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

顾绍霞;吴叶荣

关键词: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34名临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性优良率为89.16%,医院感染率为4.93%;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优良率为72.29%,医院感染率为7.72%,观察组医护人员医院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9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结果:试验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比较理想,患者术后能快速苏醒,而且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恶性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技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技术( IMRT)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IMRT治疗的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各功能指标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疲倦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得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中IMRT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少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森;董立新;付占昭;张彦秋;蒋韬;李京龙;顾涛;张强;王光霞;张庆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布鲁菌病的实验室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益阳市布鲁菌病的实验室特征,为布鲁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益阳市中心医院送检的1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职业特性、血液检验结果、细菌培养鉴定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均有明确接触史,血液炎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细菌鉴定均为马耳他布鲁菌。结论:微生物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布鲁菌病的认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作者:易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p感染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序贯治疗组和传统三联治疗组。序贯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5 d,后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5d。传统三联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4d。停药4周后进行尿素酶呼气试验判断疗效,统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序贯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0.00%,传统三联治疗组仅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两组分别9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型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率和总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三联药物治疗。随访4周后,其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并且药物使用安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彩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并绞痛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上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为79.17%、中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为82,35%、下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为88.89%,下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明显高于中段结石和上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而中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优于上段结石的治愈优良率。说明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的治愈优良率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输尿管穿孔和菌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中下段结石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操作简单、便捷、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秦建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利多卡因混合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对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A、B、C 3组。 A组以含有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B组以含有1∶1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C组患者以不含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B两组患者在浸润麻醉开始后2min时平均动脉压( MAP)下降,心率( HR)增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下降,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上升,至6min后未恢复。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浸润麻醉开始后的3min时MAP下降,至2.5min时CI下降。与C组对比,A、B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发生率较低。结论:含有较低浓度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即可对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可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情况。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发放自我管理能力问卷,比较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心理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躯体健康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倩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本药物制度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C)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NEDS)后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抽取CHSC中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的324张处方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324张处方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药费、抗生素处方率、基本药物使用率等。结果:观察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药费、抗生素处方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不规范率及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依次为3.25种( s=0.68)、78.28元(s=6.31)、19.44%、95.89%、4.01%、2.7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SC实施NEDS能纠正居民和患者不良用药习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晶晶;苏少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久病治络:从络脉入手推拿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

    笔者结合20年临床实践,以拨络、拍络为主要手法,辅以催别络呼吸配合,加以十五络脉、络穴和杂脉十一络刺激[1],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反复发作性颈椎病、腰腿痛、劳损、关节炎)患者412例,取得78%的有效率,疗效满意。本文对其进行了系列病例报道。

    作者:韩凌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的方法。方法:入院前,前往门诊接患者来病区;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现于每一个环节;出院时,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出院后,情系患者。结果: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大大增护士的职业荣誉感,让护理工作的质量显著提高,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对血糖的控制。结论: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和支持,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价值,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杨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后护理对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的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所有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针对表现出的并发症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疗,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认真监护,将护理力度有效提高,终获得显著的手术效果,患者及家属均体现出较高的满意度。结论:对于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术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针对表现出的并发症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对患者展开细致护理干预,实施密切监护,为患者成功度过围术期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钟文心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敏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分析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人脐血干细胞进行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23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人脐血干细胞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对患儿的各项指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木西努尔·提衣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将患者均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 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用能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颈动脉斑块,可在脑血栓患者中推广运用。

    作者:陈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50例产妇临床资料,将产后出血的83例产妇定为观察组,无产后出血的Ⅱ67例产妇定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在1250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83/1250。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中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等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高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对减少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家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赛燕菲;刘淑芹;隋红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乳腺癌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征象特点,以提高对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29例乳腺癌的X线征象表现为,肿块20例,占69%;不对称性致密及结构不良12例,占40%;毛刺16例,占55%;钙化17例,占58%;血液供应较对侧丰富2例,占6%;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占10%。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炳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以便为髌骨骨折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髌骨骨折患者28例。对照组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运动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关节活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质量,提高关节活动的各项评分,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胆囊息肉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息肉病变患者1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后病理进行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160例患者超声诊断150例,符合率为93.8%,包括:病理诊断单纯腺瘤26例,超声诊断24例;病理诊断胆固醇息肉114例,超声诊断110例;病理诊断炎性息肉13例,超声诊断11例;病理诊断腺癌4例,超声诊断3例;病理诊断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3例,超声诊断2例。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较好的符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痛苦,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特别是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平;韩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舒肝化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自制舒肝化瘀汤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制汤药“舒肝化瘀汤”,对照组应用曲匹布通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肝化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比单纯应用西药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谢迪;刘立群;孟宪冬;张贵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