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位虚挂线法加内口套扎术治疗高位肛瘘28例疗效观察

李南;姜国丹;刘慧峰

关键词:高位肛瘘, 虚挂线法, 内口套扎术,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高位虚挂线法加内口套扎术治疗高位肛瘘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设计高位虚挂线加内口套扎术治疗的 28 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全部治愈,随访1年,无延期愈合,无肛门畸形后遗症,无肛门失禁发生.结论:高位虚挂线法加内口套扎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顺应外科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是否可以有效强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人,对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抢救程序,对观察组患者行优化后的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指标,即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结语: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强化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止血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66例DSA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及有效护理,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在DSA术后使用效果良好,深受患者满意.

    作者:黄慧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0例晚期癌痛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符合标准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结果:强化心理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疼痛治疗的顺应性增加,提高镇痛效果、减轻疼痛,因而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李才玉;赵云;李蓓;羊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 86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常规组(n=43)与护理组(n=43).常规组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对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在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应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海霞;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35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重,治疗困难,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原因.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需合理用药、规律用药、及时复查、预防复发.

    作者:易永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假肢负压悬挂系统真空度和肢体效果对步态时空参数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假肢接受腔真空度和肢体效果对膝下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膝下截肢患者5种接受腔真空度下的步态信息及健康对照组数据,分析真空度变化和肢体效果对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真空度效果对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不明显.但截肢患者组健肢支撑期比例、单腿支撑期、步长及步速均大于假肢端;在5种真空度条件下,截肢组假肢单腿支撑期均小于对照组,而健肢步长大于对照组.结论:假肢负压悬挂系统真空度对膝下截肢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影响有限,患者健肢在行走中承担更大负荷以代偿假肢功能,容易引起健肢生理性病变的发生.

    作者:冯鑫鑫;盛丹丹;史成龙;王彤;毛琪;徐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低年资护士ICU护理工作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从事 ICU 护理的工作意向,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203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5.8%低年资护士愿从事ICU护理工作,其中是否曾轮转过ICU与从事ICU工作意向相关(P<0.05);工作意向的影响因素以 ICU 夜班过于频繁得分高,为(4.28±0.715)分,个人价值难以实现得分低,为(2.88±0.873)分.结论:增加ICU人力资源储备,进行弹性排班,加强对ICU护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是提高年轻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意向的关键.

    作者:王宝春;陈碧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青年脑卒中是指年龄在18~35岁的成年人发生的脑卒中疾病.近几年来,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与老年脑卒中病因比较,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相对复杂,青年脑卒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具有不能预防和不能控制的特点,但是对于后天性的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了解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对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邢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调查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程度并提出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以问卷方式对15名急诊科护士(观察组)及15名内科病房护士(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观察组SCL-90中的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心理状况较差,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心理.应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术后深静脉通路维护

    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的影响,使术后病人的病理生理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在术后早期阶段病情变化更大,更快,用药多且复杂,应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中心静脉压,需准确、微量、均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循环稳定,所以做好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1].深静脉置管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广泛应用,为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护理带来很大方便.做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能准确、安全、有效地救治病人,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陈星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气胸临床运用技巧

    方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插管方法行胸腔引流术,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剪2~3个侧孔,常规消毒铺巾18G穿刺针选择气胸侧第2或3前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穿刺进针,回抽证实穿刺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血管扩张器扩张穿刺途径(主要是皮肤),沿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其侧孔应完全在胸腔内,拔出钢丝后,检查导管的深度,和通畅情况,然后连接水封瓶(用输液管连接,延长,插入水封瓶内)可见水泡溢出,透明薄胶管膜固定引流管于胸壁上,并接负压器于水封瓶,结果:在操作和引流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昌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总结

    目的:总结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方法: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健康登记表,增添医检验仪器、医疗设备,对本科废弃物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结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让检验科医务人员安全与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结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增添医疗设备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具有明显的预防、控制作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处理意义

    目的:总结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处理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0月作者对52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并且全部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结果:52例手术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期,48例患者术后早期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经过全面有效的综合处理(除有绝对手术禁忌外)高龄髋部骨折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其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蒋波;任子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声带突肉芽肿病1例

    声带突肉芽肿病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病因复杂,手术极易复发,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观察1例患者综合治疗近2年,疗效极佳,现报道如下,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杨晓红;边锦;马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常规侧脑室穿刺简易颅内压监护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侧脑室穿刺简易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10 月~2015 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阳泉医院诊治的58例脑出血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进行颅内压监护,实验组采用常规侧脑室穿刺简易颅内压监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行常规侧脑室穿刺简易颅内压监护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救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 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洗胃、利尿、阿托品解毒,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更高,意识恢复时间、住院天数、阿托品总量、病死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应用及进展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应用及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厉资料,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和病理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为 90%,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为 100%,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 83.33%,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符合率为100%,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77.78%,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甲状腺疾病应用超声诊断,可以有效检测出不同的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优越.

    作者:王文;王丽霞;张美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关于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诊断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3月我院2884例心电图资料进行研究,利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电图特点以及ST-T段特征和T波变化情况.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出ERS患者共75例,检出率2.60%; 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出ERS患者共11 例,检出率 0.38%,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2 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并反映了ST-T段特征变化与患者心率、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在ERS临床诊断中价值显著.

    作者:何丽;储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疤痕子宫妊娠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在我科住院的病例资料.结果:1 例未及时发现,清宫后发生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栓塞,保留生育功能,1 例早期发现行手术切除疤痕妊娠部位保留生育功能,1例清宫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在B超引导下再次清宫,保留生育功能.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漏诊、误诊率高,超声诊断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而定.

    作者:黄小艳;朱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9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原则,然后将患者平均分配到三组,A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B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C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氨氯地平.结果:治疗后,C组即联合用药组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6-MWT改善程度优于A、B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COPD合并肺动脉压患者疗效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吉圣珺;张培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