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用健身器训练的疗效观察

衣伟;王凤珍;王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健身器训练, 疗效观察
摘要:目前以健身器训练为内容的康复治疗尚属少见,而大多数则是以娱乐疗法(指以文娱为手段的疗法)如玩扑克等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治疗.为探索健身器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实际效果,我们对近一年来在我院住院的68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健身器系统训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孕妇住院分娩前的心理影响

    目的分析孕妇住院分娩前心理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poms状态焦虑量表对30例产妇进行产前的问卷测查,以分析对产妇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并设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临产,分娩过程中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

    作者:陈风英;于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美施康定对晚期癌性疼痛18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病发症之一,疼痛不仅可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产生心理恐惧,使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控制疼痛是治疗晚期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美施康定对18例晚期肿瘤所致疼痛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癌性疼痛.

    作者:郭颖;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大黄白及散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

    我们在应用大黄白及(简称止血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发现本散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试用止血散合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与雷尼替丁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晓燕;王芳;宗桂芬;陈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40例危重病人急诊救治护理体会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就诊窗口,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反映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是医院的整体形象.急诊科所面对的患者多数为危重病人,对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能否成功,时间是关键因素,临床实践证明,危重病人就诊后1h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时间[1],称危重病人急救黄金时间.我院急诊科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对140例危重病人急救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完善急诊抢救组织系统,使急危重病人的120急救,急诊室抢救,危急重症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了急诊科危重病人急救护理工作程序[2],为危重病人生命赢得了抢救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我院医疗护理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兴连;陈光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颞肌厚度CT测量及开颅术后颞肌水肿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颞肌水肿的诊断、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总结7例开颅术后颞肌水肿患者,术后2-7天复查脑CT.随机抽取正常颅脑CT片31张,测量其两侧颞肌厚度.结果正常颞肌厚度为左侧(男5.4±2.0mm,女3.6±1.5mm),右侧(男5.7±2.5mm,女3.6±1.6mm).颢肌水肿时其厚度明显增加,可达20-39mm.颓肌水肿CT特征如下:病变局限在颞肌范围之内;呈新月状或双凸镜样稍高密度影,直接位于皮下,该侧缺少正常颞肌影象;复查CT片其密度变化不大.以下措施有利于颞肌水肿的恢复:头高位;局部理疗;加强脱水等.结论开颅术后可发生颞肌水肿,CT可明确诊断.颞肌水肿常影响减压效果,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作者:尹绍雅;李增惠;薛凯;武秀生;张赛;刘敬业;只达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非冠心病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分析(附30例分析)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然而,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非冠心病所特有.临床上有许多非冠心病有以上表现,且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易误诊为冠心病的疾病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萍;邢秉清;陈永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用健身器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前以健身器训练为内容的康复治疗尚属少见,而大多数则是以娱乐疗法(指以文娱为手段的疗法)如玩扑克等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治疗.为探索健身器训练的可行性及其实际效果,我们对近一年来在我院住院的68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健身器系统训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衣伟;王凤珍;王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老年恶性增生血液病患者Ferritin,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血清Ferritin,β2-MG的变化,我们测定了35例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老人的Ferritin,β 2-MG的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人,后者又高于青壮年组,动态观察了部分病例,其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提示Ferritin,β2-MG与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陈殿学;任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0微乔线在包皮环切术中的运用

    2001年5月-2003年4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4-0微乔线(PGA Resorba)进行了184例包皮环切术的创缘缝合,术后与传统丝线缝合相比较,愈合情况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卓睿;申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体会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烧伤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病死率较高.自1996年-2003年,我院收治了5例烧伤并肾衰的病例,均抢救成功,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国;仇向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固通宁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分析

    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疼痛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仅美国就有400多万[1].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又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探讨其原因及如何快速,持久地抑制疼痛,恢复生活功能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总结自1995年至今应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通宁,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王培信;曾波;王东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留置球囊导尿管的观察

    球囊尿管在留置尿管过程中,不需要胶布固定,且不易脱出,便于清洗会阴部而被广泛应用.教科书中,留置尿管的长度为普通尿管的长度[1],球囊尿管按此长度,则插入过浅,球囊部在尿道内充液可引起尿道损伤.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5月对80例男患者留置球囊尿管的长度进行观察,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玲;孙璇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126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方法分析内镜下微波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微波烧灼摘出198颗,其中直径<2cm195颗各型息肉均一期摘除,直径≥2.0cm亚蒂息肉3例分二期摘除,4周后复查息肉消失.微波治疗后,5例有轻微的腹部不适及灼痛,对症处理后消化.2例息肉摘除后分别于7和10天出现迟发性便血,内镜检查为息肉摘出处创面渗血,微波点灼后出血/便血停止.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为一种并发症少,疗效高,易于掌握的方法.

    作者:易明兰;黄骥;周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洗涤红细胞在输注过程中和输注后的反应状况及输注疗效.方法A组(采用手工洗涤法):对120袋全血(每袋=200m1)进行洗涤,洗涤红细胞共计120U(IU=200m1)与B组(对照组):全血24000ml(1袋=200m1)进行输注前后疗效评价,同时对输注全血有2次以上反应的15例患者(1例迟发型溶血反应、6例发热、8例过敏)改用洗涤红细胞输注.结果A、B两组输注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t检验).15例发生反应的患者改用洗涤红细胞后仅有1例发生轻微输血反应.结论洗涤红细胞不仅有效的降低输血反应,减少疾病的传播,而且具有与全血一样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路国强;何有云;申红英;胡建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临床上普遍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伤害性刺激的结果.骨科病人疼痛的程度更为明显,因此,做好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邵延霞;信玲;杨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体会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80例1-8岁、ASA 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A组,肌注氯胺酮6mg/kg;B组,肌注氯胺酮4mg/kg+肌注咪唑安定0.2mg/kg;C组,口服氯胺酮5mg/kg+咪唑安定0.5mg/kg;D组,口服咪唑安定0.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起效更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与A组相比,小儿更为合作(P<0.01),HR增加不明显(P>0.05),但起效更慢(P<0.05),镇静程度不如后者(P<0.05),但80%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作者:王文浩;吴桂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外用药,一类是类固醇霜剂,一类是非皮质类固醇油膏、糊剂.但在临床中发现,这两类药较适合年长儿童,如长期反复应用于婴幼儿,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疗法,内服外洗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妍;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铸造桩核加铸造烤瓷全冠对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

    本文将146颗残根残冠进行铸造桩核加烤瓷全冠修复,经过2年的观察,除3颗修复失败处,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云霞;施伟;朱丽萍;袁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1例

    心肌梗死(MI)和脑梗死(CI)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灾难性并发症.它们有着共同的危险因子,相似的发病机理,当两者相互诱发合并存在时,可先后促进病情发展,影响疗程和治疗结果,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预后差,病死率较高.我科在2003年收治1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现将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大鹏;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245名新疆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观察对象血清标本做HBsAg和HBV标志物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人HBsAg阳性携带率为6.59%,明显低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但于10年前文献报道1.88%相比明显上升.男、女性HBsAg阳性携带率分别为8.44%和5.03%,男女之前有显著性差异(,=11.80,P<0.005).儿童组(0-7岁)和少儿组(8-17岁)HBsAg阳性携带率较高,分别为11.11%和8.00%.新疆维吾尔族人HBV感染主要以弱传染性为主,占HBsAg阳性人数的80%.结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加强对新疆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力度,对易感人群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宋蓉;秦嫒嫒;贾晓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