麻醉效果、胎儿Apgar评分、手术、产妇循环稳定以及出血、宫缩素使用情况.结果麻醉效果、麻醉时间、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均为Ⅲ组明显好于Ⅰ组和Ⅱ组P<0.01,术中产妇循环稳定以及出血、宫缩素使用,胎儿Apgar评分均P>0.05.结论在新式剖宫产中腰麻应用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同样安全可行,麻醉效果更佳.
作者:王全英;徐德朋;陈惠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红霉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之一,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刺激症状,轻者感上腹部不适、恶心,重者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腹泻,甚至无法接受治疗.为避免因上述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我科以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红霉素合用静脉滴注来缓解胃肠道反应,取得明显疗效.
作者:万小超;王瑞先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含义的解释,目前护理方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改革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已三年多了,通过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做好一名责任护士是一项非常崇高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韩晓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常见的疾病,有多种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以往多采用冰绷散,锡类散外敷,收效慢,疗程长,效果欠佳.自2003年5月以来,我们用思密达外敷,同时口服维生素B2片治疗单纯性口疮和复发性口疮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革;翁其铨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术前心理护理择期手术病人入院以后,一般均有一段时间进行手术准备,护理人员应利用每一时机,切实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1.1术前心理状态由于病人对疾病和即将施行的手术缺乏认识,因此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病人主要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痛、出血、怕发生麻醉意外,担心手术是否顺利,以及手术后有何并发症和后遗症.手术病人入院后.就盼着早日手术,而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就会恐慌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理波动很大,进而造成了生理上的变化.
作者:康永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护理上密切观察,对肝移植的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例次肝移植病例的观察,深入了解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急性排斥、胆瘘、胸腹水等.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治疗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刘庚;钟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考察了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以泰素注射液为对照,考察了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紫杉醇冻干注射剂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分别采用3p87模型程序和统计矩法计算相关参数.结果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和泰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1/2 β分别为(3.40±0.27)h和(3.50±0.62)h;AUC分别为(34.46±4.34)mg-1·h-1和(25.73±6.42)mg·L·h1,统计矩计算二种剂型的体内滞留时间分别为3.50h和2.52h.结论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和泰素体内分布速率相近,冻干注射剂能相对延长紫杉醇体内滞留时间.
作者:张学农;唐丽华;阎雪莹;张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疼痛是临床上普遍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伤害性刺激的结果.骨科病人疼痛的程度更为明显,因此,做好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邵延霞;信玲;杨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通常由折返激动所致.病人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悸、胸闷、乏力等,心室率在160-220次/分,常需紧急处理.临床个别病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压迫颈动脉窦和眼球)得到缓解,但绝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心律平、ATP和异搏定[1],实验表明异搏定与ATP明显优于心律平,但相比之下,ATP副作用较多[2].故异搏定作为治疗室上速的首选药物[3].关于异搏定治疗室上速我们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王俊娥;梁广玉;刘艳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前以健身器训练为内容的康复治疗尚属少见,而大多数则是以娱乐疗法(指以文娱为手段的疗法)如玩扑克等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治疗.为探索健身器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实际效果,我们对近一年来在我院住院的68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健身器系统训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衣伟;王凤珍;王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