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个月婴儿复发性扁桃体周围脓肿1例报告

罗欣友;李赟;赵斯君;敬云龙

关键词:扁桃体周脓肿
摘要:1 病历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由Celces首次描述和治疗,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和老人少见.现查文献,世界上报道年龄小的为4个月的婴儿,我国报道年龄小的为9个月的婴儿.现报道一例6个月扁桃体周围脓肿患儿,一个月内复发两次,资料如下: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卡托普利,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的复转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的复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以及2年仍维持窦律者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显著,作用持久,同时抑制心房的重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作者:曾晓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自体脾组织移植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脾组织移植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6例行脾大部分或全脾切除术,另B组34例行脾大部分或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术后腹腔引流量、血浆免疫球蛋白和Tuftsin蛋白浓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感染、腹腔引流量与血浆TuFtsin蛋白浓度均有明显差异,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能明显减少术后感染,是治疗严重外伤性脾破裂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颜奇志;黄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患者IL-1、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中炎症介质IL-1、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B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加用尼群地平舌下含服.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血、尿淀粉酶的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SAP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的含量均升高,经治疗后均下降,其中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病死率低(P<0.05).[结论]在SAP治疗中,使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可降低某些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其预后.

    作者:高友兵;汪训实;刘伟;王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新兵团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新兵团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驻湘某部新兵集训的126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照组以常规干预方式,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埃森克个性量表(EPQ)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CL-90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阳性项目数等得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干预后的各因子分比较,实验组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阳性项目数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干预后EPQ的E、L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意象对话心理干预有助于新兵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重塑,有利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朱强;姚晨姣;许其稳;李刚;宋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Kikuchi病1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Kikuchi disease(KD)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16例患者淋巴结活检病理确定为KD病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KD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但明确诊断需病理确定.[结论]对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以免误诊.

    作者:王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长沙某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大量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2],与高脂血症亦密切相关.而体重指数常被作为判断是否肥胖的一个指标.

    作者:夏澍;谭茗月;蔡玲;于江南;成扶真;陶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依托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托必利片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盐酸依托必利50 mg,3次/天,氟西汀20 mg,1次/天;对照组60例,给予依托必利50 m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I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FD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作者:周秋涛;廖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护理体会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特点,术中体外循环的建立,导致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多,围术期病死率比成人高,这就对术中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共实施婴幼儿心脏手术56例,现回顾其术中护理特点,并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新生儿HIE分观察组61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5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38/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电红;黎建华;余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Integrinβ1、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观察β1整合素(Integrin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ACC,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Integrinβ1、EGFR在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Integrinβ1、EGFR在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5%(33/80)、73.75%(59/80);②Integrinβ1和EGFR表达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间均有差异(P<0.05);③Integrin[31和EGFR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ntegrinβ1、EGFR表达与ACC的侵袭有关.

    作者:杨美兰;曾亮;邓亚平;刘志红;陈森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种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8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CO2激光切割术不同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级的效果.[方法]对183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为CINⅡ级的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CKC组(55例)取材满意率100%,治愈52例(治愈率94.5%),术后复发3例(5.5%);LEEP组(71例)取材满意率97.2%,治愈66例(治愈率93.0%),术后复发5例(7.0%);激光切割组(57例)治愈37例(治愈率64.9%),术后复发20例(35.1%).CKC组与LEEP组比较治愈率及取材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切割组与CKC组及LEEP组之间比较治愈率和取材满意率均具显著差异(P<0.05).LEEP组和激光切割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KC组(P<0.05),LEEP组与激光切割组相比,激光切割组术后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LEEP组(P<0.05).[结论]三种诊治方法中,LEEP效果可靠且具许多优点,为临床CINⅡ级患者的首选诊治方案.

    作者:李青华;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ROC曲线评价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72例肺癌患者、2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44例健康体检者的CYFRA21-1、CEA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①肺癌组血清CEA与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二者在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②根据ROC曲线分析,CYFRA21-1、CEA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3.25 μg/L,5.08 μg/L.③肺癌组的CYFRA21-1、CEA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83、0.78、0.91.④CY-FRA21-1和CEA在肺癌组的灵敏度分别为59.72%、52.78%,CYFRA21-1在肺鳞癌中灵敏度高为72.73%,CEA在肺腺癌中高为67.86%.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提高为81.94%.[结论]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有效性,优于CYFRA21-1、CEA的单项检测.

