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胃癌手术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

乔有权

关键词:胃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手术指标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可分为腹腔镜组(n=45)和开腹组(n=45).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腹腔镜组在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切口长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创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小儿患者接受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患儿抽搐、高烧等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部门收治的86例高热惊厥小儿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小儿退热栓),组人数均为43例,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儿症状改善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试验组治疗效果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住院、体温正常及惊厥消失用时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高热惊厥患者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症状改善效果好、恢复用时短.

    作者:宋贵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近期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目的:对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早产儿结局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早产均活产分娩的孕妇99例及其分娩的早产儿198例,设置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早产均活产分娩的孕妇100例及其分娩的早产儿100例,设置为参照组.对以上两组孕妇及其分娩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就孕妇和早产儿临床情况而言,参照组明显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双胎妊娠容易引起早产,对早产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临床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乌兰托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0个待灭菌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未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的500个待灭菌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的500个待灭菌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待灭菌包的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待灭菌包内组装配置缺陷发生率及清洗合格率分别为0.2%、99.6%,对照组的待灭菌包内组装配置缺陷发生率及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4%、9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管理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待灭菌包的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和社区家庭病床中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足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郭云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开喉剑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喉剑喷剂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的本院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40例,试验组行开喉剑药剂加用喜炎平、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喜炎平、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优良率高达97.50%,且各项临床指标良好,不良反应率低,相比对照组优势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喉剑药剂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郑凤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剖宫产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1例产妇分为三组,每组各7例.A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组应用静脉麻醉,比较三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平均动脉压(MAP)、阻滞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所有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全部顺利完成,A组麻醉方式起效相对慢,阻滞效果不及其他两组(P<0.05);B组MAP比较低,且发生低血糖的产妇较多(P<0.05);C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A组、B组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较高,且容易控制麻醉平面,是剖宫产手术切实可行的麻醉方式,如果是重症产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顺利采取椎管内麻醉,可采取静脉麻醉方式.

    作者:宋正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并分析,为提供其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输血科在2015年1月开始加强输血科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管理力度,临床医生和输血人员一起都严格了解和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室人员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掌握输血的适应证.于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展开用血情况的调查研究,同时对我院2014年同期的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中各选出60例输血患者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输血患者的外科临床用血情况,并统计期间不合理用血的事件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时照组患者产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率为45.00%,而试验组患者产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为11.67%,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明显降低临床用血不合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邓伟;艾比拜·尼牙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平均值、生活习惯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后的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目的:分析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合并后侧平台骨折的Ⅵ型或者Schatzker V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比较手术当日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愈合,无感染、骨髓炎,无神经损伤,无螺丝钉、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手术当天和术后1年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为95%.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中,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手术视野更开阔,安全性高,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永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予以常规开颅手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更低,但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手术治疗时,使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申桂广;周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鼻外切口联合鼻内镜下经鼻腔双径路手术治疗鼻眼相关性疾病

    目的:探析鼻外切口联合鼻内镜下经鼻腔双径路手术治疗鼻眼相关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60例鼻眼相关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样本为30例.A组开展鼻内镜下经鼻内入路治疗,B组采用鼻外切口联合鼻内镜下经鼻腔双径路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给予鼻眼相关性疾病患者采用鼻外切口联合鼻内镜下经鼻腔双径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突出,并发症状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易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妇女,根据产妇试产情况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阴道分娩,对照组再次行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阴道分娩.

    作者:刘桂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冠延长术在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固定义齿提供治疗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择32例患者36颗患牙进行研究,对患者的患牙采用牙冠延长术和固定义齿修复进行治疗.并在手术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要求患者来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修复体的咀嚼效果和固位体边缘,将对侧同名健康牙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为对照牙,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1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全部惠牙义齿固位比较佳,没有出现修复体松动现象,且固位边缘的密合性较好,看不到明显的裂隙,患者自述没有不适,咀嚼功能较佳.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治疗牙的牙龈沟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同对照牙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个月复查时,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冠延长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明显提高固定义齿固位修复效果,尤其是患者在12个月后复查,修复后的牙齿功能与健康同牙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耿玉娟;姜纪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试验组患者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效果良好,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反应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反应发生率(41.33%)、压疮发生率(1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0.67%、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桢;何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1例肝素封管液过敏的输液港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PORT)[1],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适用于长期或重复给药,特别是输注化疗药物.文献报道,输液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以及留置时间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肿瘤患者的青睐[2-3],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肝素封管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肝素及0.9%NaCl,主要用于维持静脉内注射装置(如留针、导管)的管腔通畅,可于静脉内放置注射装置后、每次用药后及每次采血后使用.据文献报道,输液港肝素盐水(0.05U/L)正压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堵管发生率低[4].肝素毒性较低,主要不良反应是用药过多至自发性出血,偶见引起过敏反应及血小板减少,常发生在用药初5~9d,偶见的过敏症状主要有过敏性血管痉挛、皮疹、局部刺激.肝素封管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概率极低.本病例患者在首次使用肝素注射液冲港时并发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后输液港维护改用生理盐水封管,通过个性化管理,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堵管和二次过敏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秀萍;黄珍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抽选的11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和研究组(改良小切口手术),两组各5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的术式治疗,两组在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比较,研究组的上述手术指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手术指征(P<0.05).术后,两组均出有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并发症情况为切口感染3例;声音沙哑3例;呼吸困难1例,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为切口感染2例;声音沙哑1例;呼吸困难0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7.1%,研究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情况(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复查,研究组治愈4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治愈36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82.1%,可见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明改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田丰;钱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妊娠高血压早期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静;李会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深入分析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前来就诊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共计92例,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46例,行传统式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46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两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术后转移率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结直肠肿瘤患者经不同手术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术后转移率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创口小,可显著减轻患者经传统式开腹手术痛楚,患者出血量小,且恢复速度更佳,使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于临床.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