    作者:张亚松;石玉玲;肖登岩;何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二次肾移植病例,对二次移植的效果及切除与保留失功肾、距首次移植的时间对二次移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二次肾移植与首次移植的1、3、5年病人存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3、5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下降,二次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以慢排为主;保留和切除失功肾及距首次移植时间对二次移植人/肾存活率及排斥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二次移植仍是移植肾失功后的首选治疗措施,其急排和慢排发生率较首次移植明显升高.失功肾的保留及距首次移植时间时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光策;闫天中;张翥;陈铸;屈淼林;赵润璞;陈潇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及Rh血型不合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得率及不去除红细胞或血浆用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对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进行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6例,主要次要均不合2例,Rh血型主要不合1例.供者循环收集的细胞成分按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比容(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标本检查有核细胞计数、MNC比例、CD34+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拒染率.回输时对受者采取使用糖皮质激素、水化、碱化、利尿等保护措施.[结果]供者均经2~3次采集收集到足够的有核细胞直接回输给受者.共采集PBSC 30次,平均每次获得有核细胞5.65×1010,单个核细胞占96%~98%.CD34+细胞数平均为6.52×106/kg,细胞拒染率均为100%.ABO血型主要不合、主要、次要均不合及Rh主要血型不合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均为50 ml,产品中含压积红细胞3~7 ml,ABO血型次要不合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血浆15~25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无一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造血均获得重建.[结论]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调整参数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减少血型不合的红细胞,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作者:肖毅;张东华;张义成;黄伟;黄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丹参治疗妊娠期高粘血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索丹参对改善妊娠期高粘血症的作用.[方法]150例高粘血症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观察组(A组)予丹参及扩容治疗,B组以不加丹参行扩容治疗及对照组(C组)不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A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高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有降低(P<0.05或P<0.01);B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ET-I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新生儿体重增加,羊水过少及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高粘血症的治疗,关键在于降低ET-1的释放,改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丹参能有效地降低孕妇的血粘度,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张中芳;李冰;刘小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加中药治疗尿路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观察780例尿路结石行ESWL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碎石术的进行,并对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结论]作好术前,术后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及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利花;刘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5年诊治的299例BTCC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TCC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生率为3.0%(共9例).其中4例(44.4%)在IVU上被发现,另有一例在IVU上怀疑存在上尿路肿瘤,后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BTCC瘤体距输尿管管口小于2 cm,可能增加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性.[结论]BTCC患者没有必要全部常规行IVU,但瘤体位于输尿管管口附近的患者应行IVU,而且多发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此项检查.

    作者:陈小楠;吴斌;卜仁戈;闻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围生儿预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 301例孕妇进行口服50 g糖筛查试验(GST),对异常者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0GTT)来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比较GIGT,GDM组与正常围生儿结局.[结果]GIGT及GDM组中巨大儿、窒息、早产、低血糖、肺透明膜病、畸形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肺透明膜病、窒息、畸形儿明显高于GIGT组.[结论]GIGT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围生儿预后.

    作者:曾红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麻病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期间凝血过程的变化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是围术期节约用血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等度的血液稀释不仅不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反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甚至出现深静脉栓塞的可能.而在全麻病人的血液稀释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是否受麻醉本身的影响还不清楚.

    作者:黄绍华;黄芙蓉;杨柳;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维持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维持量.[方法]氨碘酮0.2 g,每天三次,控制后逐渐减量至0.1 g隔日一次,每周用三次维持3个月至1年半,观察其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胸片、眼科检查.[结果]6例在起始阶段未控制,未进入继续用药;其余心律失常控制好,其中6例氨碘酮改为0.1g,每天一次,每周用5 d,2例FT4偏低,其余与服药前无变化,对肝、肾、肺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碘酮极小剂量维持,在老年人中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王国华;廖湘海;邱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